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同樣半壁江山,為何南宋享國152年,南明39年?

2020-05-15 16:38 作者:江南拱橋夜  | 我要投稿

公元1661年,南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被吳三桂殺害,就此南明王朝結束。雖然在此之后,臺灣的鄭氏集團仍然尊明朝為正朔,但在缺少皇帝的情況下,這個集團和南明王朝已經(jīng)沒有多少關系了。同樣是北方支離破碎以后,皇室成員開始南遷,南宋王朝享國152年,而南明王朝卻僅僅支撐了不到40年時間。

南明(1644—1683年)是明朝京師北京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多個流亡政權的總稱。包括弘光政權、魯王監(jiān)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歷政權及明鄭時期。共歷四帝一監(jiān)國,存續(xù)39年。沿用大明國號,史稱南明。? ??? ? ? ? ? ??

1644年時的南明版圖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結局卻不同。與南明一樣,南宋政權(1127—1279年)也是偏安一隅的政權,也面臨南北對峙的形勢,甚至連南北雙方的民族屬性也十分相似。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之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幸免于難,即位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公元1138年,宋室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共歷經(jīng)七世九位帝,存152年。是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文化昌盛,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王朝,而南明卻風雨飄搖、王祚短暫,其歷史原因值得深思。

1028年的南宋版圖

一、內(nèi)部因素

(一)皇權法統(tǒng)

靖康之變后,金兵撤出開封時,曾冊立北宋宰相張邦昌為大楚皇帝,讓他替金人統(tǒng)治黃河以南地區(qū)。爾后,宋舊臣擁立趙構在開封即位,迅速樹立起政權的合法性。宋朝法統(tǒng)得以延續(xù)。雖然后來南遷,但任保持了文化正統(tǒng)地位。

南宋皇帝繼統(tǒng)有序,皇權較為穩(wěn)固。宋高宗、宋孝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宋孝宗專心理政,治國有方,百姓安居樂業(y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出現(xiàn)干淳之治的良好局面。后繼者宋光宗開始,朝政開始腐敗,前有后宮干政,后有權臣把持朝政。盡管如此,皇權依然比較穩(wěn)固。此外,南宋皇帝在位時間相對較長,如宋高宗在位35年,宋寧宗在位30年,宋理宗在位40年,他們在位時間較長,有利于政權鞏固和社會發(fā)展。

南明政權是在明朝滅亡后,由明朝皇族殘部聚合而成,雖然得到了舊貴族和地主階級的支持,但其并非如南宋一樣是南遷政權,其法統(tǒng)地位自然不如南宋。況且北方還有農(nóng)民起義軍建立起的政權,到了1644年的時候,許多人都開始承認李自成將是未來新王朝的統(tǒng)治者。因此,因崇禎帝雖然殉國,但皇子們卻下落不明,南明政權的合法性遭到質疑,所以南明政權無法得到南北人民的廣泛支持和同情。

另一方面,南明皇權也并不穩(wěn)固。南明皇帝弘光政權(1644—1645)、隆武政權(1645—1646)、紹武政權(1646)、永歷政權(1646—1662)等政權之中,只有朱由榔維持政權超15年,其余都政權僅維持一兩年,充分說明南明政權王祚短暫,皇權不穩(wěn)。1645年,新建的南京朝廷,就發(fā)生了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三大疑案。唐王隆武政權、魯王政權、唐王紹武政權、桂王永歷政權、韓王定武政權等。他們?yōu)榱藸幷y(tǒng),互相排斥,特別是南京失陷后,南明四分五裂,各地為政,缺乏統(tǒng)一領導核心,不能合力抗清,最終難逃覆滅。

(二)民族矛盾

民族矛盾是造成宋金、南明與滿清南北對峙的原因,同時也是決定其政權存續(xù)的重要因素。北宋的滅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結果,南宋政權順勢而為,充當了抗金主力軍的角色,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如李綱、宗澤領導的抗金斗爭。宋政府南逃后,北方人民結成巡社、民兵,武裝反抗金軍的殘酷統(tǒng)治,涌現(xiàn)出以紅巾軍、八字軍、五馬山寨義軍為代表的義軍的抗金活動,有力地牽制了金兵的南下,從而支援了新建立的南宋政權,使它有可能站穩(wěn)腳跟。在民族矛盾空前尖銳的情況下,軍民的抗金斗爭成為南宋軍民的首要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內(nèi)部矛盾,增強了社會凝聚力,南宋政權也成為軍民抗金的柱石。

雖然同樣面臨著異族的入侵,但南明并沒有形成肩負起抗清責任。弘光政權建立,南方各地人民積極擁戴,把恢復祖國河山、拯救人民苦難的希望寄托在這個政權身上。(徐鼒:《小腆紀年》卷五)弘光元年(1645年)清朝再次宣布薙發(fā)令,江南一帶掀起了反薙發(fā)的抗清斗爭,清軍后方發(fā)生動亂,一時無力繼續(xù)南進。而南明政權忙于爭奪正統(tǒng)地位,嚴重的黨爭內(nèi)耗與地方勢力跋扈自雄,以及對義軍的仇視,使得南明沒能肩負起抗清重任,錯失有利時機,社會陷入一片混亂,只能被清軍各個擊滅。

(三)能臣良將

自古以來能臣良將是政權穩(wěn)固的基礎。南宋有經(jīng)過抗金斗爭鍛煉的良將,如韓世忠、岳飛、張浚、吳玠、吳璘等。他們粉碎了金人南下企圖,力挽危局。抗金名將韓世忠黃天蕩之戰(zhàn),抗金名將岳飛健康之戰(zhàn),以及張浚、吳玠、吳璘等在陜西一帶的抵抗,使金人南下失敗。當然,南宋統(tǒng)治階層內(nèi)部也有秦檜這樣的奸佞之臣,他向宋高宗建言,欲天下無事,須是南自南,北自北的主張,勸其求和。即便如此,統(tǒng)治階層內(nèi)部的爭斗,并沒有影響到皇權統(tǒng)治。

南明弘光政權,系由東林黨和閹黨兩個集團所組織而成。兩派爭權奪利,致使政治腐敗。政府勒派軍餉名曰助餉,賣官鬻爵,賄賂公行,政治昏暗已達極點。當然,也有兵部尚書史可法這樣的能臣,提出大政方針是亟召天下名流,以收人心(夏允彝《幸存錄》卷上,《門戶大略》),不要以江南片席地,儼然自足,而要復故土以光祖業(yè)(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卷一《請進取疏》),興修水利,減輕租稅,集中兵權,整肅軍紀,鞏固國防。政治上出現(xiàn)新氣象。史可法是一個熱愛祖國的杰出人才,他與宋朝的岳飛、文天祥以及陸秀夫是同樣的人物。他鞠躬致命,克盡臣節(jié)。殉國,是與文天祥媲美的民族英雄。

但弘光皇帝是個傀儡,又是一個驕奢淫逸之徒,實際上政權操控在閹黨馬士英正手中。馬士英、阮大鋮阮當政,排除異己,攪亂朝綱。后引發(fā)左良玉從武昌出兵東下,以清除君側為名,發(fā)動內(nèi)戰(zhàn)。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斗爭,加速了弘光王朝的覆滅。

(四)社會經(jīng)濟

南宋通過抗金斗爭、平定游寇等舉措,使得政權進一步鞏固,也有利于社會安定和生產(chǎn)恢復。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興。(《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上)。南宋的圩田面積又有擴大。手工業(yè)中的紡織業(yè),造船業(yè)都有較快發(fā)展。南宋是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最發(fā)達、科技發(fā)展、對外貿(mào)易、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一個王朝。

南明弘光王朝初立之際,經(jīng)過朝中大臣的商討,所建議的一切措施是比較正確的,如興修水利開墾屯田,減輕租稅,興復海運的措施。通過這些措施,期望實現(xiàn)進而圖江北的愿景。但是這些措施隨即被無休止的權力斗爭淡忘而置之高閣,南方的經(jīng)濟遭到極大破壞,無力支撐壓榨人民血汗的政權長期存在。而且南明建立時正趕上小冰河期,惡劣的氣候導致全國性的災害。?

二、外部因素

宋金長期對峙,國力均衡是重要原因。金兵南下中原,撤出開封之前,冊立了北宋叛臣張邦昌為大楚皇帝,替金人統(tǒng)治黃河以南地區(qū)。金軍第二次南下失敗后,又立南宋叛臣劉豫為大齊皇帝,統(tǒng)治河南、陜西之地,以此作為金朝的屏障和南侵的基地。這都說明金的實力不足,難以有效控制廣大中原腹地。

金國幾度南下都不曾滅掉南宋,而南宋在宋孝宗時期以及后期也有過數(shù)次北伐,也無功而返。雙方軍事實力處于均衡狀態(tài)。南宋和金國先后訂立紹興和議1141年)、隆興和議1164年)、嘉定和議1208年)等,雙方以淮水大散關一線為界,形成對峙局面。南宋中后期奸佞弄權,朝政腐敗,而此時蒙古高原的蒙古人開始崛起,進行了滅金滅宋的行動。

南明弘光政權建立之初,擁有黃河以南廣大的區(qū)域,和各地人民群眾的支持以及義軍的響應。如果統(tǒng)治者勵精圖治,積極備戰(zhàn),渡河北上,進攻清軍,很有恢復祖國河山的希望。但是南明朝中東林黨和閹黨黨爭激烈,政治昏暗腐敗,不能一致對外。閹黨只求屈膝茍安,過驕奢淫逸的生活,沒有遠圖之志。當清軍正集中力量去攻剿農(nóng)民軍的時候,對南京的政權暫作放任的態(tài)度。而此時的清軍正在北方鎮(zhèn)壓義軍,鞏固政權。政權穩(wěn)固之后,清軍乘著明朝的內(nèi)訌大舉南下。清軍俘獲了弘光帝。

南明與清,從政權的民族屬性等方面與宋金有著驚人的相似性,但歷史并沒有給南明以喘息之機。歸結起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南明政權內(nèi)部延續(xù)了明朝黨爭造成的政治頑疾,無法根除,致使政治腐敗黑暗。這一點與南宋政權的穩(wěn)固性難以比擬。二是對手問題,南宋的對手金的實力并不十分強大,雙方維持較長時期的均衡狀態(tài)。隨著時間的推移,宋金長期的對峙消耗,使得雙方均衰落下去。這樣,蒙古勢力崛起后,迅速滅掉金宋。南明的對手滿清已經(jīng)擁有強大的實力,它不會給南明以喘息之機,而是順勢南下,平定東南。

以上就是南宋和南明的區(qū)別,也正是南宋可以生存152年之久,而南明不到40年就被滅的原因。


同樣半壁江山,為何南宋享國152年,南明39年?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盘锦市| 内江市| 平泉县| 皋兰县| 马鞍山市| 灵璧县| 诏安县| 南陵县| 洪江市| 屏东市| 榕江县| 龙南县| 淮北市| 河东区| 开江县| 五华县| 巴林右旗| 时尚| 西峡县| 晋江市| 茶陵县| 汾西县| 莱芜市| 神木县| 大城县| 库尔勒市| 长汀县| 兖州市| 健康| 隆子县| 剑河县| 开封县| 合阳县| 加查县| 平阳县| 咸阳市| 建平县| 呼伦贝尔市| 景谷| 长岭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