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央民族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考研專業(yè)目錄、招生人數(shù)、參考書目及備考經(jīng)驗指導
本文將由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師對2024年中央民族大學05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考研進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塊:專業(yè)簡介、招生人數(shù)、考試科目、考試大綱、分數(shù)線、備考經(jīng)驗等幾大方面。
?
一、專業(yè)簡介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是一門復合型的學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傳統(tǒng)世界文學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學科界限,把世界文學、歐美文學納入全球整體格局中,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該專業(yè)要求考生具有較為扎實的中外文學功底和開闊的文化視野,具備良好的外語能力,能夠熟練閱讀外文文獻。
研究生畢業(yè)后主要去向:
從事中外文學比較研究、外國文學研究以及跨文化交流、譯介與傳播;與文藝相關的創(chuàng)作、評論、編輯、科研與教學等工作。
?
二、專業(yè)目錄
05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招生年份:2023年
所屬學院: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學院
所屬門類名稱:文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01]中國語言文學
擬招生人數(shù):3
學習形式:全日制
?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631語言學概論與文學理論
④830現(xiàn)代漢語、作文
?
三、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631 科目名稱:語言學概論與文學理論
I. 考察目標
本大綱考試內容涵蓋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階段“語言學概論”課程與“文學概論”課程的主要內容。語言學概論與文學概論均為上述專業(yè)的學科基礎課。語言學考試內容涉及語言的本質、功能、演變和發(fā)展、接觸、語言的結構(包括語音、詞匯、語法、語義等)、文字、語用等,初步涉及語言研究的各種理論和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體系中的地位等。文學理論考試內容涵蓋文學理論性質與形態(tài)、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文學活動、文學創(chuàng)造、文學作品、文學消費與接受等學科基礎內容。要求考生系統(tǒng)掌握上述文學理論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相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因此,本大綱系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語言學與文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是進一步學習和深入研究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必要的基礎。考察目標為:測試學生運用語言學理論與文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并由此判斷學生是否具有進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質和培養(yǎng)潛力??荚囈鬄椋喝嫦到y(tǒng)掌握語言學概論與文學理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等基礎知識,具有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和綜合素質。
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全部為必答題,分值為 150 分,各部分所占分值為:語言學與文學的性質約 30 分;語言的功能與文學創(chuàng)造約 30 分;語言結構與文學活動 30 分;語言的演變、發(fā)展、文字與文學批評、文學作品 30 分;語言接觸、語用與文學消費、文學接受 30 分
四、 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共 10 題,總計 40 分。其中,語言學名詞解釋共 5 題,每個名詞 4 分,共 20 分;文學名詞
解釋共 5 題,每個名詞 4 分,共 20 分。簡答題共 4 題,共計 60 分。其中,語言學簡答題共 2 題,每題 15 分,共 30 分;文學簡答題共 2 題,每題 15 分,共 30 分。論述題共 2 題,共計 50 分。其中,語言學論述題共 1 題,共 25 分;文學論述題共 1 題,共 25 分。
III. 考查范圍
【考察目標】
1. 準確掌握語言學與文學的基礎知識。
2. 正確理解語言學與文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 能夠運用語言學與文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分析相關理論與實踐問題。2
第一部 語言學概論
一、緒論 (一)語言學的性質及作用 (二)語言學的分類和發(fā)展趨勢 (三)語言研究和語言實踐的指導思想
二、人類的語言及其特征 (一)世界上的語言 (二)人類語言的特點 (三)人類語言與動物語言的根本區(qū)別 (四)語言的起源 (五)語言的功能(職能)
三、語言結構 (一)語言與言語 (二)語言單位 (三)符號與語言符號 (四)語言的結構類型
四、語音原理 (一)語音的性質 (二)語音產(chǎn)生的一般原理 (三)語音的基本概念 (四)發(fā)音方法 (五)非音質要素
五、音位 (一)音位的性質 (二)音位的對立原則 (三)音位的劃分原則 (四)音位變體 (五)區(qū)別性特征 (六) 音位系統(tǒng) (七) 語流音變
六、 語義 (一)語義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二)詞匯 (三)詞義 (四)句義
七、語法 (一)語法的性質 (二)語法手段 (三)語法范疇(四)語法結構 (五)句法 (六)詞法 (七)語法理論
八、語言的演變 (一)語言演變的原因和特點 (二)語言的分化與統(tǒng)一 (三)語言的演變 (四)語言關系 (四)語言規(guī)劃 (五)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
九、語言與文字 (一)文字的性質 (二)口語與書面語 (三)文字的起源與演變 (四)文字的創(chuàng)制和改革
十、語用
第二部分 文學理論
一、文學理論的性質和形態(tài) (一)文學理論的性質 (二)文學理論的形態(tài)
二、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 (一)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基石 (二)中國當代的文學理論建設
三、文學作為活動 (一)活動與文學活動 (二)文學活動的構成 (三)文學活動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四、 文學活動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屬性 (一)文學的含義 (二)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屬性 (三)文學的話語蘊藉屬性
五、 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 (一)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基本屬性 (二)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價值取向
六、 文學創(chuàng)造作為特殊的精神生產(chǎn) (一)文學創(chuàng)造作為特殊的生產(chǎn) (二)文學創(chuàng)造的客體與主體 (三)文學創(chuàng)造的主客體關系
七、 文學創(chuàng)造過程 (一)文學創(chuàng)造的發(fā)生階段 (二)文學創(chuàng)造的構思階段 (三)文學創(chuàng)造的物化階段
八、文學創(chuàng)造的價值追求 (一)文學的真實 (二)文學的倫理與情感 (三)美的創(chuàng)造
九、 文學作品的類型和體裁 (一)文學作品的類型 (二)文學作品的基本體裁
十、 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和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tài) (一)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 (二)文學典型 (三)意境 (四)文學意象
十一、敘事性作品 (一)敘事界定 (二)敘述內容 (三)敘述話語 (四)敘述動作
十二、抒情性作品 (一)抒情界定 (二)抒情性作品的構成 (三)抒情方式
十三、文學風格 (一)風格的諸種觀念和思路 (二)風格的定義和內涵 (三)文學風格的類型與價值 (四)文學風格與文化
十四、文學消費與接受的性質 (一) 文學消費與一般消費 (二) 文學接受的文化屬性
十五、文學接受過程 (一)文學接受的發(fā)生 (二)文學接受的發(fā)展 (三)文學接受的高潮
十六、 文學批評 (一)文學批評的價值取向 (二)文學批評的模式 (三)文學批評的實踐
?
科目代碼:830 科目名稱:現(xiàn)代漢語、作文
I. 考查目標
本科目包括現(xiàn)代漢語和作文兩個部分?,F(xiàn)代漢語是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是必修課程,內容涵蓋現(xiàn)代漢語本體結構的各個方面,包括語音、文字、詞匯、語法和修辭幾個部分。寫作課也是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基礎課之一,旨在培養(yǎng)該專業(yè)學生書面語的表達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漢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
本科目重點考查考生對現(xiàn)代漢語相關基本概念和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對漢語結構本體的綜合分析能力,并通過作文,考查考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書面表達能力,漢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關注當下社會熱點并發(fā)表見解的能力。
II.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本試卷分為現(xiàn)代漢語和作文兩個部分,其中現(xiàn)代漢語部分 100 分,作文部分50 分。兩個部分均為必答題,無選答題。
四、試卷題型結構
1. 基本常識題 1 題,10 分
2. 概念簡述題及示例分析題 2 題,每題 20 分3. 論述分析題 2 題,各 25 分
4. 作文題型。作文題型有兩種:命題作文和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
每次考試選擇其中一種形式。要求考生在準確、全面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寫出思想健康、觀點明確、材料充實、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規(guī)范、卷面整潔的文章,鼓勵考生結合實際,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III.考查范圍
一、有關現(xiàn)代漢語的基本常識 (一) 現(xiàn)代漢語的定義 (二) 現(xiàn)代漢語方言劃分 (三) 漢語的基本特點 (四) 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化 (五) 普通話推廣
二、現(xiàn)代漢語語音 (一) 聲母 (二) 韻母 (三) 聲調 (四) 音變 (五) 音位
三、文字 (一) 漢字概說 (二) 漢字的形體 (三) 漢字的結構 (四) 規(guī)范漢字的掌握與運用
四、詞匯
(一) 有關詞匯的一些基本概念(二) 現(xiàn)代漢語詞的結構形式 (三) 現(xiàn)代漢語詞義的性質、構成、分解與聚合 (四) 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組成 (五) 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發(fā)展變化及詞匯規(guī)范化
五、語法 (一) 相關理論知識 (二) 現(xiàn)代漢語詞類 (三) 現(xiàn)代漢語短語 (四) 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成分 (五) 現(xiàn)代漢語句子的分類 (六) 現(xiàn)代漢語復句
六、作文(該部分考查范圍不限)
?
四、復試分數(shù)線
2023:總分382;政治54;外語54;業(yè)務課一81;業(yè)務課二81
2022:總分373;政治56;外語56;業(yè)務課一84;業(yè)務課二84
2021:總分375;政治53;外語53;業(yè)務課一80;業(yè)務課二80
?
五、22錄取數(shù)據(jù)
擬招生計劃3
?
六、23復試內容
相關復試要求
(1)復試含綜合面試、專業(yè)筆試(含專業(yè)實踐考核、外國語聽說能力測試)
(2)綜合面試時間20分鐘/考生,每位考生面試時間相同,安排專人計時,時間到面試須停止進行。
(3)面試內容包括:知識結構、專業(yè)知識基礎、綜合分析及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等,外語聽、說能力考核在綜合面試中進行,成績計入面試成績。
(4)面試成績采取百分制。
(5)專業(yè)筆試科目考試時間為3小時,采取百分制。
各類考生復試成績權重分配及成績計算方式
(1)一志愿過線考生(含所有專項計劃),復試成績權重值為50%。
考生最終成績(百分制)=初試總分÷5×50%+復試成績(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50%。
(2)調劑考生復試成績權重值為50%。
??考生最終成績(百分制)=初試總分÷5×50%+復試成績(換算為百分制)×50%。
復試差額比:1:1.2
招收一志愿考生1人
?
七、備考建議
我是從6月份開始正式的考研準備(其實準備的有點晚了,大家不要學我哈哈)。
(1)公共課:首先跟大家講一下公共課的學習,公共課千萬不能拖后腿,那么我的學習經(jīng)驗是在第一輪學習(6-9月)時政治一定要看過一遍了,這個時候不需要去背(容易忘),但對于比較抽象的章節(jié)比如說馬克思原理部分一定要能夠理解,不懂的地方可以聽一下課,英語這個時候可以每天背背單詞(至少要保證考前背過三遍),寫閱讀理解題(建議從05年的開始,一天一篇,不然很快就寫完了);這樣的狀態(tài)可以持續(xù)到九月底,第二輪專業(yè)課復習中旬,政治可以開始背了,這里建議大家在網(wǎng)上找一些跟背計劃,會比較好堅持,也可以看一些政治名師的技巧課,不過不建議花太多時間,英語這個時候也應該刷的差不多了,可以加上其他題型(翻譯、填空、新題型)一起刷,也可以開始背作文句子了;等到了十一月份,大家就背政治肖四肖八,多做做選擇題,英語留下兩套最新卷子當模擬,剩下的開始二刷吧。
(2)專業(yè)課:我當時6-9月初是第一遍看書復習,9-10月底是第二遍,10月底-11月中旬是第三遍,然后就是不斷地重復背書直到考試前一天。專業(yè)課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計劃來走,但注意一定要背兩輪以上,本人親測背一遍根本記不住!
建議大家可以先跟老師或者自己看書,把參考書都仔細看一遍,保證對所有大綱中提及的知識點都理解透徹,比較建議大家報班,不管是一對一還是網(wǎng)課,因為實際考試的時候,有些題目會對參考書知識做擴展延伸,老師也會幫你擴展書上內容,如果只是自己看書可能就不會注意到這些地方;此外,建議大家可以買一本機構整理好必背知識點的書,每個機構出的都差不多,挑喜歡的買就行,不用直接背參考書(那樣就太多了)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情只要開始去做,總會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希望星光不負趕路人,在明年的九月大家都能收獲屬于自己的碩果累累。
?
【來源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師,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載與抄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