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古人筆下的星星究竟能有多美?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出處:明·唐珙《題龍陽縣青草湖》
釋義:醉臥扁舟,只見一片星光璀璨的世界,似幻似真、縹緲迷離。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還是我身處夢境呢?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fēng)露立中宵。
出處:清·黃景仁《綺懷十六首·其十五》
釋義: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fēng)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
出處:唐·李商隱《無題二首》
釋義:昨夜星光燦爛,夜半?yún)s有習(xí)習(xí)涼風(fēng);我們酒筵設(shè)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出處:唐·杜甫《旅夜書懷》
釋義:星星低垂在遼闊的天際,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隨波涌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出處:唐·杜牧《秋夕》
釋義: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牽??椗?。
微微風(fēng)簇浪,散作滿河星。
出處:清·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釋義:微風(fēng)輕拂,吹起簇簇細(xì)浪,水面上的光點被吹散,如同滿河星光。
星稀河影轉(zhuǎn),霜重月華孤。
出處:唐·張孝祥《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
釋義:星星稀疏,銀河倒轉(zhuǎn),露重霜寒,月華孤凄。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出處:唐·賈島《宿山寺》
釋義:從寺外疏落的樹枝空隙之間,看見夜空的流星劃過,輕云緩緩飄動,好像與月在逆向而行。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出處:清·德榮《七夕二首·其一》
釋義:牽牛星、織女星在七夕之夜相會,庭院上空徒留一鉤彎月。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出處:唐·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釋義:連接天河的燈光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似乎月亮懸掛空中。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出處: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釋義:天邊幾顆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出處:唐·李商隱《嫦娥》
釋義:云母屏風(fēng)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
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
出處:宋·陳與義《雨晴》
釋義:今夜這如此美妙的情境無人共賞,便我一人也要盡興臥看銀河直到天明。
天上星河轉(zhuǎn),人間簾幕垂。
出處:宋·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轉(zhuǎn)》
釋義:天上銀河星移斗轉(zhuǎn),人間夜幕低垂。枕席透出絲絲秋涼。
長歌吟松風(fēng),曲盡河星稀。
出處: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釋義:放聲高歌,歌聲隨風(fēng)而入松林,一曲唱罷已是星光稀微。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出處:東漢·曹操《觀滄?!?/p>
釋義: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xiàn)出來的。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出處:唐·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釋義:城中萬家燈火在江畔的四面閃爍著;燈火倒映在江面上,宛若一道璀璨的銀河。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出處:元·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釋義: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滿芙蓉般的臉面。
一川明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
出處:宋·辛棄疾《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
釋義:夜深人靜,山谷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月光下的浣紗女身姿嬌美。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出處:唐·張祜《題金陵渡》
釋義: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遠處幾點星火閃爍的地方便是瓜州。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出處:宋·范成大《車遙遙篇》
釋義:多希望我如星星你如月亮,每一個夜里你我光明潔白的光彩輝映著。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釋義: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
出處:宋·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釋義: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轉(zhuǎn)動,像無數(shù)的船只在舞動風(fēng)帆。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出處:唐·西鄙人《哥舒歌》
釋義:黑夜里北斗七星掛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邊夜帶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