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多“菜”?

“散裝”江蘇,中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經(jīng)濟強省,也是中國花式種菜、吃菜第一大省!
江蘇“十三太保”——南京、蘇州、無錫、南通、揚州、徐州、常州、泰州、鹽城、鎮(zhèn)江、宿遷、淮安、連云港(排名不分先后),誰都不服誰。從南嘗到北,從北種到南,江蘇人躲不掉一場從舌尖到田間的“蔬菜戰(zhàn)爭”:

揚州寶應縣,廣闊的平原上大白菜收獲。圖/視覺中國
最南邊太湖畔,“蘇錫?!?/strong>把“不時不食”這四個字闡釋到極致,絲瓜、香青菜、蘇州青等一眾青色入菜,暈染綠意江南;特色水生蔬菜莼菜、茨菇、雞頭米等“水八仙”接連出水,一個比一個鮮美;

蘇州車坊澄湖的芡實田。攝影/繆克強
再稍往北,長江南岸的南京與鎮(zhèn)江,春天的“七頭一腦”——馬蘭頭、薺菜頭、菊花腦等野菜吃遍,此時盛夏,土絲瓜和莧菜是當?shù)厝说男念^至福;
跨過長江來到北岸,遍地的河湖鮮蔬,成就了清淡柔和的淮揚菜。蓮藕、蒲菜、菱角.....洪澤湖、高郵湖里的鮮嫩寶藏鄉(xiāng)野風情十足,滋味不輸蘇南。

“水八仙”之一的菱角,水生蔬菜的代表。圖/視覺中國
蘇南、蘇中富庶,湖鮮時蔬里滿滿的精致與悠然,再往北,經(jīng)常被黑的蘇北,種菜實力直接拉滿,堪稱江“蔬”門面,蘇北蔬菜產(chǎn)區(qū),與山東、河南等省共同組成中國最大的菜籃子。

“散裝”的江蘇,蔬菜應有盡有。制圖/孫璐
江蘇人會吃菜,是因為這里最適宜種菜——廣闊的平原、眾多的河湖、溫潤的氣候,讓江蘇產(chǎn)不盡豐盛鮮蔬。四季流轉(zhuǎn)只會變換口味,卻從不會讓江蘇人的舌尖寂寞。蘇錫菜、淮揚菜里的水生蔬菜,塑造別具一格的江南飲食文化,一望無垠的蘇北蔬菜大棚,則訴說著江蘇作為蔬菜大省的能耐與擔當。
??蘇南的菜,到底有多“水靈靈”?
江蘇傳統(tǒng)的劃分是蘇南、蘇北,按照江蘇省政府經(jīng)濟帶的產(chǎn)業(yè)規(guī)劃,可劃分為蘇北、蘇中、蘇南。長江以南,就是蘇南。除了常常抱團出現(xiàn)的“蘇錫?!?/strong>(蘇州、無錫、常州),南京與鎮(zhèn)江的主體,也在蘇南。
蘇南人吃菜,把“不時不食”四個字玩到了極致。

蘇州吳中區(qū)甪直水八仙文化園。攝影/瀚羽
對于”蘇錫?!暗娜藖碚f,一年吃菜的清單早就排好了,甚至寫到了黃歷上。所謂“不時不食”,用俗話說就是什么季節(jié)該吃啥就吃啥,追求的正是自然賜予的鮮嫩滋味。
碧綠的新韭是春天的開端,緋紅的莧菜是夏天的到來,淺青的扁豆是秋天的兆頭,雪白的蘿卜則是冬天的開始。不過,塑造江南飲食文化的,還是這里的特色水生蔬菜——“水八仙”。

蘇州太倉市的“水八仙”蔬菜基地,農(nóng)人在采摘芡實。圖/視覺中國
春季荸薺夏時藕,秋末茨菇冬水芹,三到十月茭白鮮,還有鮮艷的紅菱,又糯又白的雞頭米,以及太湖莼菜,這就是著名的“水八仙”。水鄉(xiāng)多水產(chǎn),一眾水靈靈的水生蔬菜,錯過就要等一整年,所以最招人稀罕。



太湖莼菜、新鮮馬蹄、太倉菱角。
圖1-3/視覺中國
盛夏時節(jié),蘇州阿姨坐在街頭賣蓮蓬,夏末秋初,無錫姑娘劃著菱桶采紅菱,都是經(jīng)典的江南水鄉(xiāng)美景。一到中秋前后,江南市井巷弄里的婆婆們一起,吳儂軟語話著家常,巧手飛指剝出一粒粒嫩白的雞頭米。

“最是江南秋八月,雞頭米賽蚌珠圓”。
攝影/陶源
蘇南人善吃菜的另一面,是會給蔬菜起文雅的名字。雪里蕻,簡而化之為“雪菜”,茄子雅名為“落蘇”,菠菜是“鸚鵡菜”,莧菜是“千菜谷”。
來自蘇州的青菜尖,叫做蘇州青;來自常熟董浜鎮(zhèn)的香絲瓜,因為長得像江南民間紡紗用的筒管,所以叫筒管玉絲瓜。

太湖沿岸的香青菜,是蘇南人冬日的舌尖美味。
攝影/孫曉東
蘇南人,總能找到與蔬菜打交道的最佳方式——冬天吃香青菜(也叫矮腳青)做成的咸肉菜飯,夏天吃薄皮凈素菜包,春末夏初,無錫的蒜苗和蠶豆正鮮;還有常州的溧陽白芹,清炒一盤如白玉一般……
視線離開“蘇錫?!蓖?,南京人不僅愛吃鴨,肚子里還住著一匹愛吃草的馬。傳統(tǒng)名菜是燉菜核。一碗砂鍋里,可以同時看到油菜心、菜頭、青菜葉、冬筍、香菇等多種蔬菜,吃起來菜葉鮮嫩、菜心柔軟、味美鮮香。

咸肉菜飯,菜是太湖畔的香青菜,肉是農(nóng)家自制的咸肉。
圖/圖蟲創(chuàng)意
“南京人不識好,一口米飯一口草”,對野菜的愛,南京人永遠排在前頭。
“金陵三草”(菊花腦、枸杞頭、馬蘭頭)和“早春四野”(薺菜、馬蘭頭、蘆篙、野蒜)就是南京蔬菜的代表。清炒枸杞頭、香干馬蘭頭、菊花腦鴨蛋湯、香椿炒雞蛋……在野為草,入廚成菜。本是野草的馬蘭頭早已被請入菜園或大棚,成為春天的應時菜蔬。

香干馬蘭頭,春時江南館子里的必點。
圖/視覺中國
長江北岸的南京六合區(qū),有“長、白、細、嫩、香、脆”的六合水芹。長江南岸的棲霞區(qū),四面環(huán)江八卦洲被稱為“中國蘆蒿之鄉(xiāng)”。這一原本長在水邊的野草,在八卦洲演變出鮮炒蘆蒿、蘆蒿干、蘆蒿茶、蘆蒿酒、蘆蒿小菜等等江南人喜愛的美味。
??蘇中的菜,是高大上的國宴菜
也是充滿鄉(xiāng)野味的平民菜
江蘇境內(nèi)的長江北岸,依次排列三座城市:揚州、泰州、南通。她們被合稱為“蘇中”。身居長江、淮河兩大水系之間,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流而過,比起蘇南,蘇中人的菜南北皆宜,咸甜適中,同樣,蘇中蔬菜南北通吃,更具鄉(xiāng)野風情。

大運河穿過高郵市,兩岸是廣袤的魚塘與農(nóng)田。攝影/張卓君
揚州,淮揚菜的發(fā)源地之一。高郵人汪曾祺先生在小說《金冬心》里,這樣寫揚州菜:
“隨飯的炒菜也極素凈:素炒蔞蒿薹、素炒金花菜、素炒豌豆苗、素炒紫芽姜、素炒馬蘭頭、素炒鳳尾——只有三片葉子的嫩萵苣尖、素燒黃芽白…… ”

江蘇水田里,水芹收獲。
圖/視覺中國
正因為揚州盛產(chǎn)極具品質(zhì)的蔬菜,支撐了揚州菜注重本味的特點。火工繁復至細,味形卻輕巧淡泊。揚州味道,就是這么“素”。

蘇中盛產(chǎn)蔬菜,所以淮揚菜雖“素”,但品種極為多樣。
圖/視覺中國
芡實、蒲菜、菱角......這些平民食材是淮揚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隨便嘗一道淮揚菜品,總能感受到清鮮平和。由嫩蒲菜、蝦仁干與鮮雞湯烹煮的淮安“開洋蒲菜”,就是淮揚菜的代表菜品。

淮安特產(chǎn)開洋蒲菜,高湯保留著湖水的氣息。?攝影/人間四月天
平民氣的淮揚菜背后,是一片充滿鄉(xiāng)野氣的平原。
這里是江蘇的“掌心”,尤其是里下河地區(qū),地勢低洼,湖蕩、沼澤眾多,一千年前,這里的人們就創(chuàng)造了“垛田”——四面環(huán)水,如一個個迷你小島。肥沃的淤泥是最好的肥料,最宜各類蔬菜的生長。

里下河地區(qū)的垛田上種滿油菜花。
攝影/趙高翔
在低洼的湖灘地帶,還能種植荷、藕、菱等作物,“萬畝蕩灘萬畝魚蟹,十里長蕩十里荷香”,蘇中的鄉(xiāng)野風情勝于江南,富庶也不輸江南。
揚州的寶應縣,是著名的蓮藕之鄉(xiāng),茨菇之鄉(xiāng)。寶應縣東蕩地區(qū)的湖積平原,地勢低洼,以沼澤土為主,最適合茨菇生長。帶著泥巴的茨菇,隨手拿塑料袋一裝,就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今,寶應茨菇已經(jīng)走出國門,遠銷東南亞等地。

蘇中河湖眾多,常常見到采蓮藕的場景。
圖/視覺中國
揚州儀征市,當?shù)厝思壹覒魬粢诓说乩锓N上幾顆紫菜薹吃。泰州的興化香蔥,香味濃郁,被選用為多家方便面中的脫水香蔥,產(chǎn)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
位于長江入???,面臨大海的南通人,則是種“青”狂魔?!八那唷薄?strong>青蠶豆、青豌豆、青毛豆、青玉米在這里實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種植。還有墨綠偏黑的黑塌菜,被當?shù)厝擞H切地叫作“趴趴菜”。南通被稱作“長壽之鄉(xiāng)”,這種小小的趴趴菜因為營養(yǎng)豐富,也被稱為“長壽蔬菜”。

用青蠶豆燒的野火飯。
攝影/孫曉東
??蘇北雖然經(jīng)常被黑
但蘇北蔬菜保供南北!
蘇南、蘇中的特色水生蔬菜,承包了江“蔬“的精致。但要說江蘇分量最重的“菜籃子”,不是蘇中蘇南,而是蘇北。不過,蘇北到底在哪?
寬容一點的長江南岸城市,認為過了江才算蘇北;稍微苛刻一點,把南京、鎮(zhèn)江也一并劃進蘇北去。于是,蘇北就成了一個“各執(zhí)一詞”的地域。如果以蘇北經(jīng)濟帶為準,是徐州、宿遷、淮安、鹽城、連云港五市。數(shù)千年來,黃河、淮河在此沖擊出廣袤的平原。

徐州一望無垠的平原。
攝影/李瓊
這里處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屬黃淮流域文化區(qū),與吳文化的蘇南相去甚遠,飲食文化在江蘇省內(nèi)受北方影響最大,徐海菜鮮咸辣的風味,一派魯菜的樸實與熱烈。

宿遷泗洪縣土質(zhì)優(yōu)良,是重要“菜籃子”生產(chǎn)基地之一。
圖/視覺中國
與山東相似的除了口味,還有蔬菜的種植規(guī)模。蘇北的菜籃子,是整個江蘇的中流砥柱。

江蘇設(shè)施作物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一。制圖/孫璐
2021年,江蘇蔬菜種植面積居全國第四,總產(chǎn)量居全國第三,設(shè)施蔬菜占耕地面積的17%以上,占比居全國第一。江蘇有如此實力,主要歸功于蘇北。
徐州的邳州市以種植的60萬畝白蒜聞名;淮安漣水縣紅窯鎮(zhèn),則是江蘇最大的設(shè)施化蘆筍生產(chǎn)、加工基地。徐州銅山區(qū),沙塘的韭黃產(chǎn)量約占中國地窖韭黃的80%以上,素有“韭黃之鄉(xiāng)”的美稱。

淮安漣水縣,有全省最大的蘆筍種植基地。
圖/視覺中國
有著“中國西蘭花之鄉(xiāng)”之稱的鹽城響水縣,西蘭花核心區(qū)連片面積 4 萬畝,周邊種植近 10 萬畝,是全球最佳的西蘭花種植基地之一。
蘇北蔬菜不僅產(chǎn)量大,品種之繁多,也絲毫不輸蘇南蘇中——淮安的淮陰長豆角、黃瓜、盱眙大白菜,十足的北方氣;宿遷的丁嘴金菜、利民蘆蒿;鹽城的沈灶青椒、鹽東羊角椒、許河冬瓜;還有連云港的海鮮菇、薄皮泡椒,東??h的西紅柿……

連云港智慧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蔬菜實現(xiàn)立體栽培。
圖/視覺中國
盡管江蘇總是自嘲是“散裝江蘇”,可在疫情期間支援上海,江蘇秒變“蘇大強”。
蘇北發(fā)揮產(chǎn)量大的優(yōu)勢,源源不斷地供應新鮮蔬菜;蘇中發(fā)揮地域優(yōu)勢,建設(shè)農(nóng)副產(chǎn)品集中中轉(zhuǎn)中心;而蘇南則接過保供接力賽的最后一棒,建立無接觸保供應急中轉(zhuǎn)站。

江蘇的菜市場內(nèi),南北蔬菜齊全,品種多樣。
圖/視覺中國
江蘇的蔬菜很“散裝”,南北風味兼具,從平原種到湖泊。江蘇的蔬菜也很“強”,土地面積排名全國第23,產(chǎn)量卻是全國第三,上海人每吃5斤蔬菜,就有1斤來自江蘇。

江蘇蔬菜除了水生特色蔬菜,還有蘇北宿遷的辣椒。
宿遷人愛吃辣,也很能種辣。
圖/視覺中國
江蘇人平時低頭賺錢,偶爾玩“內(nèi)斗”其樂無窮,一旦有需要,“十三太?!?/strong>的團魂燃燒起來,是江蘇作為中國吃菜大省、蔬菜大省的實力與擔當!
文丨燕然、李亦
文字編輯 |?李亦
圖片編輯?| 鯨魚
地圖編輯 | 孫璐
設(shè)計?|?吳玖洋
文章首圖?| 視覺中國
封圖?| 視覺中國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chuàng)內(nèi)容未經(jīng)賬號授權(quán),禁止隨意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