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書最害怕的是無人觸摸,無人閱讀

2020-10-21 14:41 作者:次元書館  | 我要投稿

今年八月初,一位網(wǎng)友在豆瓣讀書小組發(fā)帖,說妻子焚毀了他的部分藏書。這件事成了當日的熱門話題。網(wǎng)絡(luò)上關(guān)于夫妻鬧矛盾的帖子每天不計其數(shù),為什么唯獨這一條如此吸引看客的注意呢?似乎是“焚書”這件事天生有主角光環(huán),叫人難以無視。

我開始思索“焚書”為何容易引起公眾的關(guān)注。

說起“焚書”這個詞兒,中國人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秦始皇焚書坑儒”。這段歷史無疑是令人恐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焚書行為都令人恐懼。

我想到了兩個反例:黛玉在病榻前焚毀詩稿,我們只覺得她可憐,但不覺得她恐怖。因為她燒的是自己的作品,人有權(quán)利以任何方式處置自己的思維成果。

我們也經(jīng)常會在末世題材的作品里看到人們焚書取暖的情節(jié)。這種行為的確令人痛心,卻也并不叫人覺得恐怖。因為此時焚書是為了充分利用紙張的物理屬性,用作燃料的時候,圣經(jīng)和色情小說沒有區(qū)別。

那么我們可以給真正令人恐懼的焚書下了一個定義:因?qū)袃?nèi)容不滿而故意焚毀他人所著的書籍。

然后又有兩個問題:第一,為什么焚書比焚燒別的東西更可怕,也就是,書有什么特別之處?第二,為什么焚燒比其他手段(比如化漿)更可怕,也就是,火有什么特別之處?

書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一種純粹的精神產(chǎn)物。個人可以通過寫書來表達、宣揚自己的觀點。與書中的內(nèi)容相比,物質(zhì)載體的其他實用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書中的內(nèi)容一旦被否定,書就變成全然無用甚至有害的東西。旗幟、繪畫、唱片等也有類似的特點,因此它們也經(jīng)常和書籍一起被焚毀。對于此類物品的不滿意味著反智,也意味著對他人的不寬容。

而火的特別之處在于它迅速、徹底,有壯觀的視覺效果,并且容易失控。同樣是處理圖書,與焚燒相比,浸泡、粉碎、化漿之類的流程太冷靜、太理智了,遠不如付之一炬解恨?;鹨馕吨で榕c癲狂,是一種極其情緒化的東西,所以漢語里有“煽動”這個詞兒。另一方面,火又是一種昭告天下的宣言和表演。它的華麗與喧鬧是旁觀者無法忽略的。

于是,當火焰的激情與反智、不寬容結(jié)合在一起,一種特別的恐怖就誕生了。德國詩人海涅的話一針見血——這僅僅是一段前奏;人們在哪里燒書,最終也將在那里燒人。這大概就是人們會不自覺地關(guān)注“焚書”的原因吧,出于一種警惕,出于一種潛在的恐懼。

我對人類焚書的歷史產(chǎn)生了興趣,于是去維基百科查閱著名焚書事件的清單。沒想到這個列表有這么長,199條。從中選出十個瞬間,列在此處。它們不僅是獵奇的冷知識,更是一段段值得被永遠銘記的真實歷史。

公元前612年,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被巴比倫尼亞、斯基泰及米底王國聯(lián)軍攻陷。聯(lián)軍放火焚燒了王宮和亞述巴尼拔圖書館,大量記錄在皮革、蠟版上的文獻被焚毀,但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得以保存,其中就包括目前人類已知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

刻有《吉爾伽美什》的石板之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34年,齊人淳于越反對郡縣制。丞相李斯加以駁斥,并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書?!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記載: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

公元303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下令焚燒基督教經(jīng)典,之后迫害發(fā)展為將基督徒和經(jīng)書一起焚燒。當時瓦倫西亞的行政官曾向一位叫文森特的基督教堂執(zhí)事提議,如果他交出經(jīng)書就饒他不死,文森特斷然拒絕,甘心殉道。這位執(zhí)事后來被封為圣徒,就是薩拉戈薩的圣味增爵(St. Vincent of Saragossa),宗教畫中的他手里總是拿著一本書。一些不甚虔誠的基督徒選擇了交出經(jīng)書保命,拉丁語中稱這些人為traditor,意為“(把經(jīng)書)交出去的人”,英語中的叛徒(traitor)一詞就來源于此。

十五世紀繪畫中的薩拉戈薩的圣味增爵

1193年,誓要清除佛教的突厥人Bakhtiyar Khalji攻入印度那爛陀寺,屠殺僧眾,放火燒書。據(jù)說由于這里藏書太多,焚書的火焰燃燒了數(shù)月不熄。那爛陀寺是古代東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和學術(shù)中心,曾有多達九百萬卷藏書,最盛時有上萬僧人學者聚集于此學習,課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學、數(shù)學、醫(yī)藥等。玄奘就曾在此跟隨住持戒賢法師學習,并在《大唐西域記》中有過描述。


那爛陀寺遺址局部

1497年,多明我會的修士吉羅拉莫·薩佛納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在佛羅倫薩的“懺悔星期二”狂歡節(jié)上點燃了“虛榮之火”,當眾焚毀一些所謂“虛榮之物”,比如繪畫、掛毯、樂器等,奧維德、但丁和薄伽丘等人的作品也在其中。他的行為引起了教會高層的不滿,1498年,薩佛納羅拉在原來舉辦“虛榮之火”的地方被以火刑處決。


1562年,西班牙人剛征服墨西哥尤卡坦不久,代理主教迭戈·德蘭達(Diego de Landa)將大量瑪雅人的經(jīng)典書卷投入火海,同時焚毀的還有數(shù)千幅繪畫。德蘭達認為自己是在根除瑪雅人“邪惡”的“偶像崇拜”。德蘭達還承認,自己首先對原住民的文化語言表現(xiàn)出興趣,以此取得原住民的信任,從而獲得了他們用鹿皮抄寫的圣書。


1873年,安東尼·康斯托克(Anthony Comstock)在基督教青年會的支持下成立了“紐約反墮落協(xié)會”(New York Society for the Suppression of Vice),向他眼中的“淫穢制品”宣戰(zhàn),以維護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觀。協(xié)會的徽章上就赫然畫著焚書的圖案??邓雇锌诉€吹噓說,他導致了15人自殺,4000人被捕。據(jù)估計,在他的領(lǐng)導下,該協(xié)會焚毀了大約15噸圖書和400萬張圖片。


紐約反墮落協(xié)會的徽章

1933年5月6日,德意志學生聯(lián)盟清查了柏林的性學研究所。幾天后,被查抄的大量藏書和檔案被當眾焚燒。這是納粹焚書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幕。該研究所是當時歐洲最先進的性學研究機構(gòu),創(chuàng)辦者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Magnus Hirschfeld)一生都在呼吁同性戀除罪化,他同時還是一位猶太裔左派知識分子,因而被納粹視為眼中釘。著名同志小說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就曾租住在研究所客房,他還在自傳體小說《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類》中詳細記錄了這段往事。


1966年3月,英國《旗幟晚報》(The Evening Standard)刊登了一篇約翰·列儂的采訪文章,其中談到列儂對宗教的看法時,引用了他的原話“現(xiàn)在我們比耶穌更受歡迎(We're more popular than Jesus now)”。這句話在英國并沒有引起任何波瀾,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些基督徒民眾對此強烈不滿,先后有30多家電臺抵制披頭士的音樂,多個州組織了公開焚燒披頭士唱片、書刊、海報的活動。這一年披頭士在美國的巡演甚至遭到了3K黨的破壞。

1966年8月,某家電臺在佐治亞州韋克羅斯組織了焚燒披頭士相關(guān)物品的活動。


2015年2月,伊斯蘭國(ISIS)炸毀了伊拉克古城摩蘇爾的公共圖書館,大火燒毀了8000余冊珍貴的圖書和手稿。2003年美軍入侵時,這里就遭到了部分破壞和洗劫。后來當?shù)馗患澇赓Y購回了被盜的部分書卷,圖書館逐漸恢復了昔日的榮光。不料十幾年后歷史重演?;蛘邞撜f,數(shù)千年后歷史重演——摩蘇爾就是當年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


回過來再看前面提到的那個帖子。妻子強行焚燒丈夫藏書,這個情節(jié)為何如此熟悉……



沒錯,正是《華氏451》。


雷·布拉德伯里的長篇小說《華氏451》大概是關(guān)于焚書的小說中最著名的一部。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反智主義盛行、“娛樂至死”的敵托邦社會,幾乎任何書籍都是違禁品,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就會立即被焚毀。主人公蒙塔格是一位消防員,他工作時噴灑的是煤油,他的職責就是放火焚書。


蒙塔格見過了太多焚書時生離死別的場面,于是逐漸對書本的魅力產(chǎn)生了好奇。比如有一位老太太,寧肯死也不愿離開她的書。

蒙塔格偷偷在家中藏了不少書籍,被妻子米爾德里德發(fā)現(xiàn)后,就出現(xiàn)了妻子強行焚燒丈夫藏書的一幕。

蒙塔格沒能說服妻子加入自己的違法犯罪行為。由于米莉的舉報,他一下子成了人人喊打的通緝犯,唯有趁夜色踏上逃亡之旅。

上世紀40年代,布拉德伯里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五個短篇作品《篝火》《浴火之凰》《流放》《埃榭續(xù)篇》和《暗夜獨行客》,它們都有共通的主題:審查、禁書、焚書、個體的力量和對文藝的拯救。他戲稱這五篇作品是“五串鞭炮”,最終引發(fā)了一場“大爆炸”。1953年秋,《華氏451》正式出版,得到了評論界的交口稱贊。

1954年3月刊《花花公子》雜志頁面局部

1954年3月,《華氏451》開始在創(chuàng)刊沒多久的《花花公子》雜志上連載。正文前的說明中寫道:“這不僅是幻想——還是一篇可怕的預言,預言了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的未來世界。”


六十多年過去了,今天的消防員依舊是滅火的,書也不是違禁品(至少大部分書不是)。《華氏451》的預言似乎并沒有成真。關(guān)于焚書的預言的確沒有實現(xiàn),但是另一些預言實現(xiàn)了。小說中以米爾德里德為代表的普通民眾,他們忘記了花朵的模樣,日復一日地沉迷于廉價的娛樂,拒絕嚴肅地思考任何問題;為了刺激麻木的靈魂,他們在深夜的街頭飆車,大把大把地吞下安眠藥……像極了今天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生活的我們。


不過我們還是比故事里的這些人幸運,因為他們已經(jīng)被剝奪了解藥,而我們依舊能很容易地得到這味藥——書。


雷·布拉德伯里在談及《華氏451》時還說過這樣一句話:“你不需要靠焚書來摧毀一種文化,只要讓人們不再讀書就行了。(You don't have to burn books to destroy a culture. Just get people to stop reading them.)

2019年,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讀紙質(zhì)書時間為19.69分鐘,僅有超一成的國民平均每天閱讀1小時以上圖書。

我曾無數(shù)次聽見有人說“我打小就不愛看書?!薄疤L不看?!薄翱磿惺裁匆馑??!薄拔乙豢匆娮謨憾嗑皖^疼?!?/p>

回想起我去過的圖書館和圖書庫房,似乎每一處都貼著類似“圖書館內(nèi)嚴禁煙火”“倉庫重地嚴禁煙火”之類的標語,給人一種感覺,書最害怕的就是火。

但在當今的語境下,書最害怕的并不是火焰,而是灰塵。

書最害怕的是出了印刷廠就一直堆放在倉庫中,幾年之后直接被送回造紙廠。

書最害怕的是離開了快遞紙箱就一直躺在你的書架上,幾年之后被送到廢品收購站。


書最害怕的是無人觸摸,無人閱讀。


看到這篇文字的朋友很大概率是愛讀書的人。如果你已經(jīng)讀過了文字版的《華氏451》,不妨翻開這本漫畫版的《華氏451》,躍入冷峻粗糲的畫面,再次與蒙塔格一同展開浪漫的逃亡。


我更希望熱愛讀書的你能帶動身邊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讀書,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如果他們已經(jīng)太久沒有翻開紙頁,不妨就從這本生動絢麗的《華氏451》開始,或許他們會和蒙塔格一樣,對書籍的無窮魅力產(chǎn)生好奇。


總之,愛上每一本書吧,不要讓它被火焰吞噬,更不要讓它落滿灰塵。



歡迎來次元書館淘寶店購買《華氏451》和雷.布拉德伯里的短篇小說集《夏日遇見狄更斯》和《殯葬人的秘密》。


簡介:在這個特殊的世界中,書籍是不允許存在的,消防員的主要職責是焚燒書籍。華氏451度是紙的燃點。主人公蒙塔格已經(jīng)當了十年消防員,從未考慮過自己工作的意義。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奇怪的女孩,女孩的想法使他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產(chǎn)生了懷疑。經(jīng)過探尋,他認清了事實真相,開始覺醒,他要向世界發(fā)起挑戰(zhàn)……1953年,雷·布拉德伯里構(gòu)想了世界上最令人難忘的反烏托邦未來之一。藝術(shù)家蒂姆·漢密爾頓把《華氏451》這部驚世駭俗的現(xiàn)代杰作改編成了絢爛的圖像小說。雷·布拉德伯里親自為本書撰寫了序言。在他的熱情配合下,漢密爾頓繪制出一幅幅醒目的畫面,獨樹一幟地捕捉到主人公的覺醒過程以及哲學、神學和文學不可估量的價值,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敘事才華,展現(xiàn)出故事中蘊含的足以沖破紙面的力量。


書最害怕的是無人觸摸,無人閱讀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青川县| 乐山市| 贺州市| 奇台县| 苏尼特左旗| 新宁县| 乾安县| 郯城县| 彰武县| 郓城县| 措勤县| 深水埗区| 上虞市| 九寨沟县| 大港区| 松溪县| 克什克腾旗| 永嘉县| 和田县| 台中市| 高尔夫| 红桥区| 扶余县| 卢氏县| 西华县| 江陵县| 益阳市| 丹江口市| 万宁市| 永康市| 东阿县| 嘉祥县| 怀远县| 林西县| 亚东县| 花垣县| 昔阳县| 玛曲县| 廉江市| 青田县| 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