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ettuoso
其實我有交流障礙,就是什么呢?我在與別人語言對話時,很容易陷入一種循環(huán),為了讓別人對我的回答滿意而思考,然后我去證明我的回答是對的。這樣的一種怪圈,從而我表達不了我自己原本想說的話。
但我呢,我很喜歡想問題,所以我把我所有的問題都糅合在我接下來說的一些話里。
今天面試一家公司
他問了一個問題,讓我無話可說
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
我知道單從開發(fā)來講,也有初級開發(fā)到高級開發(fā)工程師,以后也可以從技術轉管理。
可是就只有這些嗎。
我還是覺得不夠,撇開知識的渴望,技術的好奇,我對計算機沒有多余的愛好??晌乙仓来蠖鄶等硕际沁@樣。
管理呢,我雖離那個層次還早,我把管理理解為公司的高層,也就是管理規(guī)劃公司運作。
越想越高…直至董事長?
或許摻雜了太多誤解,或者說未入門觀念膚淺。
環(huán)境會改變一個人,人的可塑性極強,我能看到,在未來的兩三年里,我的工作,我的生活城市,我遇到的人,會極大地影響和改變我。
可能是他們教會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guī)律,也可能是管理思想情緒的為人處事態(tài)度。
但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就值得欣喜呢?
是否只要勇敢去做就會不后悔呢?
我不敢茍同,因為我知道,人會在任何一種形式上充實的生活中尋找到存在感,因為你感受到與周圍世界的聯(lián)系,你為自己的不可或缺感到自豪。而當你熱愛崇拜信仰一件事,人就會下意識地為他的熱愛,為他的信仰而做些什么——就像唐三藏西天取經求大乘佛法是為了渡眾生,而不是渡自己。與此同時,信仰也能給人帶來超強的能力,讓他為了理想永不停歇。
也不敢輕易去試。但因為時間環(huán)境等客觀因素的限制,任何人都無法熱愛所有的事情,也不能從見過的所有事中獲取力量。
道理再簡單不過。卻依然不可避免。
衡量取舍,兼顧個性與共性,在成長過程中,總是不斷地得與失才明白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更重要。
人很容易下意識地依照過去的經歷,成長環(huán)境來給自己樹立標準,且不論對錯,直到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就產生了強烈的質疑。我不相信,因為總有一個最正確的終極答案,不論是既定的事實,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終極答案,如果不知道及時調整當下的方向,就容易浪費時間原地轉圈——與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相比,更為可行的是發(fā)自內心地相信和認可自己的答案,以此迸發(fā)出最大的熱情。
所以我想問,我的熱情去哪了呢?
其實本來到這里告一段落了,但第二天晚上我想起來這些話,頓時就像泄了氣。
我認認真真坐在窗前,想了一晚上
,想我因何而痛苦,在這個我生活了十年的房間里,我想明白了。
我一直都喜歡熬夜,他不是習慣,他是信仰。我晚上靠在窗前,我能聞到空氣中的味道,夜里的味道特別好聞,從小到大都陪著我,讓我相信孤獨就是快樂。我那時相信,我一定可以靠自己努力,一個人成功。只要這種感覺還在。
而現(xiàn)在我再次感受到這種味道,我終于明白這是一種欺騙,這空氣中分明是迷茫和痛苦,我一個人什么也做不到。因為我一直找不到有什么想要的,讓我永不止步。你上次跟我談躺平,我是認為我和你眼中的躺平不一樣的。他們應該活著很開心吧?至少他們做事是積極的,只不過有的人用知識填滿生活,有的人用游戲,等等,對不對?
價值觀不同罷了,
我大學一個室友特別愛吃水果,每天至少吃兩個,蘋果香蕉什么的。后來我問他為啥這么愛吃,因為我挑食嘛,我一點都不愛吃甜的,他說,他以前家庭很差,他第一次吃蘋果是在他初二的時候,那時他第一次吃蘋果,他分了四次吃,他至今都覺得水果是這世界上最愛吃的東西。
你能明白嗎。之所以我不愛吃他愛吃,并不是因為我們味覺不同,愛好不同,而是因為我們的經歷,我們的經歷缺什么就喜歡什么。
我有個親戚,他女兒前年考上研究生了,你不知道他多高興,我每次遇見他,都能聽到他在談她女兒在讀研遇到什么,她女兒高中成績很差,那時我就沒聽到過他說這些話,為什么呢?他不是喜歡她女兒,他是崇拜高學歷的人。因為他羨慕高學歷的,他自己沒有!所以他崇拜,你看我就不崇拜,讀研不就那回事嘛,跟本科比無非就是有人帶。
我學歷不差,所以我不自卑,也不崇拜。
我直接給結論:一個人從小缺什么就會渴望什么。這種渴望會超越本能,融入價值觀中。
我家雖然不富裕,但從小我不愁吃愁穿,我對錢渴望不大,因為我想要的需要花錢的我都能買得起!我雖然來自農村,但我小時候跟我媽去過很多地方,我不像那些宅男,沒見過風景,我不愿出門,是因為我是看不上。
再回到開頭,我熬了這么多年夜,我終于搞明白,我這樣一個內向又不普通的人缺什么了,我不相信外在的事物,吃的玩的看的穿的,如果我努力是為了那些表面的東西,它們早晚會背叛我,因為他們走不到我心里。其實我缺乏感情。我最受不了一個人呆。只不過無法理解的人我不想讓她失望,所以我拒絕他們。
我不是為了談心而談心,我見過別人,明明一個人卻活的那么勇敢,那么堅毅,我很討厭自己那么軟弱,那么感性,我不想成為我現(xiàn)有的價值觀里促使我成為的人,我好不容易看到了規(guī)則,我看到我的天道,就是為了服從嗎。
我要逆天改命,只要我不成為自己就行了。
因為這個世界上,需要有一種人是對的,再怎么多元化,一定有一種人,他們是這樣的人。必須要有這樣的一種人,他的渴望藏在這個世界上最高的位置,所以他永遠充滿熱情又永不止步。不因充實而快樂,不因信仰而堅定,他們掌握著世界的答案,必須要有這樣的一種人,我把這種人稱之為最強的人。
但是正所謂你享受不了別人享受的東西,不是因為你沒有,而是因為你感覺不到他的快樂與渴望,無法更進一步去了解和朝著他前進。
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
和如何成為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