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不練測評#4】梅測評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來到光看不練測評。梅因其獨特的口癖,成為了克洛斯之后的洗腦第二人,本身獨特的技能組也讓這只小鴨子爭取到了一席之地,那么廢話少說,進入正題吧。



????梅,四星快狙,這個分支是四星數(shù)量最多的一組,足足有四個快狙,這是因為快狙里根據(jù)技能組和面板的不同,都各自的特殊分化,比如連射、散射等,這是別的分支很少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光是四星內(nèi)就有數(shù)個不同的分化了,如果放眼高星的話還有更多的分化。
????由于這樣的分化會導致面板上的不同,我們先在四星內(nèi)對比一下快狙的面板情況:

????可以看到攻防方面差距不大,但是梅的血量特別多,已經(jīng)追趕上了六星的面板了,這給梅帶來了一擊線上的優(yōu)勢,一旦被迫用高臺承受短時間內(nèi)的傷害,梅相比其他快狙更不容易倒下,雖然在絕大部分時候都用不到,因為選用高臺依據(jù)的更多是本身的技能組能否解決問題,之后才會去考慮生存,解決高臺的生存問題比解決她的功能性和輸出問題要簡單很多。目前我唯一一個比較明確地運用了梅的一擊線優(yōu)勢就是在沃倫姆德小剿滅中,冬靈血巫大師的自爆傷害為1625,梅正好能夠承受。當然,在使用梅的視頻中,如果梅被錘到瀕死,那么換成別的快狙已經(jīng)在轉(zhuǎn)再部署了,只是沒什么人會去專門統(tǒng)計而已。

????為什么我會這么說呢?因為以沃倫姆德小剿滅為例,相較于使用其他的快狙乃至高臺,我選擇了梅作為單守上路的人選是因為看上了梅能吃一次血巫的炸嗎?當然不是,我是看上了梅的單點控制能力,而正好能吃住一次自爆只是贈品,屬于意外之喜,哪怕梅吃不住,我也會想辦法讓她吃住,所以這個高血量帶來的一擊線優(yōu)勢,有用,但不關鍵。

????梅的射程,很優(yōu)秀的快狙射程,高臺的射程最好要有三格,可以保證跨路支援,而快狙在三格之外有著三格的打擊面積,可以保證跨路集火的效率。所以我一直是認為快狙是一個很不錯的底子,費用低,基礎DPS不低,射程非常優(yōu)秀,只要能夠承載優(yōu)秀的技能組就可以有很好的發(fā)揮。

????梅的天賦,+8%攻擊,+8射速,綜合輸出提升上肯定是優(yōu)于杰西卡的+12攻速的,不過杰西卡的天賦如果也有潛能強化的話就是+15攻速,可惜沒有如果。這個天賦為平A提升了約15.7%的輸出,在天賦收益上算是佼佼者了,不過如果結(jié)合技能組來看,單純加攻速顯然會有更好的收益。

面板在上面已經(jīng)放過一次了,所以這里也沒有什么好說的。直接開始講技能吧。


????梅的一技能,類強力擊,四星傳統(tǒng)3消耗,造成200%的傷害,并且停頓目標2.5秒。四星強力擊的標準倍率為230%,梅用少打30%的傷害換整整2.5秒停頓,相當于敵人少走了2秒路,非常非常賺。這個技能的控制率為53.6%,平均DPS為815,綜合來看是非常不錯的兼具了輸出和控制的技能,尤其是控制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同樣是常駐技能,獅蝎的一技能是50%,梅還略勝一籌,當然由于模板的優(yōu)勢,獅蝎是全打,梅是打一,在控制的效率上還是不好比。
????那么這個技能一般能有多少效果呢?
????我用三種移速的敵人測試了一下:0.7移速的大盾,1.2移速的狂暴宿主士兵和1.5移速的冬靈血巫,能夠包含大部分需要控制的敵人的區(qū)間。為什么會選取這三張移速的敵人呢?大部分的重甲敵人都在0.7左右,比如大盾,都是0.7到0.8的移動速度。

????我這里選取在這些移速中選擇了0.7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新大盾,比如閃盾、雇傭盾,還有碼頭水手這樣比較新的類大錘敵人都是這個移速,而0.75的大盾是前幾章的敵人,而0.8目前只有監(jiān)獄盾是這個移動速度,所以我打算按照新的來。
????除了大盾敵人,我還查看了一些高進攻性的近戰(zhàn)敵人


? ? 考慮到梅本身傷害并不算高,不一定只拿來對抗高防敵人,所以我把一部分中型敵人也納入了觀察范圍,也大部分在0.7上下浮動,并且有相當多SS的看板敵人也正好是這個移速,比如鱷魚歸鄉(xiāng)的花母雞;第六章的鑿冰人;第八章的百戰(zhàn)精銳;畫中人的盛怒;騎士活動的銹銅,這里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出面板了。所以我認為以0.7作為慢速高威脅敵人的基準是很合適的。
????0.7到1.2之間的跨度很大,因為根據(jù)上面列出的敵人,很少有需要特別控制的敵人在中間,比如1.0這個移速,在這個移速左右的多半是小兵等小型單位,解決方法有很多,不怎么需要特意控制。
????移速1.2的敵人除了狂暴宿主士兵外,同時還巧合地和兩個有擋三需求的敵人,即擋三哥和無畏鏟車在一個移速:

????同時還有戰(zhàn)場幽靈這樣的核心拐(雖然挺菜的,但是人家的攻擊力其實還挺高)我認為可以以1.2移速來代表較快速度的高危敵人。
????至于1.5移速的需要控制的敵人數(shù)量稀少,除了冬靈血巫外,還有擋二哥也是這個移速,此外還有監(jiān)獄拳擊手和畫中人的幽靈移速接近,代表極高移速的高威脅敵人。
????上面花了一點功夫來解釋為什么取這三個移速來分別代表需要控制的敵人,那么下面放結(jié)果吧。
????攻擊移速0.7的單位,根據(jù)梅的初始技力,可以打出6到8次技能

攻擊移速1.2的單位,根據(jù)梅的初始技力,可以打出3到5次技能

攻擊移速1.5的單位,根據(jù)梅的初始技力,可以打出2到4次技能。

????由此可以看出,初始技力對于梅的控制效率來說相差很大,滿技力相比0技力可以多打2次技能,對于高速敵人可以多控制一倍的時間,但是強力擊技能想要調(diào)控攻擊某個敵人時的初始技力還是非常困難的,至少在我的打圖生涯中我還沒干過這樣的事情,準確地說我也很少用梅的一技能去博上限。
????那么大致估計一下這個技能的總傷和控制效果?首先估計一下總傷,對0.7移速這樣的敵人也只能打出6到8次技能,而且跑得慢的一般護甲高,平A很難打出傷害,只靠技能的破甲傷害非常有限;跑得快的一般護甲低,但是能夠輸出的時間卻很有限,綜合來看,梅在攻擊近戰(zhàn)敵人時很難超過一萬的總傷,至于遠程敵人還會有攻擊間隔和動作長度帶來的影響,實在太復雜了,就不算了。這個不到一萬的總傷一般認為不足以擊殺中型敵人,也就是說梅使用這個技能更多的是用來穩(wěn)定清理小兵,在對抗更強大的敵人時,需要用其他方式補充傷害,包括但不限于地圖、自掉血和其他干員。
????控制效果就比較好算了,每打出一次技能,相當于敵人少走了2秒的路,綜合來看平均少走10秒的路,效果不能說差,但也乏善可陳??傮w來說,如果你把梅的一技能拿去和正兒八經(jīng)的主打控制的技能比較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好像沒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不要忘記了,這是一個強力擊類的技能,它是常駐的,所以它也就從一大批控制技能里殺出了自己的優(yōu)勢區(qū)間:它是常駐技能中輸出和控制效率最高的。雖然應用場景并不算多,因為梅自身的二技能只有20秒的CD,一技能常駐的優(yōu)勢也就沒有那么大了,出怪間隔如此緊張的圖并不算多見,但也有,比如H6-2中,宿主士兵的進攻絡繹不絕,而下路進家的宿主投擲手和經(jīng)過的宿主士兵并不需要太多的控制,此時使用一技能就恰到好處了。

????總之梅的一技能的主要特點就在于強力擊技能的常駐性,有長時間的小波次壓力都可以勝任,清理接連不斷的雜兵更是好手,最多兩輪技能就可以擊倒一個小兵,完全可以勝任無阻擋或是少阻擋的場景。


????不過無論再如何好用,梅的一技能終歸是一個強力擊的變種技能,控場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使用這個技能時需要注意,一技能的觸發(fā)頻率相對較低,每四次平A觸發(fā)一次,周期約3.7秒,一旦出現(xiàn)吸火現(xiàn)象,這么長的時間足夠敵人跑出很長的距離了,雖然吸火問題永遠是打一技能的痛處,但是對于一技能這樣觸發(fā)頻率較低的技能來說,吸火問題尤為嚴重,不像二技能在合理的節(jié)奏下是可以輪流控制兩名敵人的。
????總結(jié)一下:梅的一技能作為強力擊變種,有著在常駐技能里非常優(yōu)秀的控制效果,但是受限于強力擊技能本身輸出低、觸發(fā)頻率低的問題,在和正經(jīng)的控制技能相比時還是有很大劣勢,更多的是應用常駐的特點,來處理一些持續(xù)性的、中小型怪的、密度不大的怪潮,或是干脆用來解手。


????梅的二技能,攻擊間隔增大,攻擊力大幅度提升,擊中目標會使其停頓,并且概率眩暈更長的時間,梅的核心技能,有著相當不錯的控制效率,極其優(yōu)秀的覆蓋率并且有著一定的傷害,結(jié)合快狙本身較低的費用和優(yōu)秀的射程,梅就是四星內(nèi)優(yōu)質(zhì)、廉價、易用的單體控制,從而保證了本身的出場率。
????首先先估算一下這個技能的控制效率,由于天賦的+8攻速,梅在開啟二技能后,實際的攻擊間隔為1.4秒,這個技能的保底為每1.4秒停頓1秒,相當于57.1%的控制率,和一技能不相上下,但是眩暈1.2秒的控制率就非常優(yōu)秀了,達到了85.7%,這是非常非常高的控制效率了,但是只有30%的概率,觸發(fā)的頻率實在是難以保證。
????也可以借此更簡潔地概括梅的二技能的控制效果:梅只吃停頓保底的情況下,約等于穩(wěn)定觸發(fā)的一技能,在此基礎上每出一次眩暈,就讓敵人額外少走0.4秒(或是66%)的路,血賺。
????最后計算期望,梅的控制率為65.7%,雖然和高星的頂級控制還是沒法比,和四星干員內(nèi)部相比也蠻不錯的。雖說有著保底的存在,梅在控制本身移速不快的單位時是比較穩(wěn)定的,比如在一技能中測試的0.7移速的大盾,是穩(wěn)定走不出梅的攻擊范圍的,如果眩暈多的話甚至走不出兩格。但是在控制移動速度較快的敵人時,能夠出幾次眩暈就很重要了,原因很簡單,每出一次眩暈就相當于敵人從原本的走0.6秒減少到走0.2秒,少走了整整三分之二的路,如果是合約里本身移速就很快的單位來說這個差距從秒數(shù)轉(zhuǎn)化為格子數(shù)就會放大,如果能多出幾次眩暈,就可以將敵人更久地停留在火力區(qū)內(nèi),進而完成輸出任務,在剛過去不久的蠻鱗行動中就有所體現(xiàn)。

????在具體攻略的流程中,需要將移速1.6的拳擊手長時間停留在松果的火力區(qū)內(nèi),才能夠?qū)⑵鋼魵?,拳擊手通過火力區(qū)連4秒都不需要,而梅需要將這個時間延長到10秒以上。在這樣短時間的控制中,能夠眩暈幾次就有著非常大的作用了,畢竟這個技能吃保底和凹眩暈的上下限相差實在是很大。

????在單守沃倫姆德小剿滅的上路時,對陣移速1.5的冬靈血巫,也需要一定的眩暈次數(shù),但是同時也不能太多,以免血巫在塔下自爆。相比于另一個能夠勝任單守上路的豆苗,梅由于極高的控制上限,使得她在防守這個幾乎滿血的冬靈血巫時更加輕松,豆苗需要非常精確的卡位,才能夠堪堪擊殺冬靈血巫,而梅甚至有可能控制溢出。平均來說,二技能可以控制血巫這樣的高移速單位15秒左右,肯凹眩暈就會更多,在面對移速更快的敵人時,梅的二技能的控制效果可以說是完全碾壓了一技能,從效果尚可提升到效果非常優(yōu)秀,而且較為穩(wěn)定,不像伊桑容易腦血栓。
????另外相比一技能而言,梅的二技能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相比而言更高的頻率帶來的穩(wěn)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個技能只能打一的缺憾。


梅的一技能的周期約為3.7秒,在較為復雜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中,一旦丟失一發(fā),那么等到下一發(fā)打出來需要等待4次平A,而梅的二技能在開啟之后每一槍都帶有控制效果,觸發(fā)周期縮短到了1.4秒,這使得梅可以更好地應對較為復雜的環(huán)境,減緩了吸火帶來的控制丟失問題。比如數(shù)個敵人交替行進時進行輪流的控制

在需要控制的敵人即將進入攻擊范圍時能夠首先清理攻擊范圍內(nèi)的敵人之后進行快速轉(zhuǎn)火,由于周期的大幅度縮短帶來的轉(zhuǎn)火的便利性,使得梅在面對復數(shù)敵人時,劣勢沒有一技能那么大了。
????最后講一個用處不是很大的小細節(jié),梅在開啟二技能時會重置普攻,立刻打一槍技能出來,這樣做不是為了多貪一槍平A,更多是為了決定梅的技能控制起始時間,方便對控制軸的。
????接下來就要說到眩暈的特殊作用了,僅談控制率的話,眩暈和定身相差不大,但是眩暈還有著打斷敵人平A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干員生存的概率。無論是那些緩慢刀法的近戰(zhàn)敵人,還是動作浮夸的遠程敵人,適當?shù)拇驍嗫偸怯袔椭摹?/p>
????不過整體來說,用梅來試圖打斷敵人平A的場景并不算多,因為梅的攻擊頻率和眩暈概率相比于卡達來說都不算高,并且如果以打斷平A為主要目標,多半是接敵后的強殺,和梅的契合度就不夠高了,這個會在講卡達時進一步講講,因為有更多實用的使用案例。在蠻鱗行動中,眩暈甚至會帶來負面效果:由于鱷魚術士的攻擊動作太長,打斷鱷魚術士的攻擊動作反而會使其提前開始移動,從而降低控制效率。不過好在攻擊動作很長的敵人并不多見,這一負面效果也就很少體現(xiàn)了。

????接下來講講梅的傷害問題,有的人可能就會有梅有傷害嗎,控制技能打什么傷害啊的疑問。確實,有一部分控制是沒有打算去打傷害的,它們一般脫離陣線,只是為了戰(zhàn)略性控制,拖延時間。

????但是控制敵人的目的更多是讓其停留在火力區(qū)之內(nèi),能夠輸出更長的時間以求擊倒敵人,這多適用于應對難以阻擋或是阻擋代價過高的敵人身上。


????若是梅也能完成一部分的輸出工作,那么也就降低了對控制的需求,在這一方面,梅的輸出效率還算不錯,至少沒有拖很大的后腿。梅在開啟技能后,攻擊力提升為1290,DPS為946,較高的破甲線使得梅能夠有效應對中甲敵人,即使對較高護甲的敵人也能補充一定的傷害


????梅在面對800甲的鱷魚術士和踐行者時也能補充一定的輸出。事實上,只要敵人擁有中等的護甲,比如500甲開始,梅的DPS比主打傷害的杰西卡和紅云(一技能)都要高,而500甲并不算很難達到。綜合來看,梅在四星快狙里擁有非常優(yōu)秀的輸出,結(jié)合自身的控制能力,這樣能打能控的單位不僅可以輔助隊友進行控制,對于較為弱小的敵人也完全可以拋開隊友單獨擊殺,這個技能的總傷為2W8,對于400甲的敵人便是2W的總傷,哪怕是打百戰(zhàn)精銳這樣的800甲50抗的猛男也有一萬出頭的總傷,如果是用法術的話相當于兩萬的總傷,已經(jīng)進入合格的總傷范圍了,這對于一個大部分時候拿來打控制的技能來說是非??少F的。深靛也有著類似的效果,帶有一定效果的控制和不低的總傷的單位是非常適合處理落單的敵人的,關于深靛的效果就等到深靛的測評再說吧。
????當然問題也是存在的,梅雖然能夠?qū)χ屑籽a充輸出,但是拿高甲沒什么辦法,一旦梅失去了輸出上的優(yōu)勢,那么是否需要繼續(xù)使用梅,就要看地圖的出怪來決定了。

????可以說梅在控制效率優(yōu)秀的情況下,輸出方面并沒有拖太多后腿,在這樣的前提下,二技能極為優(yōu)秀的回轉(zhuǎn)就更加可貴了。梅的二技能CD僅有20秒,比30秒的持續(xù)時間還要短,雖然初始技力0導致的20秒的初動還是偏長,但是再動非常短使得梅的技能可以比較輕松地對應上有一定時間間隔的波次。雖然有的波次之間的間隔實在太短的話,也是轉(zhuǎn)不過來CD的,但是能夠應對的短CD波次也相較一些40CD乃至更久的技能有著更大的優(yōu)勢,我不說是誰。并且30秒的持續(xù)時間也能夠覆蓋幾乎全部輸出技能的時間,可以說是如果想要無阻擋集火攻擊一個目標,梅的控制支援總能夠打滿全程。


????總結(jié)一下:梅的二技能是她的核心技能,從控制、輸出、回轉(zhuǎn)、范圍綜合來說都是非常優(yōu)質(zhì)的對單控制,本身的費用也低,是綜合性能非常優(yōu)秀的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從單獨方面來說梅沒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比如伊桑也有著快回轉(zhuǎn)、高控制率的效果,如果因為敵人和地圖的配置,梅喪失了一部分優(yōu)勢,那么是否需要繼續(xù)用梅是要打一個問號的。并且打一的技能總歸有吸火方面的局限性。即使如此,梅仍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可進團隊輔助,亦可單獨輸出的好卡。
?

由于危機合約,這篇測評斷斷續(xù)續(xù)寫了一個月,以后可能也是這個更新頻率了,比較有寫頭的(有兩個技能的卡)要花費挺久的時間,一些特別沒有寫頭的我就會合并在一起,總之就是低頻率更新,直到猴年馬月寫完為止。
?我個人的作息比較固定,平時都不會有什么時間打圖,周日是我的休息時間,如果有剩我比較感興趣的可能會去凹圖,沒有的話我就寫測評了。測評與視頻之間還是挺好決定的,打視頻需要連續(xù)幾個小時,還可能打不出來,而測評可以利用斷斷續(xù)續(xù)的時間,并且寫久了一定能寫出來,兩者的取舍基本不用猶豫啊。
明天開的第九章,從小兵的面相怎么看也不像是四章難度,到時候再看吧。
?
?
?本文的參考視頻如下:
?
五人突襲R8-11 梅、蘇蘇洛、刻刀、孑、蛇屠箱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K4y1E7ch
四星狙擊隊四人R8-11 梅、安比爾、酸糖、白雪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p4y1n71p
四人突襲WR-EX-7 梅、卡達、蛇屠箱、波登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y4y1E7hw
五人MB-EX-8 梅、白雪、卡達、波登可、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o4y1Z7xJ
四星狙擊隊四人7-18 梅、酸糖、安比爾、白雪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y4y1T7Eo
三人突襲TW-EX-5 孑、深海色、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M4y1T7RU
三人H6-2 梅、伊桑、松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f4y1e7c8
舊BOX無先鋒五人一車TW-MO-1 梅、暗索、慕斯、嘉維爾、堅雷、近衛(wèi)小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h411Y7eQ
雙人6-14 梅、深海色(模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M4y1K7XF?p=17
雙人7-5 梅、深海色(模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q4y1U7NR
蠻鱗行動舊約2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q4y1U7mX
七人9月3日荒廢工廠15難度?梅、卡達、紅豆、桃金娘、古米、堅雷、調(diào)香師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Q4y1a7Gz
三人TW-7?梅、深海色、艾斯黛爾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p4y1S7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