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春節(jié)舊俗志(4)
作者:張笑俠 益世報-北京 > 1930-02-04 這一夜不論買賣與住家,全一夜不眠,院中撒滿芝麻秸,走起道來唧吱咯吱,美其名曰“踩碎”(碎者歲也)!夜間十二點鐘以前各鋪的伙計全都向各債主家去要帳,過十二點以后,各家各鋪全都在院中焚香,磕了頭手持伯蘇定香,回到屋中再對佛龕叩頭名之曰“接神”。接神后,再對祖宗牌或先祖影像及自己的長輩叩頭,名之曰“辭歲”。辭歲以后,就算是元旦日囗,此日家家吃素餡面餃,(又名扁食,又名餃子,又名煮餑餑。)面餃中有的包小錢,有的包銀子,說是誰要是吃著,誰這一年的運氣就好。又吃黍糕(又名切糕),名之曰“年年高”,就是年年高升的意思;并不是糟禚之意。除夕這一夜,以何消此長夜?有一種吃食,叫做“雜拌”,雜拌就是把各種干果子弄在一處,如大花生,小花生,花生米,瓜條,青梅,柿餅,蓮子,桃脯,杏脯……等等,一家老少剛團團圍住的檢著吃,名之曰“守歲”。元旦日早晨,各家親友互相往來拜賀,名之曰“拜年”。佛前供上蜜供月餅,至十五日方才取消,先祖的影像或牌位,也照樣上供,是日多往齊化門外東岳廟焚香,初二日居民商店均祀財神,晨起多往廣安門外五題財神廟焚香。初五日為之“破五”。此五日之內(nèi),最忌損壞物品,并忌門五日,就是在此五日內(nèi),不準(zhǔn)婦女入門。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