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鈞窯天青釉膽瓶
十二世紀金代鈞窯天青釉膽瓶,高27.8厘米,口徑3.4厘米。
小口微敞,口沿鈐銅扣,細長頸,膽形腹,腹部下垂,通體罩施天青色釉,釉質(zhì)瑩潤晶亮,釉表開透明細紋片,施釉至足際,圈足外壁、足底緣無釉處,皆加涂赭色護胎釉,外底局部有刮痕。
長頸瓶為宋代北方窯場盛燒的瓶式之一,在定窯及耀州窯中皆曾出現(xiàn)相似的造型;參證各種考古結(jié)果,甘肅華池縣宋代窖藏、北京懷柔縣亦有出土。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月白膽瓶,以及英國大衛(wèi)德基金會之天青紫斑膽瓶,即與甘肅華池縣、北京懷柔縣出土者同一樣式。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天青膽瓶則與河南鶴壁集出土者相似,而略異于北京懷柔縣或甘肅華池縣之出土物。
但從天青膽瓶頸部隨著直線上升略漸外敞的情形看來,其原型亦當(dāng)如前述作品,瓶口略外敞,有一道唇邊。至于天青膽瓶的年代,因頸、腹線腹線條條猶同華池縣的青釉刻花瓶,華池縣窖藏伴出物龍泉青瓷荷葉蓋罐為金、元之物, 故窖藏之定年或介于金、元之際。
另一方面,天青膽瓶之瓶式完全迥異于閆德源墓、馮道真墓之長頸瓶,閆墓定年于1190年左右,馮墓墓主馮道真葬于元至二年(1262年),故兩墓所出造型相似的長頸瓶,皆為十二世紀后半葉以后的作品。在考慮天青膽瓶介于諸華池縣出土物與閆、馮兩墓長頸瓶之間的情況,此件作品遂定年于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