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的種植|云南耘禾農業(yè)
整地,天冬根系發(fā)達,深度可達50厘米左右。適宜在深厚、土地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以及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生長。幼苗生長在平坦的山谷或樹蔭區(qū)域。 播種前,用深犁耙子整地,平整打碎再播種。
??播種。天冬是在每年九月到十月果實由綠變紅時收獲的。 在室內堆放發(fā)酵至微腐爛,放入水中揉搓去除果肉。選擇飽滿的種子播種,可立即采收播種,或留待第二年春播。保留用于春播的種子應儲存在潮濕的細沙中。不要讓它們干燥,否則發(fā)芽率會降低。
??育苗,天冬種植后1個月內保持土壤濕潤,澆水保護幼苗。如遇干旱,要勤澆水,以促進幼苗的發(fā)芽和生長。出苗后及時插上竹桿,讓幼苗向上攀爬,避免纏結和扭結,有利于通風和管理。
??間耕除草。天冬的第一次中耕通常是在4-5月。之后根據雜草的生長情況和土壤的壓實程度,確定中耕或不中耕是否需要松土,根除雜草。中耕不宜過深,以免破壞了根部,影響根的生長。
??適時追肥,天冬是一種耐肥植物,需要足量的底肥和多次追肥。定植后40天左右進行第一次追肥,當幼苗長到40厘米以上時,一般施人畜糞水。之后每批新苗追施3次,即在新芽初生時施第一次。待幼苗出土,葉片未長時,施第二次肥,待葉片長好后再施第三次。 施肥時,不要讓肥料碰到根部。宜施于邊沿或開溝,施后覆土。
種植。秋季至初冬,天冬種植后,注意調整光照,并將枝條變薄,使內部光照達到50%以上。夏季陽光強烈,天冬不需要過于充足的陽光,適當增加陰涼度。露天種植時,應插樹枝遮蔭,春秋兩季密度大一些,保持地面透光率高一些,夏季要密,地面透光率稍微低一些。
適時收獲。天冬種植通常需要3年才能收獲。10月至次年3月發(fā)芽前,選擇在晴天。首先拔出竹竿,切掉藤蔓,然后仔細挖掘根部周圍的土壤。取出塊根,抖掉泥土,大的用來加工,小的用來做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