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超越紐波特:一戰(zhàn)德國信天翁D.I雙翼戰(zhàn)斗機

2023-07-15 11:18 作者:女神是天依  | 我要投稿

? 1915年7月,由法國紐波特公司第二任首席設計師古斯塔夫·德拉熱(Gustave Delage)帶領團隊設計的紐波特11型戰(zhàn)斗機開始走下生產線,首批90架于1916年1月裝備到位于西線的法國陸軍航空隊,5月開始以售賣品的身份少量裝備到英國皇家陸軍/海軍航空隊。1916年2月,這種看似小巧無害的飛機參與了凡爾登戰(zhàn)役并很迅速的展現(xiàn)出令人驚艷的速度、爬升率和操縱性。自此,曾經折磨了英法飛行員數(shù)月之久的“??耸教鞛摹睆氐仔娼K結 ,曾經制霸西線天空的福克E系列戰(zhàn)斗機在紐波特11面前被全面壓制,再無卷土重來的可能 。

紐波特11參戰(zhàn)后,曾經制霸1915年夏天的??薊.III戰(zhàn)斗機反是成為了弱勢群體

? 到1916年3月,隨著西線空中戰(zhàn)場的逐漸焦灼,紐波特11戰(zhàn)斗機對德軍飛機的性能壓制變得更加明顯,德國陸軍空勤隊的損失也是直線增加。雖然這年2月德國陸軍空勤隊(Die Fliegertruppen des Deutschen)裝備的火力更強的??薊.IV戰(zhàn)斗機已經投入實戰(zhàn),但該機爬升性能不足的毛病就決定了它不可能成為紐波特的勁敵。隨著時間的推移,紐波特11型戰(zhàn)斗機的名氣更是如日中天,讓依然開著老型號的德國飛行員們苦不堪言,而曾經與這種飛機交過手的德國王牌飛行員、被譽為“德國空戰(zhàn)之父”的奧斯瓦爾德.波爾克上尉(Oswald Boelcke)甚至來了句:“渴望能獲得這種飛機”。(我記得二戰(zhàn)某個德國王牌飛行員也對戈林說過“需要噴火戰(zhàn)斗機”這種話)

? ?眼看著法國人的新銳戰(zhàn)斗機瘋狂霸凌自家飛行員,德國陸軍空勤隊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但軍方此時也是非常頭疼,因為現(xiàn)在國內各廠商都拿不出能夠與這種法國戰(zhàn)斗機抗衡的飛機,指望他們在個把月內推出這種機型還不如洗洗睡覺,畢竟夢里啥都有。 在此情況下,德國陸軍空勤隊高層決定走取巧路線,直接下令國內廠商對紐波特11這種輕型殺手的結構進行仿造,以求盡可能快的制造出能夠反制的型號。

? ?需要注意的是,德國陸軍空勤隊的這項決定不是晚上蹲坑的時候拍屁股想出來的。在1916年2月-3月的戰(zhàn)斗中,幾架紐波特11戰(zhàn)斗機因為受損或機械故障迫降到了德軍陣地,這些飛機很快就被德軍地面部隊安全送回后方。德國陸軍空勤隊得知后自然是大喜過望,立刻把這些飛機安排到阿特勒肖夫飛行試驗場進行測試,同時向國內五家知名飛機制造商下發(fā)競標,允許他們派遣技術人員前往試驗場對繳獲的紐波特11戰(zhàn)斗機進行調查,以期開展仿制工作。最終在這場新式戰(zhàn)斗機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的是“信天翁飛機制造公司”(Albatross Flugzoigwerk)。

這張照片于1916年7月8日拍攝于西線德軍某野戰(zhàn)飛行分隊的機場,右邊是一架??薊.IV戰(zhàn)斗機,左邊是一架換裝LMG-08航空機槍后在該分隊“再就業(yè)”的紐波特11戰(zhàn)斗機。這兩種飛機在1916年2月發(fā)生過交戰(zhàn),結果是??薊.IV不佳的爬升率使得它在對抗紐波特時很不利。
德軍于1916年春季繳獲的一架紐波特11戰(zhàn)斗機,該機后來被送往阿特勒肖夫試驗場進行評估


? ?信天翁飛機制造公司于1910年成立于柏林約亨尼斯塔爾地區(q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時就已經是德國最重要的軍用飛機供應商之一。1915年4月,由該公司設計的信天翁C.I偵察機一經服役便憑借諸多優(yōu)點獲得了一致好評,而許多德國未來的王牌飛行員都是在這款飛機上贏得了“處子秀”,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紅男爵”。除了在飛機設計上雄厚的資本外,信天翁公司還是全德第一家為航空兵初級飛行人員提供無償教練課程的飛機制造廠。為此,它大獲德皇大本營的嘉許,其生產環(huán)節(jié)的諸項保障工作和材料補給,當然也就一路綠燈。

? ?1916年3月,信天翁公司正式開始了新型戰(zhàn)斗機的研發(fā)工作,該項目由首席設計師羅伯特.泰勒(Robert Telen)全權負責,設計部門負責人舒伯特(Schubert)參與其中。由泰勒領導的設計團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制造出在性能上能夠碾壓紐波特11與德.哈維蘭DH.2的雙翼戰(zhàn)斗機,以接替??薊系列幫助德國陸軍空勤隊重奪西線制空權。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紐波特11戰(zhàn)斗機性能強悍的奧妙在于其獨特的機翼設計,當時的雙翼機基本會把上下兩翼的尺寸打造一致,但紐波特11戰(zhàn)斗機卻把下翼弦長縮小,使其明顯短于上翼,并且將兩翼間的支撐桿從上翼的兩點集中至下翼的一點,而呈獨特的“V”字形。這種被稱作“一翼半”的獨特設計同時兼顧了當時單翼機的低阻力優(yōu)勢和雙翼機爬升性能好的特性,令紐波特11在引擎功率比??薊.III低出20馬力的情況下還能在最大速度和爬升率方面反超后者。

? ?但奇怪的是,泰勒團隊沒有采用這種機翼設計,有人推測可能是這些設計師認為“一翼半”的結構強度不足,所以設計團隊最初決定直接在信天翁C.I偵察機的基礎上改造出一種戰(zhàn)斗機,按照這個辦法的話,新式飛機的不少零部件甚至是儀表盤都會直接取材自這種偵察機。不過德國人后來也發(fā)現(xiàn)這種取巧辦法對機動性的提升沒有任何好處,所以一切都從頭開始了。除了機翼穩(wěn)定器、方向舵和副翼都覆蓋帆布蒙皮外,新飛機的機翼還包括以下結構特征:

1、雙翼箱的上翼有一個小的正向移角

2、上翼是不可拆分的,其前緣處筆直,與支柱呈垂直狀態(tài),后翼的中間部分有一個圓形切口以提高飛行員向前和向上的能見度,然后有直角的部分變成末端的延伸,一個方向舵神經連接到左右副翼的切口,兩端略微傾斜?

3、上翼的縱向功率集由箱形部分的兩個主要長座組成(第一對翼間架安裝處的5%和弦,后翼間架安裝處的第二個--50%和弦),第三副尾部,通過65%的和弦--在副翼的切口區(qū)域和中間部分的半圓形切口區(qū)域,以及正面輪廓

4、上翼的橫向力量集由從翼端到縱梁的主要骨架(整個和弦長度,包括肋骨和輔助肋骨)提供

5、副翼只在上翼上,鋼纜布線從下翼進入,延伸到外部機架區(qū)域的副翼

6、由于副翼偏轉時,連接到其上部搖桿的鋼纜向縱向移動,因此在護套中帶有一個輕質邊緣的切口

7、每個副翼有三個附件-在切口的開頭,在上部控制電纜通道下的開口區(qū)域和末端,在這些部位的機翼厚度有所增加?

8、平面狀態(tài)中的下翼呈梯形,沿著前緣和后緣的整個底部與機身平行和垂直,兩端略微傾斜?

9、下翼由兩個控制臺組成,這些控制臺沿著躺椅連接到機身上,有兩個耳叉,垂直排列的對接螺栓(每個節(jié)點一個螺栓)

10、除了上翼的切口(中間、副翼下方和上部電纜通道下方)外,兩個機翼的后緣都很柔軟

11、主機架由帶壓縮端的焊接鋼管制成,放置在刺刀式鎖上,上翼安裝角度可調

? ?介于泰勒團隊沒有打算完全照搬紐波特的設計,因為新飛機的機身構造是信天翁公司自己的原創(chuàng)。該機的身軀是完全由木夾板拼制的半單體,由6個由云杉、膠合板框架和預切膠合板鑲板制成的梁組成,安裝在螺絲上,一次性安裝到位。這種結構使得新飛機的堅固度大大提高,即使多次中彈也有較高存活幾率,而且重量要低于紐波特11的蒙皮結構,造價也更低廉。機身的另一大特點是采用了信天翁公司獨家的紡錘形流線體,從側面來看類似雪茄形,俯視來看類似水滴形,而且表面被打磨的很是光滑。這種造型讓該機有了在一戰(zhàn)飛機家族中有些格格不入的優(yōu)美外觀,被稱作“野獸中的美女”,而且極大的降低了空氣阻力,使得該機的速度與此前的德軍戰(zhàn)斗機相比有了明顯進步。為了方便飛行員離開或進入駕駛艙,泰勒團隊在機身左側切出一個臺階,上面安了個彈簧式金屬艙門,飛行員只需要按動艙門,后者就會在彈簧的作用下被打開,然后就可以把雙腳挪出去。

? ?當然,高性能的飛機必然要裝高性能的引擎,既然設計目標是全面超越紐波特11,足夠給力的發(fā)動機是必不可少的。泰勒團隊毫不猶豫的為新飛機選擇了梅賽德斯D.III型水冷式汽油機,該引擎此前已經裝備到了信天翁C.I偵察機上,而這種飛機正是憑借這種可靠穩(wěn)定的引擎在飛行性能方面超越了同期所有協(xié)約國偵察機。梅賽德斯D.III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可達160馬力,在當時歐洲各國使用的輕型飛機引擎中算得上名列前茅,不僅超出福克E.III的引擎功率60馬力之多,更是 達到了紐波特11引擎功率的兩倍(這種法國戰(zhàn)斗機的引擎只有80馬力)。

? ?為了適應發(fā)動機,泰勒團隊設計了一個新式的緊湊排氣管,主要是削減了長度和重量,因為此前在信天翁C.I偵察機上安裝的排氣管太笨拙,極大影響了飛行員的前視野,這對需要高度注意了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來說是致命的。兩臺Windhoff散熱器被安裝在機身兩側,這種布局也是信天翁C.I那里學到的教訓,這種偵察機在機翼前架設的蜂窩散熱器雖然有效,但嚴重干擾了向前視野,而且惡化了飛行穩(wěn)定性和前射機槍的瞄準精度。引擎艙由鋁合金打造,由幾塊用螺栓固定的可拆卸板塊組成。

? ?大馬力的心臟和極具流線形的機身讓該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強悍飛行性能,也使得設計團隊為其加強火力成為可能:該機配備了雙聯(lián)裝的LMG-08/15航空機槍,它們各自安裝在引擎氣缸的左側和右側,總備彈量高達1400發(fā),而且全部使用彈鏈供彈,專門針對當時的英法戰(zhàn)斗機,更重要的是機槍在射擊協(xié)調器的幫助下可以隨心所欲的透過螺旋槳縫隙進行同步射擊。相比之下,紐波特11戰(zhàn)斗機由于沒有射擊協(xié)調器,只能把一挺劉易斯機槍安裝在上機翼中央,飛行員只能一邊開飛機一邊舉起單手開火,而且還得在槍林彈雨中冒險徒手給機槍換彈鼓,其火力輸出與信天翁飛機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 ?1916年4月,信天翁公司位于Johanstall的工廠制成了代號“L-15”的無武裝原型機并在當月成功完成首飛,隨后在5月份送往阿特勒肖夫試驗場接受空勤隊總監(jiān)(IdFlieg)的地面靜態(tài)測試。測試中,由于機翼強度不足(可能是一翼半設計的天生缺陷),上翼的后半部分在地面靜態(tài)測試期間就發(fā)生了斷裂,不過這個毛病后來被解決了。而在飛行性能測試中,空勤隊總監(jiān)安排了同樣誕生不久的哈巴斯塔特D.II戰(zhàn)斗機與L-15原型機對比,測試結果如下:

1、信天翁在最大速度方面超出19公里/小時(相當于多出13%),具有明顯優(yōu)勢

2、兩架飛機在地面附近速度相等,但信天翁的水平機動性較差

3、信天翁飛機在武器方面具有優(yōu)勢(兩挺同步機槍,而不是一挺,但它是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提交測試的)

4、由于上翼到機身的距離較長,機艙的視野更好

5、飛機的穩(wěn)定性和操控性正常

6、飛機的強度是正常的

1916年4月在Johanstall工廠展示的L-15原型機

? ? 空勤隊總監(jiān)還提出該機的發(fā)動機排氣管設計不太成功,而且沒有武器使得他們無法進行全面測試。即使如此,德國陸軍空勤隊依然認可了信天翁飛機的強大性能,并在1916年6月正式將該飛機命名為“信天翁D.I”,意為“信天翁D型飛機1號”(D型飛機在當時專指單座雙翼戰(zhàn)斗機)。同期下發(fā)的,是首批12架量產訂單。

? ?1916年7月,信天翁公司完成了12架飛機的制造工作,而量產型號與原型機相比再次做出改進,包括更換更具效率的新型雙葉片螺旋槳、排氣管轉移到機身前部右舷側以擴大前視野、減輕機身重量、安裝帶有Albatos-Hedtke射擊協(xié)調器的雙聯(lián)裝LMG-08/15航空機槍、駕駛艙前面增加透明遮陽板。有趣的是,雖然量產型號加裝了武器,但由于機身減重,其最高時速反而由原型機的164公里/小時加快到了175公里/小時,直接碾壓了同期的所有協(xié)約國戰(zhàn)斗機乃至德國自己的其他型號戰(zhàn)斗機 ,而令信天翁戰(zhàn)斗機誕生的紐波特11的速度只有162公里/小時。這12架預生產型飛機將被用于彌補前線損失,同時作為后續(xù)量產型號的參考樣本和官方實戰(zhàn)測試品。

? ?值得一提的是,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還在研發(fā)階段時,以作戰(zhàn)風格狂野不羈而聞名的德國王牌飛行員魯?shù)婪颉へ愄鼗魻柕拢≧udolf Berthold)見到該機的原型機后,對它是相見恨晚(貝特霍爾德:那一夜,信天翁偷走了我的心)。心情激動的貝特霍爾德上尉當即希望把這架原型機帶到前線駕駛,這個要求理所當然地被婉拒后,他又提出了自己的期望:“我希望能夠在5月把信天翁雙翼機帶到前線去。在索姆河之戰(zhàn)開始時,我們必須擁有足夠數(shù)量的這種性能卓越的戰(zhàn)斗機。”

魯?shù)婪?貝特霍爾德

? ?

令貝特霍爾德一見鐘情的L-15原型機,該機后來被賦予序列號“D.384/16”

??當然,信天翁D.I的服役比貝特霍爾德上尉想的晚了幾個月,但該機一經服役便獲得了前線飛行員的一致喜愛,開啟了“信天翁王朝”的輝煌。而與信天翁D.I一同到來的是德國陸軍空勤隊戰(zhàn)斗單位的改革。事實證明,雖然早期的E型單翼機在當時對協(xié)約國偵察機有壓倒性優(yōu)勢,但這些飛機的主職依然是護送德軍偵察機,它們只能在閑暇時刻才能前去獵殺敵人的偵察機,而且不能飛躍友軍戰(zhàn)線,更要命的是此時德軍壓根沒有空中格斗戰(zhàn)術,諸多飛行員也沒有培訓過相關技巧。除此之外,德軍飛機的數(shù)量也不能占據優(yōu)勢。更讓德國人窒息的是,同期的英國皇家陸軍航空隊是允許己方飛機主動前往德軍控制區(qū)上空截殺德軍飛機的。

? ?在此情況下,讓戰(zhàn)斗單位的結構更具合理性是陸軍空勤隊無法避免的工作。1916年夏天,根據奧斯瓦爾德.波爾克上尉的建議,德國陸軍空勤隊開始組建專門使用單座戰(zhàn)斗機的戰(zhàn)斗部隊:Jagdstaffeln(狩獵中隊),這種單位一般裝備有8架雙翼戰(zhàn)斗機,專門集中成一個“鐵拳”,用于保護本方領空或深入敵方控制區(qū)獵殺飛機。毫無疑問,信天翁D.I這種高速度戰(zhàn)斗機的服役是促成狩獵中隊組建的重要原因,而1916年8月23日正式成立的第1狩獵中隊便理所應當?shù)某蔀榱说谝恢аb備信天翁D.I的部隊。這個誕生過至少9名王牌飛行員的中隊的第一位成功者是庫特·文特根(Kurt Wyntgins),他是德國最早幾位單座戰(zhàn)斗機飛行員之一,正是他,取得了福克E型單翼機的首次空戰(zhàn)勝利。在加入第1狩獵中隊時,文特根已有13個戰(zhàn)果在身,接著駕駛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又取得了另外6個。不過到了當年9月25日,他便死于法國N 3中隊“鸛鳥王牌”之一的赫塔克斯之手。這位王牌生前從獲得過藍色馬克斯勛章、霍亨索倫王室勛章、巴伐利亞四級軍事勛章、薩克森阿爾伯特勛章和二等騎士劍十字勛章,在他戰(zhàn)死時,他的勛章數(shù)量僅次于奧斯瓦爾德.波爾克。

奧斯瓦爾德.波爾克

? ?第1狩獵中隊“土生土長”的飛行員中,最成功的人物是漢斯·馮·寇德爾(Hans von Keudell)少尉,這位少尉于1916年8月22日加入該中隊時駕駛的是不成功的??薉.I戰(zhàn)斗機與哈巴斯塔特D.III戰(zhàn)斗機,但在換裝信天翁后,他終于發(fā)揮出了自己真正的實力:從1916年8月31日首次獲勝到1917年1月24日,他擊落了整整11架敵機,還為此獲得了霍亨索倫王室劍騎士十字勛章。由于戰(zhàn)功出色,他于1917年2月5日被任命為新的第27狩獵中隊的中隊長。遺憾的是,在1917年2月15日,他在駕駛新式的信天翁D.III作戰(zhàn)時被英機擊落身亡。

漢斯.馮.寇德爾

? ?有趣的是,還有部分信天翁D.I 戰(zhàn)斗機裝備給了專門執(zhí)行轟炸任務的戰(zhàn)斗聯(lián)隊(Kampfgeschwaderen)所下轄的戰(zhàn)斗中隊(Kampfstaffeln,當時一支戰(zhàn)斗聯(lián)隊由6個戰(zhàn)斗中隊組成),這些飛機由這些中隊自愿選出的激進飛行員駕駛,專門負責保護大型轟炸機。這些飛機大多帶有飛行員個人圖標,使得在空戰(zhàn)中快速區(qū)分他們成為可能。許多未來的德國王牌飛行員都是在戰(zhàn)斗中隊嶄露頭角,雖然此時的他們擊落的戰(zhàn)果寥寥無幾,但他們卻在逐漸建立戰(zhàn)斗經驗和必要的自信心 。而執(zhí)行偵察任務的野戰(zhàn)飛行分遣隊也裝備著這種飛機用于給偵察機提供護航,畢竟此時的偵察機依然是戰(zhàn)斗機的重點打擊目標。

這架帶有綠色涂裝和骷髏徽章的信天翁D.I隸屬于第258野戰(zhàn)飛行分遣隊,由普魯士王儲弗里德里?!た枴ゑT·普魯森親王駕駛。有趣的是,這架飛機本來屬于第2狩獵中隊的卡林中尉。

? ?

該機的全貌

??1916年9月,德國開始組建新的狩獵中隊,在10月-11月有組建了12個這類中隊,到12月狩獵中隊的總數(shù)已經飆升到26個。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也在此時取代了其他型號成為狩獵中隊的絕對主力。第6狩獵中隊飛行員卡爾·霍勒爾(Carl Holler)的日記可以說代表了該中隊剛接收該機時大家的普遍感受:“信天翁D.I爬升率極佳。由于裝有沉重的直列發(fā)動機,我們在向較低位置的敵機俯沖攻擊時能夠獲得令人非常滿意的加速度,現(xiàn)在可以肯定,距離我們取得空戰(zhàn)勝利已為時不遠了”。事實上,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的水平機動性確實不如小巧的紐波特飛機,但該機的速度、爬升率和俯沖性能都相當不錯,水平機動性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優(yōu)勢抵消。

? 在戰(zhàn)爭的最初幾年,德國戰(zhàn)斗機飛行員中幾乎沒有一開始就在單座飛機上服役的,他們幾乎都來自配備雙座飛機的單位。這沒什么奇怪的——起初,德國陸軍空勤隊的所有航空單位都配備了雙座飛機搞偵查,思維的惰性導致德國人習慣了向狩獵中隊派遣有駕駛偵察機經驗的飛行員的做法。這種做法有很多優(yōu)勢,特別是這些未來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在戰(zhàn)斗中用自己駕駛雙座飛機時學到的能力,這進一步促進了他們的戰(zhàn)斗效率。與只接受單座飛機訓練的英國戰(zhàn)斗機飛行員不同,德國飛行員在第一次戰(zhàn)斗中幸存的機會更大——因為很多人此前都已經有了戰(zhàn)斗經驗。

? ?由于德國工廠產能不如人,所以每個狩獵中隊的規(guī)模都比英國或法國中隊要小。有時狩獵中隊可以配備八到九名飛行員和相同數(shù)量的飛機,但如果后方補充不及時或者發(fā)動機頻繁故障,那么適合飛行的飛機數(shù)量通常會減少到三到四架。狩獵中隊的的數(shù)量反映了德國空勤隊的防御學說,他們主要在其部隊控制的領土上行動。而英國和法國航空隊更喜歡直接在前線采取進攻策略。

? ?1916年8月27日,奧斯瓦爾德.波爾克上尉指揮的第2狩獵中隊正式成立,其麾下包括幾名將在未來大放異彩的王牌飛行員: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歐文.波姆、馬克斯.馮.梅拿。事實上,兩個月前的波爾克上尉還被德皇威廉二世親自下達了禁飛令,理由是德國不能在失去殷麥曼上尉之后再體會一次失去空戰(zhàn)英雄的痛苦。盡管為不能起飛戰(zhàn)斗感到不快,波爾克上尉還是老老實實的接受了禁飛令,并趁此機會造訪俄國前線為即將組建的狩獵中隊挑選優(yōu)秀的年輕飛行員。而被波爾克上尉這位“伯樂”賞識的“千里馬”中最能跑的便是后來的“紅男爵”里希特霍芬。

? ?里希特霍芬在1915年夏天加入航空部隊時還只是一名普通的偵察機觀察員,后來被調往西線成為了信天翁C.I偵察機觀察員,而后又成為了偵察機飛行員。其實里希特霍芬為自己只能當偵察兵很是不滿,但一心要在空戰(zhàn)中建功立業(yè)的他自然也不會止步于拿個照相機當“空中戰(zhàn)地攝影師”。1915年9月15日,里希特霍芬的C.I第一次在空中迎面遭遇英國飛機,但兩者都沒有給彼此造成什么損害?;氐交睾?,里希特霍芬覺得,如果自己的飛行員祖梅爾飛得更大膽一些,他是有機會打中那架英國飛機的。他的這種強烈的攻擊欲望,在調往香檳(Champagne)前線轉而和飛行員奧斯特洛特(Osteroth)搭檔后,終于得以滿足。在這里,他第一次用裝在支架上的帕拉貝盧姆機槍成功命中一架法軍的法爾芒式飛機,不過由于它墜落到了協(xié)約國戰(zhàn)線后方,這個戰(zhàn)果無從確認。但正是從這一天開始,這個安靜的后座觀察員開始顯露出令人生畏的一面。

? ?1916年3月,里希特霍芬被轉為雙座偵察機的飛行員。然而分配給他的,卻是一架已經比較過時的信天翁B.II偵察機,這讓他頗為不快。的確,當??藛我頇C正在西線上空大顯身手的時候,里希特霍芬當然無法對自己的座機感到滿意。于是他私自在B.II的上機翼上安裝了一挺機槍—這顯然是受到了紐波特11型的啟發(fā)。4月26日,在凡爾登上空,他用這架武裝版的B.II擊落了一架紐波特式,但這再度被官方忽略掉。

? ?憤憤不平的里希特霍芬又回到了東線,又飛起了自己熟悉的信天翁C.I。這里的空域和西線是截然不同的,你很少有機會看到飛翔的敵機。于是,里希特霍芬開始把精力用到對地攻擊上。在這些行動中,里希特霍芬成功地證明了信天翁C型飛機的“多面手”潛質:他向哥薩克騎兵掃射,給后者造成極大的驚擾,而有一次,他甚至成功地炸掉了一座橋!

? 未來的頭號王牌已經在信天翁偵察機上待得夠久。1916年8月,命運女神安排他和波爾克上尉相遇,后者是來東線為即將創(chuàng)立的第2狩獵中隊尋覓合適的飛行員的。在一番面晤后,波爾克把里希特霍芬?guī)チ怂髂泛忧熬€。不久后,里希特霍芬開上了自己的信天翁D.II戰(zhàn)斗機(這是信天翁D.I的改進型號)迎來自己傳奇的空戰(zhàn)生涯。以信天翁C.I為始,以信天翁D.II開啟輝煌,“紅男爵”與信天翁飛機可以說是有著深深的羈絆。

? ?雖然第2狩獵中隊的人員配置可以說是“大腕云集”,但其剛剛組建時的裝備配置可以說是“寒酸”:該中隊成立時雖然編有3名軍官和64名其他各職級人員,但卻只有3架雙翼戰(zhàn)斗機,其中只有1架是性能不凡的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另外兩架全是可靠性不行的福克D.I,而且這架信天翁還是9月1日由前來報道的里埃曼少尉從他原先的第1狩獵中隊帶來的。由于飛機數(shù)量實在不行,因此最初只有中隊長波爾克上尉拿下了7次勝利,而其他飛行員的中隊戰(zhàn)績?yōu)榱恪?/p>

1916年9月初停泊在Velu機場的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該機正是第2狩獵中隊擁有的第一架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它的左邊是該中隊裝備的??薉.I戰(zhàn)斗機。

? ?1916年9月,英國陸軍正在索姆河地區(qū)繼續(xù)對德軍進行殘酷的絞肉機戰(zhàn),而德國狩獵中隊在本月的任務就是全力阻止英國陸航飛機對索姆河德軍戰(zhàn)區(qū)的偵察和轟炸。與英國戰(zhàn)斗機相比,信天翁D.I立即表現(xiàn)出令人信服的優(yōu)勢,而英國的DH.2戰(zhàn)斗機則是使用推進式螺旋槳且沒有射擊協(xié)調器的落后設計。不過第2狩獵中隊在1916年9月1日的首秀可以說是非常驚險,波爾克上尉在當天的報告中這樣寫道:

“第23次擊落時,敵人的攻擊變得很兇猛。我領導下屬看到了敵人,他們選擇了目標并發(fā)動了攻擊。此時,敵機襲擊了Roman中尉,但這架飛機被 Reinman和B?hme擊中。無法確定敵人飛行員是否迫降在前線......我知道煙霧的把戲(指敵軍試圖利用被擊中產生的燃燒煙霧逃跑),所以我一直盡可能靠近敵人。飛行員試圖在前線迫降,但失敗了,機翼從飛機上脫落,之后飛機轉變?yōu)闊o序的墜落。

很快我看到了幾架英國飛機。當我接近他們時,英國人襲擊了我。我情緒低落(因為英機的火力兇猛),無法提供適當?shù)牡挚?,所以我轉身離開了。在敵人確信我不愿意參加戰(zhàn)斗后,一架戰(zhàn)斗機襲擊了另一架德國飛機。我不能讓它發(fā)生,并親自攻擊它。由于對敵機的襲擊,(它的)一個油箱和一個副油箱箱被擊中,飛行員受傷。英國飛行員最終強行著陸,他被俘虜了。這是我在空戰(zhàn)中的第24場勝利?!?/p>

? ?波爾克上尉本人駕駛的信天翁D.I在這場戰(zhàn)斗中前后被兩架英國飛機的航空機槍直接打中,而他的幾個部下的飛機也都掛了彩,雖然本次空戰(zhàn)以第2狩獵中隊獲勝而告終,但每個德軍飛行員都冒了一頭冷汗。

? ?1916年9月16日,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再次奪得人頭,當時Otto Hone中尉駕駛該機干掉了一架英國的FE.2b雙座輕型轟炸機。而在1916年9月17日,波爾克上尉帶領5架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在康布雷上空巡邏時遇到了7架FE.2b輕型轟炸機,結果在本部無一傷亡的情況下干掉了其中5架,達到了5:0的大勝。此戰(zhàn)在德國媒體的大肆宣傳之下令波爾克上尉這位德國空戰(zhàn)英雄再次成為公眾仰慕的焦點人物,而里希特霍芬也在此戰(zhàn)中以擊落一架FE.2b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場被正式記錄的空戰(zhàn)勝利。第2狩獵中隊能夠獲得大勝的一大原因是索姆河地區(qū)戰(zhàn)事的焦灼讓天空中充斥著英法飛機,其中不少都是過時型號,它們在高性能的信天翁面前不過是機槍靶子而已。在接下來的幾周里,第2狩獵中隊戰(zhàn)斗的主要模式是六架或更多戰(zhàn)斗機一組巡邏,以攔截成群的英國飛機。在戰(zhàn)術熟練的波爾克上尉的指導下,第2狩獵中隊很快就成為了德國的王牌戰(zhàn)斗機部隊,被譽為“王牌飛行員的鍛造器”。例如該中隊的歐文.波姆(Erwin Bohme)中尉在9月17日駕駛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贏得了自己的第二場勝利,但到了10月底,他就累計干掉了5架敵機而晉升為王牌飛行員。不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波姆不喜歡信天翁D.I,理由是該機速度慢。(信天翁D.I:我175公里/小時的速度在1916年算得上翹楚了,你居然嫌我慢?。。?/p>

歐文.波姆

? ?

表現(xiàn)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追殺FE.2b飛機的美術作品

? ??

1916年中旬裝備到第2狩獵中隊的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這些飛機參與了1916年9月17日的大勝

? ?到取得17日的那場勝利時,整個第2狩獵中隊也只有7架信天翁戰(zhàn)斗機可用,但中隊在9月里共擊落了25架敵機。正是在波爾克的中隊里,信天翁戰(zhàn)斗機一戰(zhàn)成名,它不僅使空中優(yōu)勢重回德國一方,而且使得英國DH.2那種推進式的設計顯得拙劣可笑。這也可以理解英國皇家陸航第32中隊的DH.2戰(zhàn)斗機飛行員埃德蒙德·L.劉易斯(Edmund L.Lewis)在1916年10月18日提筆給家人的去信中會沮喪的寫道:“你們一定從報紙上看到了鋪天蓋地宣揚我們如何掌握空中優(yōu)勢的文章。當然,我們在去年6、7、8月的時候確實握有優(yōu)勢,但現(xiàn)在已經徹底失掉了……只要德國人愿意,他們可以隨時(用他們的快速飛機)飛臨我們的機場,而我們對此竟然完全無能為力?!?/p>

第2狩獵中隊的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準備起飛作戰(zhàn),該機在面對DH.2時是不折不扣的殺神


? ? 事實證明,雖然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的水平機動性不如其前輩哈巴斯塔特D.II和對手紐波特,但它的速度和爬升率飛行員帶來了顯著的優(yōu)勢。它的機身外觀優(yōu)雅,介于當時廣泛用于飛機設計的箱桁架結構與成熟的單體設計之間,結合了相對較低的正面阻力和在戰(zhàn)斗中承受傷害的能力。大馬力的直列汽油機、堅固的紡錘體機身再加上雙聯(lián)裝前射機槍讓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的飛行員可以隨心所欲的發(fā)動攻擊,他的飛機可以承受一定數(shù)量的機槍子彈直接命中而不被破壞結構,雙聯(lián)裝機槍的齊射則可以在瞬間對敵人飛機造成更大的破壞。如果情況不利,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完全可以利用速度優(yōu)勢退出戰(zhàn)斗,然后重新尋找機會發(fā)動決死一擊。在如此兇惡的性能壓制下,英國皇家飛行隊使用的各類飛機可以說是純粹的活靶子。

隸屬于第5狩獵中隊的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序列號435/16),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引擎一側的LMG-08/15航空機槍

? ??不過對于英國人來說幸運的是,他們很快就有機會去深刻了解這個可怕的對手。1916年11月16日,英國皇家陸軍航空隊第8中隊的帕克上尉和赫維中尉在比利時波米耶附近飛行時,遭到了第2狩獵中隊的海因里希·奧托·布特納中尉(Heinrich Otto Büttner)駕駛的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序列號391/16)的襲擊。兩位英國飛行員在看到這個煞星后冷汗狂流,盡管英國人一定對他們是否能夠擊敗如此兇殘的敵人并活著返回基地的能力存在嚴重懷疑,但求生本能還是讓他們用航空機槍頑強的抵抗。最終,他們安然無恙的迫使這架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降落。

??在被俘虜時,這架序列號391/16的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工廠編號2944)有一個深棕色的機身和深綠色的機翼。除了在普通部位使用的識別標志外,飛機還印有特納中尉的的個人徽章——“Bü”——印在鐵十字標志前的機身兩側。應該說,在當時德軍各個中隊的報告和文件中,德國飛行員的名字縮寫被提及,這種縮寫通常被當作這架飛機的個人徽章。

被英軍俘虜?shù)?91/16號戰(zhàn)斗機

? ?英軍在得知繳獲了一架該型飛機后自然是欣喜若狂,?于是布特納中尉的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很快被移交給給皇家陸軍航空隊,隨后被送往法國北部索姆省坎達斯航空設備1號倉庫,在那里,在涂上德國識別標記后,這架飛機成為與協(xié)約國飛機進行攝影和對比測試的對象。信天翁D.I最后從坎德經海路送到英國,在那里它被完全重新粉刷上英國迷彩:上表面和側面涂上了“綠色卡其色”的顏色,下表面涂有米色航空清漆。

這架戰(zhàn)斗機在測試中被英軍賦予編號“G.1”,同時在機翼上安裝了皮托空速檢測器。

? ? 英國人后來在1917年6月28日發(fā)行的一期《飛行》雜志中介紹了對這架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的檢查成果,文章中直接稱該型戰(zhàn)斗機擁有1916年時協(xié)約國戰(zhàn)斗機所不具備的高速度和其他優(yōu)秀性能,并且很容易操縱。英國人承認,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體現(xiàn)了德國設計者的聰慧,他們在沒有使用復雜的單元部件的情況下讓該型飛機的身軀擁有了相當不錯的簡易性和堅固度,而且這種單體機身還完全是木質的,沒有任何金屬加固零件。從這可以看出,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在其所處時間線是優(yōu)于英國航空部隊使用的諸多飛機的。

? ?不過此時的英國人其實擁有一種能與信天翁抗衡的兵器,那就是索普維斯“幼犬”戰(zhàn)斗機,這種于1916年9月開始裝備部隊的飛機在靈活性方面要比信天翁更強,盡管實用升限不如對手,但僅憑在4500米高度上仍然具有良好機動性這一點,“幼犬”就可以在近身肉搏中獲得優(yōu)勢。陸航第66中隊的詹姆斯·麥克古登說道:“當進入回旋機動時,在索普威斯(幼犬)完成兩次回旋的時間里,信天翁只能做一次。”

? ?事實上,哪怕是在1916年秋季橫行一時的信天翁D.I也必須對幼犬保持高度警惕,就連依靠這種戰(zhàn)斗機成為王牌的“紅男爵”也評價道:“顯而易見,敵人的飛機比我們的優(yōu)越”?;蛟S正是因為幼犬的機動性極強,所以后來的信天翁D.III戰(zhàn)斗機正式采用了“一翼半”設計來提升靈敏度。至于幼犬戰(zhàn)斗機,它較低的產量不足以完全彌補英國飛機與信天翁戰(zhàn)斗機之間的性能差異。

? ?1916年11月,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正式停產,原因不是該機性能過時,而是改進型的信天翁D.II戰(zhàn)斗機已經在加速生產了。而從1916年7月開始算起,該機一共制造了1架原型、12架預生產型和50架正式量產型,總計也只有63架。

? ?雖然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僅僅打造了兩位數(shù)就宣告停產,但該機依然憑借優(yōu)秀的性能躋身一戰(zhàn)名機行列。信天翁D.I的誕生接過了??藛我頇C的接力棒,讓德國在福克式天災終結后再次擁有了能夠重奪西線制空權的高性能空戰(zhàn)兵器。而從信天翁D.I開始,信天翁公司以此為基礎開發(fā)了更強大的后續(xù)型號,讓德國空勤隊一度牢牢抓住了西線天空的統(tǒng)治權,并最終造就了著名的“血腥四月”。

信天翁D.I戰(zhàn)斗機

原產國:德意志帝國

服役時間:1916年8月

總產量:63架

機組:1人

機長:7.4米

上翼翼展:8.5米

下翼翼展:8米

機高:2.95米

機翼面積:24.9平方米

空機重量:694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921.5千克

翼載荷:39.7千克/平方米

動力裝置:梅賽德斯D.III型160馬力直列式汽油機

動力重量比:5.76千克/馬力

最高時速:175公里/小時

爬升率:飛至1000米高度需要4分鐘

最大續(xù)航時間:1.5小時

武器裝備:2挺LMG-08/15航空機槍,備彈量1400發(fā)

超越紐波特:一戰(zhàn)德國信天翁D.I雙翼戰(zhàn)斗機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清远市| 汨罗市| 时尚| 临安市| 宁陵县| 吉安县| 印江| 吉水县| 海城市| 武穴市| 山东| 大埔县| 樟树市| 西城区| 新乡县| 木兰县| 石楼县| 太湖县| 玉树县| 静宁县| 汉寿县| 万山特区| 西乡县| 南城县| 株洲县| 腾冲县| 襄城县| 谷城县| 沽源县| 双辽市| 随州市| 仙居县| 阳江市| 卢氏县| 晋中市| 沙坪坝区| 河间市| 通渭县| 三河市| 会同县|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