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選擇題秒殺技巧
技巧1、列舉特例、速排選項
高考選擇題往往考查一般規(guī)律中的特殊情況,這就要求考生熟悉特例,對于一些概念判斷、命題式判斷正誤類題目,如果從正面不能直接作出判斷,可以列舉反例、特例,迅速判斷選項正誤
通性通法:對于一些概念式、命題式判斷類問題,可以采用列舉特例法或反例法判斷,這就要求在學習中,不僅要掌握一般規(guī)律,而且還要熟悉一些特殊例證,例證越豐富,解這類題就越快越準
技巧2、巧用假設,以靜制動
在解答有關四大平衡(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移動問題時,有時會出現多因素(如溫度、水解平衡、濃度或壓強)的影響,針對這類問題,可以采用假設法,先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判斷第一個因素變化對結果產生的影響,然后再判斷第二個因素變化對結果產生的影響,進而得出正確答案
通性通法:對于化學平衡體系,若改變體積,判斷某成分濃度的變化,先假設改變體積時平衡不移動,判斷體積改變時導致濃度變化,與題目條件對照,然后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例如,某氣體反應平衡中,若生成物A的濃度為c(A)=0.5mol/L,體積擴大至2倍,達到新平衡時c(A)=0.3mol/L,若平衡不移動,則體積擴大至2倍,A的濃度為0.25mol/L<0.3mol/L,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若忽視體積變化,易錯誤判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技巧3、抓住恒、區(qū)別離子
在電解質溶液中,部分同學分不清水電離的離子與電解質電離的離子,對解這類題目感到很困惑。如果抓住水電離的H+與OH-濃度恒,辨析離子來源,就容易突破這類題目。即先寫出溶液中所有的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方程式,包括水電離平衡方程式,然后分析離子來源,從中找到離子濃度之間的相關聯系
通性通法:
1.H+或OH-來源:酸溶液中OH-來自水的電離,H+來自酸電離和水電離的H+之和堿溶液中H+來自水的電離,OH-來自于堿電離和水電離的OH-之和能水解的鹽溶液中OH-和H+都來自于水,只是一部分被鹽電離的離子“消耗”了。例如,25℃時,pH=5的氯化銨溶液中,銨根離子消耗OH-,所以,水電離的H+濃度為1×10-5mol/L,而不是1×10-9mol/L
2.近似處理規(guī)則:當酸電離的H+濃度是水電離的H+濃度的100倍及以上時,可以忽略水電離的H+,近似計算pH。堿的溶液作相似處理
技巧4、識別圖像、緊抓原理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像一直高中化學的是重點和難點,解這類題的關鍵是準確認識圖像,抓住原理與圖像關系解題。圖像主要包括化學反應速率與時間,濃度與時間,濃度(或轉化率)與溫度、線、縱坐標表示含義),然后抓住點、壓強、圖像,首先看清楚圖像表示什么(橫坐標、面之間的關系,如果有數據,一定要看清楚數據與點之間的對應關系,最后再根據圖像分析解答
通性通法:突破化學平衡圖像題宜采用三步曲:第一步,識圖像。識別圖像縱坐標和橫坐標表示什么,曲線、點、平臺的含義及變化趨向,及圖像中的數據變化。第二步,用原理。有關化學原理主要有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和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相關概念和規(guī)律。第三步,找聯系。將化學原理與圖像信息聯系起來分析、處理問題
技巧5、抓住結構、類推性質
有機物性質主要由其所含官能團類別決定,同類官能團使有機物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在處理有機物結構與性質關系中,可以借助教材介紹的典型有機物進行類推。有機物結構包括官能團、碳鏈、官能團位置之間關系以及氫原子種類數,有機物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