《穆斯林的葬禮》——生命原本就是一場輪回

《穆斯林的葬禮》是作家霍達的一部長篇小說。
采用的是現(xiàn)實和記憶穿插的手法,描述兩代回族玉器世家半個世紀的故事。一條主線描寫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圍繞著剛考上大學的韓新月展開的,這里有剛剛開始的大學新生活,有處于隱退階段的曾經(jīng)的“玉王”韓子齊,有精明能干處處透著強悍的韓太太,有話不多但是卻憨厚耿直的韓天星,有心地善良視韓家為親人的姑媽,有陪伴她一起走過中學時代的好朋友并成為她嫂嫂的陳淑彥,也有給新月代來愛情和希望的老師楚雁潮。
雖然新月只有短短的20年的人生,卻依然感覺得到她生命的力量。感覺那個年代的愛情,沒有電話、沒有微信,靠著書信來傳遞,人和人之間反而更加真誠,情感更加熾熱。那是一個還偏愛詩人的年代,拜倫的詩一直貫穿在始終。談馬列主義、談魯迅的作品、談理想,那是一個物質(zhì)饋乏卻精神豐盈的年代。
另一條主線描寫的是二十世紀初期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圍繞著韓子齊的玉器生涯展開。從流浪漢變成了玉器梁家的學徒,親歷了師傅梁亦清用盡三年心血做寶船卻累得吐血身亡的事情,為了學到仇家蒲綬昌的生意經(jīng),不惜在師傅尸骨未寒之際轉(zhuǎn)投仇家門下忍辱負重三年,學成之后又重新回到梁家,娶了梁家大女兒梁君璧,并重新振新“奇珍齋”。在兒子天星的滿月之際,韓子齊在家中舉辦了玉器展覽,把京城名流都一并請過去,有幸的是他在當年的仇家蒲綬昌面前一雪前恥。
可是天不遂人愿,抗日戰(zhàn)爭開始了,為了有更好的發(fā)展,韓子齊接受了他的好朋友英國人亨特.莎蒙的建議,帶著幾箱名貴的玉器背井離鄉(xiāng)地去了英國,同時,他的小姨子梁冰玉也悄悄地跟去了。英國也沒有逃離得了戰(zhàn)爭,亨特的獨子奧利佛也在戰(zhàn)爭中失去了生命。亨特一直讓韓子齊賣掉從中國帶來的玉器,這樣他馬上就能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了。在西方人的眼中,與其思守著珍寶,倒不如讓它增值來得更有價值??身n子齊卻覺得這些玉器,是他千辛萬苦搜集而來的,代表的不僅是他的心血,更是中國的歷史。
同時韓子齊和梁冰玉卻在戰(zhàn)爭中彼此越走越近,并且生下了他們的女兒新月。最后戰(zhàn)爭結(jié)束了,他們收到了家里的來信,信是天星寫的,出來的時候,天星還是一歲的襁袍嬰兒,而現(xiàn)在天星已經(jīng)是十一歲的少年了。韓子齊和梁冰玉又帶著千辛萬苦保存下來的幾箱玉器回到了北京。只是這一去,卻是梁冰玉和他以及新月的決別。
故事的中的韓子齊從一無所有的匠人,通過奮斗最終成了一代“玉王”,最終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所有的珍藏歸于國家,又重新回到零。生命原來就是一場輪回,有生有死,有悲有喜,有相聚有離別,誰也逃不脫。我們總以為自已可以掌控很多,卻發(fā)現(xiàn)任憑個人在怎么努力,也敵不過時代大環(huán)境。
歷史是一條長河,生命不過是歷史長河里一朵朵浪花,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沒有在歷史的長河里留下過只言片語,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默默地流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