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年譜第十一章
第11章 1912年 十九歲 1月1日 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宣告中華民國成立。 ??2月12日 清帝宣布退位。三月十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辛亥革命果實落到袁世凱手里。毛澤東認為革命已經(jīng)結(jié)束,退出軍隊,決定繼續(xù)求學。 ??這時,毛澤東在專業(yè)的選擇上,舉棋不定,變換再三,先后報考警察學堂、肥皂制造學校、法政學堂、商業(yè)學堂、公立高級商業(yè)學校。在公立高級商業(yè)學校學習一個月,感到不滿意,最后以第一名成績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學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學)。 ??6月 寫題為《商鞅徙木立信論》的作文。該文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提出,要取信于民、開發(fā)民智,必須以法治國。說“法令者,代謀幸福之具也”,法令之善與不善關(guān)系到是否“利國福民”。作文高度評價商鞅變法,說:“其法懲奸宄以保人民之權(quán)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貧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并說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偉大之政治家”。這篇作文受到國文教員的稱贊:“實切社會立論,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有法律知識,具哲理思想,借題發(fā)揮,純以唱嘆之筆出之”?!皻v觀生作,練成一色文字,自是偉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國文教員看到毛澤東愛好歷史和文學,借給他《御批歷代通鑒輯覽》閱讀。 ??秋 由于第一中學課程有限,讀了通鑒輯覽以后,認為在校學習不如自學,便退學寄居在湘鄉(xiāng)會館,訂了一個自修計劃,每日到湖南省立圖書館讀書(1936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回顧這段經(jīng)歷時說:“每天到湖南省立圖書館去看書。我非常認真地執(zhí)行,持之以恒。我這樣度過的半年時間,我認為對我極有價值?!保T谧孕薜陌肽曛?,廣泛涉獵十八、十九世紀歐洲資產(chǎn)階級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書籍。讀了嚴復譯的亞當·斯密《原富》,孟德斯鳩《法意》,盧梭《民約論》,約翰·穆勒《穆勒名學》,赫胥黎《天演論》和達爾文關(guān)于物種起源方面的書,還讀一些俄、美、英、法等國的歷史、地理書籍,以及古代希臘、羅馬的文藝作品。在這個圖書館第一次看到一張世界大地圖,引起很大的興趣,反復細看,受到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