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縭人物外傳]外婆橋

“搖啊搖,十五搖過春分就是外婆橋…………”
“盼啊盼,阿嬤阿嬤地甜甜叫……”
“吵啊吵,米花糖掛嘴角總是吃不飽…………”
“美啊美,小腳橋上翹啊翹……”
…………
那時候,這是她唯一會唱的歌。
她小時候,家在雨荷鎮(zhèn);并不是什么熱鬧的地方,不過三面環(huán)山,山清水秀罷了。這是一個極為平凡的江南小鎮(zhèn),它的模樣無需多言,只要隨便從書本上找一張江南古鎮(zhèn)的照片便可以對著它猜出個七七八八;貫穿整個鎮(zhèn)子的河道已有些年頭,近岸的青石磚從岸邊一直延伸到水中都大多附上了一層青苔蘚。那時聽鄰居老人閑談,說起古河道,大約應(yīng)有二三百年了罷。
她和姥姥那時就住在毗鄰河道的一座小樓里;小樓面積不大,典型的徽派建筑風(fēng)格:白墻青瓦,高脊飛檐,頗有幾分古香古韻。閑暇時搬張竹椅坐在河道旁,還能聽到河上搖櫓的船夫操著吳儂軟語傳來的陣陣宛轉(zhuǎn)悠揚的山歌聲。倘若有幸能夠坐上泊在岸邊的一艘烏篷船,便可擱下木槳,任船沿著河道緩緩漂行,不出半里就能看到佇立在水中央的古戲臺。一出出好戲便由此上演,一幕幕人生正緩緩開幕。
她那時尚小,并不理解姥姥口中所說的那些戲臺上的人情世故與悲歡離合,更不清楚為什么姥姥要以戲臺為契機,給她的名字中帶一個“縭”字。
她叫南陌縭。
姥姥喜歡給她講故事,專挑神鬼玄怪;說什么距雨荷鎮(zhèn)幾十里的另一個小鎮(zhèn)山塘鎮(zhèn)(記住這個鎮(zhèn)名),鎮(zhèn)后有座沫白山,鎮(zhèn)上人常說那里住著山神;說什么在云端之上有一棵世界巨樹(記住這棵樹),巨樹里住著掌管世界秩序的神明;說什么雨荷鎮(zhèn)乃祥瑞之地,集天地之精華,蘊藏著來自上古的力量(記住這句話)。那時她聽不過癮,便傻傻地問她:然后呢然后呢;她便會笑起來,摸摸她的頭,顏笑盈盈回答說: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姥姥喜歡唱歌。她總說,她與那古戲臺有著不解之緣;古戲臺歷史悠久,到了如今,已不再為人們所記起;只靜靜的佇立在小鎮(zhèn)一角,等待著偶有幾人向它投來深情一瞥。
姥姥一生熱愛古戲臺;年輕時的她與這座小鎮(zhèn),都曾貌美如花。歲月變了模樣,帶走了昔日繁華落盡。唯余這舊戲臺,在秋風(fēng)中衰敗著。潑墨般的記憶只余墨痕,不經(jīng)意間斜眸輕瞥,流光溢彩的戲臺上,姥姥的身影清晰可見;那么柔和,那么溫暖。
她從未離去。
她一直堅信這一點。
撥開籠罩在心頭的云霧,記憶中濕滑的青石板橋若隱若現(xiàn)。
“搖啊搖,十五搖過秋分就是外婆橋……”
“樂啊樂,阿嬤阿嬤地緊緊抱……”
“跳啊跳,牛郎織女遙遙總是夠不著……”
“眨啊眨,對著它們笑啊笑……”
這首歌是姥姥教她的;也是她在雨荷鎮(zhèn)的幾年中,唯一會唱的歌。“外婆橋”是鎮(zhèn)上一座小小的青石板橋,就在她家的門前。原本這座橋是座無名橋,因為不在主河道上,鎮(zhèn)里人便不曾為它起過名字。那時她剛剛來到雨荷鎮(zhèn)同她一起生活,她拉著她的手,步履蹣跚地走過這座橋。日復(fù)一日,她們每天都經(jīng)過這里,這橋便成了初來乍到的她最先認(rèn)識的地方。小橋位置隱蔽,坐落在巷子與巷子之間,平日里基本只有她們經(jīng)過;她便來了興趣,有一天晚上走過橋時搖著她的手,詢問她可不可以為這座橋起一個名字。她轉(zhuǎn)身,憐愛地輕撫著她的頭發(fā),笑著詢問她想起什么名字;她頗有些正經(jīng)地托腮想了一會兒,接著天真地說:
“這里是姥姥的家,這個橋是姥姥家門前的橋,所以它是姥姥的東西,就叫姥姥橋!”她輕笑起來,揉揉她的茶色長發(fā),帶著一絲問詢口氣輕輕地說;
“姥姥覺得,‘外婆橋’更好哦?!?/p>
“外婆橋…………‘外婆橋’也很不錯!就叫‘外婆橋’!”
小孩子的記憶畢竟有限,很快,她就淡忘了給橋起名字的事情。
那……后來呢?
后來啊………………
后來,在她來到雨荷鎮(zhèn)一年時,她教她唱了這首歌。
她們互相都沒有談?wù)撽P(guān)于這首歌的任何信息,只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輕輕和唱著;仿佛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知道了這件事的發(fā)生。她們那天整整唱了一下午,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她已經(jīng)完全學(xué)會了這首歌。
從那時起,她們便時時在一起哼唱這首歌;有時唱累了,就走到外婆橋上,拉起手,靜靜注視著一輪明月從銀色水面緩緩升起。
她們在一起度過了十幾年。
她沒見過她的父母;她從記事起就跟著姥姥生活。在她還是小孩子的兩三年里,她有時也會問她她的爸爸媽媽在哪里;不過大致是因為從未謀面,感情不深的緣故,每次這樣的詢問都能被她輕而易舉地兩三句搪塞過去。而她也終于沒有起疑心,安安穩(wěn)穩(wěn)地過了一年又一年。
只是,有時的深夜,望著她熟睡的睡顏,她總會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發(fā),情不自禁地嘆息道。
“縭縭…………對不起……姥姥知道不該騙你……只是……”
她長嘆一聲。
“我們守樹人家族,從出生就注定要接受這樣宿命……”
話語有些哽咽,她擤了一下鼻子。
“我是唯一一個幸免于難的人……盡管…………”
話語頓住了,她重又抬起手,理了理她的劉海兒,同時伴隨著一聲嘆息。
“盡管……我知道你不想這樣…………但也許,他們也是為你好……希望…你能原諒他們……為了能讓你活下去…………他們都盡力了…………”
她顫抖著,似乎在哭泣。
“對不起…………縭縭…………………”
“對不起………”
那天姥姥說了很多,但除去上述一段,其余的統(tǒng)統(tǒng)忘卻了;她并不知道那時她沒有睡著,而偷聽到這些的她也不會意識到,這些奇怪的話將會在幾年后完全顛覆她的生活。
手上是一杯在街角奶茶店買的茉莉花茶;不知不覺快要見底。茶包濕漉漉地貼在塑料杯壁上。
她心不在焉地咬著吸管,幾乎是下意識地將另一只胳膊抬起來搭在鐵質(zhì)欄桿上。手心突然一鉻,抬起手才發(fā)現(xiàn)自己竟不知什么時候把口袋里的玉佩拿了出來。
她盯著那塊玉佩看了一會兒,沉默地將它收進(jìn)了口袋。轉(zhuǎn)身喝了一口茶,平靜地注視著夕陽慵懶地朝著地平線退去。世界霎時變得一片金黃。陽光并不耀眼。
她還是習(xí)慣性地瞇了瞇眼,下意識開始哼唱起來;
“搖啊搖,十五搖過春分就是外婆橋……”
“盼啊盼,阿嬤阿嬤地甜甜叫……”
“跳啊跳,牛郎織女遙遙總是夠不著……”
“眨啊眨,對著它們笑啊笑……”
啊…………!剛剛……想到哪兒了…………
嗯…應(yīng)該是那里………………
大概吧……
姥姥去世那天的情形她已經(jīng)記不起來了,又或者說她也不想記起。那時她只有十一歲,幾天后的一個下午,她在小樓收拾東西時,發(fā)現(xiàn)了一間被巧妙隱藏的地下室。
然后……然后她做了什么呢……
她嘬了口茶,在自己的周身開了一道風(fēng)障。
啊……對了,就是這股力量。
那時在地下室發(fā)現(xiàn)的,“風(fēng)”的力量。
嘸…不對不對……
應(yīng)該還有什么東西……是什么呢…
她奮力地甩甩頭,將杯中剩余的茶一飲而盡。
“嘖…不能再喝了,這樣下去晚上會睡不著的……”
她抬頭望了望金黃色的天空。
“不知道阿眠她們回來了沒有……算了,我還是先下去吧……”
她直起身離開欄桿,向樓梯的方向走去。身后是橘黃色的夕陽。
玉佩在口袋里輕快地跳動著,她的手不自覺地?fù)嵘?。猶豫了一下,她喃喃自語道;
“是時候,該回去一趟了?!?/p>
“搖啊搖,十五搖過春分就是外婆橋,”
“盼啊盼,阿嬤阿嬤地甜甜叫;”
“吵啊吵 米花糖掛嘴角總是吃不飽,”
“樂啊樂,小腳橋上翹啊翹————”

本文一些內(nèi)容引用及靈感:
AU13497(泠鳶yousa 外婆橋)[原曲:夢與葉櫻]
《舊戲臺》胡容爾
《西塘的水上清潔工》小河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