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時的測定與反射弧的分析
一、反射弧 基本原理
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變化所作出的規(guī)律性應答。
反射時是反射通過反射弧所用的時間,完整的反射弧則是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缺損,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現(xiàn)。由于脊髓的機能比較簡單,所以常選用只毀腦的動物(如脊蛙)為實驗材料,以利于觀察和分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纖維、中樞神經、傳出神經纖維、效應器五個部分。缺少任何一個部分,反射活動不能完成。
二 實驗目的
通過制備脊蟾蜍的方法,引導出單純的脊髓反射,(屈反射,搔扒反射)觀察這些反射,證實反射弧的完整性與反射活動的關系。以藥物阻斷神經沖動,產生傳導阻滯。觀察反射活動的變化。
三、動物與主要器材
蟾蜍或蛙、常用手術器械、支架、蛙嘴夾、蠟盤、小燒杯、小玻璃皿(2個)、、棉球、紗布、0.5%硫酸溶液、刺激電極,2% 普魯卡因、小濾紙片(約1cm×1cm)、秒表
四、實驗步驟
1、取一只青蟾蜍,毀腦,制備成脊蛙

2、腹位向下,剪開左側股部皮膚,分離出坐骨神經穿線備用。

暴露左后肢坐骨神經(穿線,蠟紙片,任氏液棉球,休息數(shù)分鐘)

3、用蛙嘴夾夾住脊蟾蜍下頜,懸掛于支架上 。 將蛙右后肢的最長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2~3mm,觀察屈肌反射有無發(fā)生,測反射時(3次)并記錄 。

4. 環(huán)切右后肢最長趾皮膚(1cm),0.5%硫酸刺激該腳趾,觀察(無屈反射,表明…..)注意:每次浸入硫酸溶液的部位應限于一個趾尖,且浸泡的范圍也應一致(以保持相同的刺激強度),切勿浸入太多。

5.搔扒反射的觀察
取含1%硫酸溶液的濾紙片帖于下腹部皮膚,觀察搔扒反射并記錄反射時(兩后肢屈反射,表明…...) 。
注意:每次觀察反射后,即用清水沖洗受刺激的皮膚并用紗布擦干。
6.坐骨神經阻滯對不同反射弧的觀察
用細綿條包裹坐骨神經,滴上2%普魯卡因,每隔2分鐘0.5%硫酸刺激左腳趾,觀察測定屈反射的反射時。當屈反射即左后肢反應剛剛不能出現(xiàn)時,立即做搔扒反射,1%硫酸濾紙片貼在左側背部,觀察(左后肢出現(xiàn)抓反射,表明…)并記錄反射時,每隔2分鐘重復一次。直到搔扒反射消失即直到刺激身體任何部位都不能引起左后肢反應(表明…)記錄加藥到下肢屈反射消失的時間及加藥到搔扒反射消失的時間。
8.反射弧分析
①同樣分離右下肢的坐骨神經。
②在分離出的坐骨神經上做兩個結扎,在結扎間剪斷神經,重復上一步驟。
③用鑷子夾左后肢,放松,觀察(有屈反射,表明……)
④搗毀脊髓,各種刺激,觀察。
⑤毀髓后重復上述步驟。
(細神經纖維先被麻醉,粗的后麻醉,皮膚痛覺傳入纖維較細,骨骼肌的運動纖維較粗)
五、實驗要點及注意事項
1 .先做藥物干擾神經反射的實驗。(搗毀脊髓后無反射出現(xiàn))
2.分離坐骨神經應盡量向上,并盡量 剪斷與其相連的分支,實驗中應注 意保持坐骨神經的濕潤分3 .離坐骨神經要輕柔仔細,避免過度損傷。
剝掉趾部皮膚時,一定注意趾尖不要殘留 皮膚,否則,刺激仍能引起反射。
4.用硫酸或浸有硫酸的濾紙片處理蛙的皮膚后,應迅速用自來水清洗,以清除皮膚上殘存的硫酸,并用紗布擦干,以保護皮膚并防止沖淡硫酸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