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之罪,夸大其詞。
?公知之罪,夸大其詞。
是誰造就了公知?不只是這些公共知識分子自己的問題,也是大眾的問題——正是大眾造就了公知。
嵇康還是死了,廣陵散也隨之失傳。害死嵇康的主犯,自然是黑心的官員以及嵇康朋友的小人兄弟。但是那些想要營救嵇康的人,何嘗不也是從犯呢?
正因為嵇康勸慰朋友寬大處理,原諒其兄弟,反而讓其兄弟心生畏懼與疑慮,反而想要害死嵇康;也正因為嵇康平日里性情剛烈、恃才傲物,才得罪了那黑心的官員,以至于被借題發(fā)揮,下了大獄;還因為袒護、維護嵇康性命的人之多,以至于必須讓嵇康一死以免再生禍端。
害死嵇康的,從來不是一個單單的小人,或是一個單單的黑官,還有其他善意的人,與善意的舉動。
通往惡的道路,往往是由無數(shù)的善意鋪就的。
到底是誰造就了公知?又到底是誰,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向了公知?公知的錯,在于一意孤行,不去考慮他人的基礎認知。大眾對于公知的譴責,在于無為無謀,以一種最廉價的方式來糾正公知的錯誤,以最粗淺的認識來描述公知所表達的一切,大眾本身,也不理解公知所看到的東西。
公知所說的,皆是謊言。眾人所言,皆是訛傳。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當眾人指責公知的時候,眾人也和公知一樣,該受到指責。因為錯誤的因無法得到錯誤的果。
眾人的錯誤,造就并掩蓋了公知的錯誤。同心圓中,公知的錯誤只是一部分,而眾人卻忽略了自己的錯誤。錯誤的理解,得到了錯誤的答案,錯誤的答案,導致了錯誤的行動。錯誤導致了錯誤。身處于錯誤中的人,以錯誤的方式糾正錯誤,不過是錯上加錯罷了。
譴責公知,是無用的。停留在正義的自我感動中,也是無用的。正是錯誤映證了錯誤,錯誤疊加交融的體現(xiàn)。
公知的罪過與錯誤被夸大了,而那些應該出現(xiàn)的正義,卻被扭曲了、廉價化了,這些都是錯誤。公知的錯誤并非不可饒恕,因為比他們錯誤更大的不義,還未有人來制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