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利己主義,如何提高中國的足籃水平?
有的時候心疼坐在中國男足和中國男籃主帥上位置的人,明眼人都知道結果是什么樣的,但是還是會有人要去承擔這一切。你說他不好,人家在俱樂部或者其他國家取得過成功,你說他好,但是卻在中國國家隊主帥的位置上命運多舛。
是他們的原因嗎?當你選擇不論是當你請杜峰還是喬爾科維奇的時候,是不是都抱以極大的期望,像皇帝拿著八抬大轎來抬你進后宮一樣。先給你一個捧,當你成績不好的時候,再給你一個殺。
你說喬爾杰維奇能力不行還是里皮能力不行?他們在過往的成績怕都是一頂一的厲害,所以究竟是教練能力不行還是球員能力不行還是本身我們自己根上的問題?真的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而不是各種被帶節(jié)奏,沒頭腦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腿疼醫(yī)腿,手疼醫(yī)手,那就太盲目了。
大球的成功在于基礎的建設,你沒有好的基礎建設,都是跨越式的提升,過了輝煌期后,就會露出馬腳。但是我們的基礎又能有多牢靠?踢足球和打籃球的注冊球員又有多少?就像大樓一樣,你基礎都不牢靠,還想越蓋越穩(wěn),那怎么可能,倒塌是遲早的問題,千萬不要讓光輝蒙蔽了雙眼。
就像“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如果沒有利己主義,那么足籃重新建立基礎,做好下一個十年的準備,說不定就可以見到真正的成效看看我們鄰國的日本的足籃就知道,成功不難,難的是改變根上的問題。
結果已經是這樣,不論是罵也好,表揚也罷,其實出發(fā)點都是恨鐵不成鋼,都是希望中國足球和籃球可以更好的,所以更加需要明智的決策,因為我們都希望看到中國足球和籃球崛起的一刻,為的就是胸前國旗可以再次閃耀。
路還長,希望可以看到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