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內退役的3艘尼米茲級航母,真的會轉讓給南亞海軍?


昨天談到,南亞某國海軍把原本到2030年擁有3艘主力航母、180艘大艦,合計180萬噸的計劃,大概率直接提升到同樣時間內,擁有6艘航母,250萬噸的超級艦隊。如果單純靠自己建造,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畢竟7年內每年都要新服役30萬噸。而每年新服役30萬噸的難度,比每年新下水30萬噸都大。因為如果前五年每年可以下水30萬噸,那么正常情況下在此后的5年里,每年服役20萬噸就很不得了。這是因為當今很多大艦下水后的舾裝測試與交付服役的過程,比單純合攏下水要復雜的多,在時間效率上也要延后很多。比如某大國前幾年有一年集中下水了10艘盾艦,創(chuàng)造了二戰(zhàn)之后的新世界紀錄。但是這10艘盾艦前前后后花了4年以上的時間才陸續(xù)服役。因此10艘盾艦集中下水的當年,

可以創(chuàng)造出年下水25萬噸的驚人噸位,但是此后的5年,最高年服役噸位也沒有超過18萬噸,基本都在14到16萬噸之間??梢娔晗滤?0萬噸并不等于馬上年年服役30萬噸。也就是說,指望7年內每年都服役30萬噸,是在非世界大戰(zhàn)的條件下,地球上任何一個大國都做不到的。而南亞海軍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其實他們更多的眼光是在偷瞄超級大國在今后10年內必然會陸續(xù)退役的大批主力艦。其中尼米茲級航母就至少有4艘需要在十年內徹底退役。考慮到福特級的全面拉胯造成的青黃不接問題,那么至少也要退役3艘,因為第一批次的3艘尼米茲級實在是太老了。不久前的現(xiàn)場對峙,最老的尼米茲號都不敢與6萬噸級的滑躍平臺當場對線就是最好的說明。可見真到了不退不行的地步。

3艘尼米茲級航母之外。目前具備的18艘提康,10年內也必須全退,或者至少退休其中的15艘。還有核動力潛艇。目前有30艘以上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已經在港口內10年都沒有挪動一下,已經完全不可能再啟堆;因此必須全退?;蛘邽榱撕每?,至少退役其中的20艘;另外還有一批輔助艦艇;也有50萬噸需要全退。這么簡單算一下。如果退役3艘尼米茲級,就按照30萬噸來算;15艘老提康,算12萬噸;20艘洛杉磯級,每艘6000噸,也計12萬噸;登陸艦、補給艦等再退另外的50萬噸。合計居然有104萬噸之巨!如果南亞方面能夠照單全收,一下子就多出100多萬噸的大艦,再加上今后的自產與現(xiàn)有的規(guī)模,說到時有200萬噸還真不是幻想。問題是歷史上超級大國海軍,寧愿把退役航母拆解;

或炸沉,也沒有對外白送的案例;核潛艇也沒有出售過。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在三國奧庫斯核潛艇項目之后,情況有了本質性變化。為了遏制某大國,用舊艦全面武裝南亞也不是不可能,就看該國能交出多大的投名狀。這百萬噸舊艦在超級大國就是一批破銅爛鐵,但是到南亞海軍手里卻足夠讓其瞬間癲狂。因此要早做籌劃。要擊沉就瞬間將其擊沉在港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