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百聞牌:月夜幻想新機制"幻境"、"移除"、"吸血"解讀
"月夜幻想"新晉式神今日登陸正式服,而且在《百聞牌》這款游戲中,也迎來了一種新型機制,這種機制就是"幻境"機制。
當然,除了幻境機制之外,還增加了獨屬于"孟婆"的"移除"卡牌機制。還有一個具有特殊能力的式神"吸血姬",她具有獨特的"吸血"機制。
那么,這些機制都有著哪些特點呢?就請各位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幻境機制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幻境機制",它就是在原有卡牌基礎上,多出了獨特的卡牌規(guī)則設定,也就是多出了一種"幻境卡牌"。而且這次版本更新,還帶來五位具有幻境機制的式神,他們分別是:輝夜姬、荒、瀧夜叉姬、彼岸花、久次良。

形狀
我們看一下卡牌的形狀,它類似"鳥居"形狀,使用方法和普通卡牌一樣,同樣會消耗鬼火。

可以排隊
我們在使用幻境卡牌時,會在屏幕的左下方出現(xiàn)一個幻境區(qū)(牌手的頭頂),幻境可以分為很多種,玩家每使用一種,它們都會依照次序去進行排隊。

排列順序
只要是點開了幻境區(qū),我們會看到幻境的排列順序,也能看到我方到底存在哪些幻境。

耐久度等于生命值
那么,它們?yōu)槭裁磿M行排隊呢?
這里我們就要先理解一個術語就是幻境的"耐久度",所謂的耐久度相當于是幻境的生命值。若是當它的耐久歸零時,幻境就會自動消失。為了防止幻境同時消失,它們就會以排隊的方式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排在最前面的幻境,最早來吸收對面給造成的傷害。

起到保護作用,不會同時消失
那么它到底吸收的是什么傷害呢?
當我方牌手受到傷害時,幻境也同樣會掉耐久。過量的傷害是不會波及第二個幻境的,即便是對面存有貫通的傷害也不行。
幻境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即便是我方使用幻境的式神氣絕了,幻境也不會隨著消失,依然會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它只要不被破壞,就會一直起效。

強勢與克制并存
一聽到這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會感覺到頭大了,幻境如果不消失,那豈不是很不容易解決對面了嗎?到底有沒有其它消滅幻境的方法呢?答案自然是有的。
目前能消滅幻境的方法,就是使用瀧夜叉姬的"月之奧義",她在給對面打臉的時候,就可以消滅對面一個最大耐久的幻境。所謂一物降一物,有強勢,就有克制。因此,我們無須擔心哦!

多張攜帶同時并存
在這五位具有幻境機制的式神中,除了輝夜姬比較特殊之外,(她的幻境同時只能存在一個,但耐久可以疊加。)其他具有幻境卡牌的式神,都可以同時使用多張幻境卡牌,這種效果不會疊加或被替代,它們會一起并存。
也就是說當我們使用不同幻境卡牌時,它們會同時并存在幻境區(qū)里,而且它們多張的效果可以同時生效。只要我們給式神攜帶的幻境牌夠多,都可以放到幻境區(qū)里,幻境區(qū)內可同時容納多張卡牌。
當我們放入的卡牌多時,就會在幻境區(qū)出現(xiàn)帶三個小點點的縮略圖,只要點開,我們就能看到自己同時擁有的幻境效果了。

勢均力敵看牌技
盡管幻境隊的整體表現(xiàn)非常的超模,但請各位老玩家們放心,新老式神一定會做到互相平衡的。就拿"不夜之火"式神來說,他們的設計也特別獨特新穎,現(xiàn)在對局幻境也仍是互相制衡的局面。
式神與式神之間,既可以互相制約,又可以互相成全,相輔相成,才成就了百聞牌的好玩之處。沒有最差的式神,只有勢均力敵的陣容。打牌需要靠腦子,還要看牌技,這就是卡牌競技真正的樂趣。

"墳場"機制
我們再來說一說孟婆的"移除"卡牌 機制,"移除"這個詞匯其實并不難理解。
孟婆具有著能把對面牌庫的底牌給移除的特性,若這張牌一旦被移除,也就意味著它失去了應有效果且不可使用。卡牌失效,就是等于是卡牌無用,就相當于是被移除了一樣。

移除卡牌之孟婆
孟婆同時可以移除很多張卡牌,是移除對手牌庫的五張底牌哦(覺醒)!書翁是抽空自己的牌庫,她則是移除別人的牌庫。書翁過牌流最不怕的是黑晴明,而其他的隊,最怕的就是黑晴明。
可想而知:孟婆的一言不合就移除卡牌的設計,該有多么的超模了吧!不過,她的特性雖好,只能在三勾才能被體現(xiàn)出來。她是屬于后期才能成型的式神,因此,她適合跟海坊主、青行燈、小鹿男、煙煙羅、青坊主、妖琴師一起合作。

"吸血"機制
我們最后再來看一看吸血姬的"吸血"機制,這個就非常好理解。
就是這個式神帶有吸血的能力,所謂的"吸血",就是當她戰(zhàn)斗的時候,同時也會給己方牌手回血。吸血姬既能起到輸出的作用,又能達到續(xù)航的作用。

以上這些內容,就是對"月夜幻想"新機制"幻境"、"移除"、"吸血"的解讀。
"幻境"這種機制設定很特別,這是當前市面上很多卡牌都不存在的。個人認為只要是喜歡玩卡牌類游戲的玩家,都可以來感受一下百聞牌的魅力。

本期討論話題:三大機制,個個出彩,尤其是"幻境"機制,絕對不同凡響,你們會喜歡這種設計嗎?你們是全部選擇帶有幻境卡牌的式神?還是會新老式神一起交替著進行組隊呢?歡迎留言討論,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我們下期專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