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素娟的西方文學課歐美經(jīng)典名著解讀你不是一個人在學
2022-09-29 18:50 作者:bili_1469121520 | 我要投稿

具體內(nèi)容放在我的首頁介紹了?

?在之后的文學史中,《圣經(jīng)》開始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出現(xiàn)了神權至上的情況,甚至國王的權力都被教會限制,同時,教會開始利用這一點,剝削著底層人民。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教會文學孕育而生,并漸漸成了社會的主流。但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價值不高,幾乎沒有什么為后世所記得的。若硬要說一個代表人物和作品,那么,筆者就只能說但丁的《神曲》了。但《神曲》嚴格意義上并不是教會文學,而是教學文學向人本主義過度的作品。文學史上稱但丁為“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
?同時期,人們也在思想上不斷對抗著教會統(tǒng)治,出現(xiàn)了許多的英雄史詩和城市小說。如《貝奧武夫》,《羅蘭之歌》,《列那狐》等。這些作品存在著明顯人文主義特征,其成就上高于教會文學。
? ? ? ? 之后西方打破了神學的枷鎖,進入了文藝復興階段。在那時,人們急于追求人性的解放,導致了騎士小說的大量泛濫。于是,塞萬提斯寫下了諷刺小說《堂吉訶德》。從那之后,低劣的騎士小說開始逐漸減少。同時期,廣為人熟知的莎士比亞在西方文壇上嶄露頭角,他的戲劇成為了世界上無法超越的文學巔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