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末期”入局新能源 天美汽車底氣何在
7月18日,天美汽車發(fā)布其旗下首款SUV“天美ET5”,宣布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領域。然而,目前恰逢“補貼末期”,又正巧是新能源汽車“淘汰賽”階段,天美汽車的底氣在哪里?
天美汽車的身后,站著開沃汽車與南京金龍客車。據天眼查對天美汽車的股權結構調查結果顯示,江蘇天美汽車有限公司由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而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南京創(chuàng)源天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控股41.25%,以及最終受益人“黃宏生”控股39.77%。其中南京創(chuàng)源天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創(chuàng)源天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100%控股。值得一提的是,開沃新能源對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有88%的股權。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天美汽車的執(zhí)行董事黃宏生,正是創(chuàng)維電器的創(chuàng)始人,而黃宏生更是同時擔任了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源天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此苿側胄履茉雌囶I域的天美汽車,與賽麟、拜騰等造車新勢力相比并沒有“資金”難題。鮮為人知的是,2006年黃宏生曾因串謀盜竊及串謀詐騙創(chuàng)維數碼5000多萬港元被判監(jiān)禁6年;而眾所周知賽麟汽車王曉麟則因騙取國資而被刑事立案。

據開沃新能源官網信息顯示,開沃汽車集團由黃宏生成立于2010年,在2011年收購且重組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后,成功將重心由傳統(tǒng)中巴轉向了新能源汽車。數據顯示,其核心子公司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和2015年純電動客車銷量分別為1,890輛和8,796輛,位居全國第二名。2016年和2017年純電動客車銷量分別為7,921輛和10,633輛,位居全國第四。2018年純電動客車銷量8,524輛,位居全國第三。2019年純電動客車銷量9,542輛,位居全國第二。開沃汽車既金龍客車的成功為天美汽車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造車基礎與一定的市場。
開沃汽車從2017年正式進軍乘用車市場,但商用車轉乘用車的路并不好走。從進軍乘用車市場,到天美首款車型正式定名為ET5,花費了大約2年的時間;而從ET5定名到正式發(fā)布,期間同樣是鮮有動靜。長期在商用車領域的發(fā)展,為天美汽車奠定的是造車的基礎,然而造乘用車要獲得利潤,更多的是在于能否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以江鈴汽車為例,立志從商用車轉向乘用車,但是面對其乘用車的慘淡銷量,加之今年疫情影響,無奈繼續(xù)發(fā)力商用車,同時期望以商用車將乘用車帶動,這一來一回,距離“商轉乘”的成功又遠了一大步。而與此同時,許多新造車勢力空談理想高調造車卻毫無建樹最終黯然退場的現(xiàn)狀已經為“新入局”的天美汽車蒙上了一層陰影,即便黃宏生放言“做天美汽車一開始就投了100個億,如果不夠的話,就再投100個億好了”預示著天美汽車有著雄厚的資本,也難以掩蓋多數企業(yè)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憑借目前已經大幅退坡的“補貼”茍活度日的現(xiàn)狀。
作為“后進者”,天美汽車將要面對有銷量驚人品牌強勢的特斯拉,以及積極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產品競爭力的例如蔚來、理想等目前已經排在行業(yè)前列的同行競爭。天美汽車如何以相對孱弱的姿態(tài),在大浪中存活下來?后進者的雄心壯志,究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還是“后浪漸平,前浪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