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智能手機跌落神壇 僅靠專利生存就能一勞永逸?
作者丨軒邈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據韓聯(lián)社4月5日消息,LG電子正式宣布將退出智能手機業(yè)務,預計在今年7月31日前完成,部分現有機型仍然在售,并為用戶提供一段時間的服務支持與軟件更新。
“業(yè)績長期低迷和行業(yè)競爭激烈?!盠G電子如是解釋。
鰲頭財經注意到,LG電子CEO權邦錫今年1月表示,對于虧損的業(yè)務,所有的選擇都擺在臺面上?!霸谌蚴袌錾希悄苁謾C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現在對所有可能性都敞開大門,并且正在徹底審查我們的未來計劃。”LG稱。
LG曾考慮過多種選擇,包括出售業(yè)務,但以失敗告終,原因是在手機相關技術專利的問題上尚未達成一致:潛在買家希望收購擁有專利的業(yè)務,而LG則不愿出售這些專利。
令人唏噓的是,三星至今還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霸主,而LG手機的輝煌卻一去不復返了。要知道,LG與三星曾是韓系手機產品的兩大主力。
作為曾經輝煌的LG,其移動業(yè)務自2015年2季度以來連續(xù)虧損了23個季度,虧損金額截止2020年四季度累計達5萬億韓元,約合290億元人民幣,全球市場排名名落孫山,遠離了消費者的視線。
鰲頭財經梳理發(fā)現,放棄智能手機,對 LG 來說它還能靠相關專利,繼續(xù)賺錢。在 5G 專利方面,LG 所擁有的專利數至今還排全球第四,令人刮目相看。

對此,有業(yè)界人士對鰲頭財經表示,LG 跟昔日手機巨頭諾基亞類似,離開了手機業(yè)務,靠專利收錢也會活得很滋潤。所以說,LG的智能手機只是表面上的,背后誰擁有專利技術多,誰的話語權就更重。
在國內,如手機業(yè)務遭打壓的華為,前不久宣布開始收取 5G 專利費。
一句話,在科技圈里混,比拼的始終還是技術。
壯士斷腕
4月5日,LG官宣停止生產和銷售手機,將優(yōu)勢資源集中在如電動汽車零部件、互聯(lián)設備、智能家居等增長領域。
業(yè)內稱,此舉是LG的壯士斷腕,實為曲線救己。
問題是,LG老用戶怎么辦?在聲明中,LG手機的庫存將繼續(xù)銷售,現有LG手機客戶也將繼續(xù)獲得售后服務支持。
在決定退出手機業(yè)務之前,LG手機產品質量存隱憂,一直是被用戶詬病的焦點。
業(yè)績也一路下滑。到2020年底,LG手機在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約1.7%,虧損額高達45億美元。

時光倒回到2008年,LG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年出貨量達到1.007億部,僅次于諾基亞和三星。彼時,這款手機的售價超過4000元,上市一年就在中國賣出了近60萬臺,奠定了LG在中國市場的霸占地位。
在與消費者溝通方面,但因過于執(zhí)拗,且沒有得到用戶認可的超常創(chuàng)新,LG最終被用戶拋之腦外。
在中端和中低端市場,在國內小米、一加等眾多性價比更優(yōu)的品牌,在海外市場更加運籌帷幄,逼得LG喘不過氣來。尤其是退出中國市場以后,在北美等關鍵地區(qū),三星和蘋果一直壓著LG的頭,始終未脫穎而出。
鰲頭財經了解到,轉折出現在2015年。從2015年第二季度業(yè)務開始進入虧損,LG手機連續(xù)虧了23個季度,LG手機市場一落千丈,份額急劇下降,最終不得不忍痛割愛了。
LG也曾為此掙扎了很久。正如韓國媒體報道的那樣,LG曾希望將手機業(yè)務出售給德國大眾汽車或是越南的Vingroup JSC,但都以失敗告終。
據鰲頭財經核實,LG之所以其智能手機業(yè)務一跌再跌,主要的原因是LG不生產智能手機芯片,因此步步受阻。
這與索尼的情況有些類似。
曾經輝煌的索尼,其移動業(yè)務也一直長期飽受虧損的困擾。與蘋果和三星手機無法在高端市場抗衡,索尼不得不把收縮市場,除了固守本土市場,在海外僅選在了歐洲和部分亞洲國家。

據鰲頭財經了解,索尼也曾在中端市場掙扎,以求絕地逢生,但幾次試水之后均告失敗后就果斷終止。與索尼類似,LG也曾積極打造幾款高端手機,試圖挽回失敗的市場,但結果都無濟于事了。
驚人相似的是,LG和索尼等手機制造商,一度都曾頻繁地采取行動,但卻從未成功推出過真正的主流產品。
尤其在智能手機大潮到來后,華為、小米迅速占據主要市場,用戶選擇蘋果、三星或小米、OPPO、一加等中國品牌,內外夾擊之下,LG不得不宣布出局。
僅靠專利求生
靠什么,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鰲頭財經查知,對 LG 來說,它擁有足夠多的相關專利,靠此繼續(xù)賺錢,如在5G 專利部分,LG 所擁有的專利數排全球第四。
有業(yè)界人士就此斷言,LG跟昔日手機巨頭諾基亞一樣,離開了手機業(yè)務,不至于很快就死翹翹。
印象深刻的是,專利多有侵權之舉。
這其中,蘋果和HTC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專利戰(zhàn),一打就是三年。
2010年3月2日,蘋果把HTC告到了美國法院和ITC(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狀告HTC侵犯其20項專利,涉及iPhone用戶界面、底層架構和硬件。
HTC為了絕地反擊,一點也不敢怠慢。

2010年5月,HTC把蘋果也告到IT,認為蘋果侵犯其5項專利,意圖反殺蘋果。于是,HTC就借著 S3 圖形的兩百多項專利反殺蘋果,因為S3 圖形的背后實際掌控人也是HTC 老板王雪紅。
另一個契機就是,谷歌正好收購了摩托羅拉,而摩托羅拉也起訴了蘋果侵權。就此,HTC跟谷歌達成協(xié)議,獲得了摩托羅拉的部分專利。
不料HTC 跟蘋果的專利之爭,最終還是輸了。2011 年底, ITC裁定,HTC 侵犯了蘋果 647 號專利。
2012年11月13日,HTC和蘋果達成和解,同意向蘋果支付特許權使用費。蘋果和 HTC 互相起訴,正是iOS和Android兩大陣營的對抗。
在蘋果告 HTC 之前,微軟已把 HTC 告過一輪,但它們和解得比較快。在 Linux 平臺上開發(fā)的安卓系統(tǒng),專利這塊被微軟拿捏得死死的。
微軟控告 HTC 之后,達成的協(xié)議是,每賣出一部安卓機,HTC 就給微軟 5 美元。
需要提醒的是,諾基亞毫無爭議是個專利巨頭,現在也是。像雙功能天線、電源管理和多模射頻這些硬件功能,諾基亞都有專利。
跟蘋果大戰(zhàn)完后,諾基亞用相關專利,將 HTC 告上法庭。
2013 年底,德國慕尼黑一法庭宣布,HTC 侵犯諾基亞專利,要求禁止 HTC 多款設備在德國繼續(xù)出售。
2014 年,HTC 和諾基亞解決了所有專利訴訟,HTC 向諾基亞支付專利費??梢姡@一輪,HTC 又是慘敗。

類似的專利紛爭,2010 年之后那幾年,各大廠商打得你死我活。但最受傷的,還是 HTC,屢戰(zhàn)屢敗。
打專利戰(zhàn)這幾年,HTC 的市場份額也遭遇了滑坡,專利戰(zhàn)前占 23% 份額,而專利戰(zhàn)之后,HTC 在美國市場份額下滑到 6.2%。
眾多網友質問,LG何時能再贏一回?但至少現在沒有可能。顯然,好戲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