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無名》想說的一些有的沒的弱智的廢話
涉及劇透
? 非線性敘事
程耳之前就愛用非線性敘事,這次也是,電影剛開始的二十分鐘就亮相了大概得有四五個不同時間點的故事線,且每條線只開了一點頭,最長的大概用了五六分鐘,最短的一條甚至只用了兩分鐘。。。所以我剛看確實是有點迷糊了
但程耳還是比較會抓收束每條故事線的時機的,總是在觀眾還沒有徹底忘記之前只開了一點的故事線、但又已經(jīng)開始遺忘之前開的故事線的頭時回收伏筆正式推進此條故事線,這樣既有新鮮感又不會讓整個故事線真的變得讓人難以厘清
總之《無名》的非線性敘事沒有給我對電影劇情的理解造成什么無法克服的困難,只要能夠耐心繼續(xù)往后看下去就很容易理解故事線和時間線;而在以單線時間順序敘事為主的茫茫電影中《無名》無疑是吸睛的,利大于弊,算是一個亮點吧
? 關(guān)于劇情
其實就是圍繞抗戰(zhàn)時期地下黨人斗爭的故事展開的,主旨很容易get啦。。。
而且一個比較大比較重要的劇情反轉(zhuǎn)安排其實還蠻好猜的,雖然中間有一小段時間因為人物形象塑造得很好加上小情節(jié)安排得恰到好處,所以我懷疑了片刻自己對劇情的判斷與猜測,但最后證明我確實是猜對了劇情反轉(zhuǎn)的整體走向
我對劇情走向的評價就是雖然觀影途中確實對自己的猜測懷疑動搖了幾次,但最后揭示真相時發(fā)現(xiàn)其實之前猜得八九不離十了,因此應(yīng)該可以說劇情是相對簡單的吧。。。?至少沒想象中那么復(fù)雜
以及有一點就是,電影前半部分設(shè)計了幾處日軍隨意殺戮平民的情節(jié),表現(xiàn)得挺真實的,雖然也可以理解作為偏主旋律的片,設(shè)計這些主要是想更大程度喚起觀眾的家國情懷,但看著確實是有點點壓抑了,我媽對此的評價是“電影好看是好看,但真的要在春節(jié)檔上嗎”
? 關(guān)于上一段提了一下的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得還是蠻有意思的
比如葉秘書和王隊長,我一開始以為他倆都是地下黨,看到一半又覺得他倆好像都不是,但后來又覺得葉好像確實是地下黨。。。而一直到最后才真正確定下來葉的身份,具體就不細(xì)說了,但總之個人感覺葉秘真的是整部片最難猜中立場的角色了
其他角色的立場相對沒有那么難預(yù)判,但我覺得很有趣的一點就是梁朝偉還是有點點港普口音的,而他飾演的何主任角色設(shè)定就是從廣州去上海進行情報工作剛沒幾年,雖然廣州的粵語和香港的粵語還是有很多日常使用的不同吧,但說起普通話時的口音應(yīng)該比較相似?大概可以以此解釋為什么有粵語口音
? 畫面表現(xiàn)
首先是一些場景設(shè)計和拍攝,我覺得確實看得出拍攝與剪輯時有琢磨畫面表達(dá),鏡頭留白基本都比較合適,有幾幕還挺有鏡頭美學(xué)的,以及畫面整體色調(diào)比較暗
第二是打戲的表現(xiàn)力,有一些安排略顯夸張了,而且音效也是有點夸張。。。但總體而言打得還算真實,而且打得都挺激烈的看著都像要置對方于死地,反正看著確實是挺疼的(。。。)不過打戲能讓觀眾看著感覺疼也算成功吧
? 關(guān)于演員
其實很多演員真的沒什么好評價的了,真的很穩(wěn),穩(wěn)定發(fā)揮水平出色,就像我夸梁朝偉周迅黃磊等人演技好就相當(dāng)于在說廢話因為人人都知道他們演技好。。。
但我不得不再說一遍廢話就是他們演技真好(。。)印象比較深的幾點:一是周迅的哭戲,她的睫毛在顫動,臉部肌肉也在抽動,而且哭腔和近乎懇求的語氣也特別符合當(dāng)時的情景,啊啊啊好絕好靈不愧是周迅。。。二是影片接近尾聲時梁朝偉飾演的角色需要假意憤怒以博取日軍信任,而他裝出憤怒后又給到他一個面部特寫的鏡頭,他嘴角有一抹幾乎無法察覺的,讓我當(dāng)時不敢肯定,只是覺得“好像”在笑的上揚。。。直到結(jié)尾揭示真相了我才確定他的角色當(dāng)時的情緒確實會是得意的。。。
這里不得不再夸一次埋伏筆埋得妙啊,雖然我注意到了一些細(xì)節(jié),但遲遲不敢確定,只有到最后揭秘時我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那里真的會是我看到的那樣”
在這部電影前我真的沒聽說過森博之的名字,但他影片剛開始沒多久的一個笑真的讓我感覺有點惡寒,夠陰險夠險惡夠狡詐。。。絕對可以算到那種一個笑就讓觀眾不寒而栗的表演名場面里,反正我是會記很久,嗯!
大鵬,之前見到他都是在喜劇電影里,但演嚴(yán)肅角色演得也挺好,他的角色說話慢條斯理的,讓人覺得是運籌帷幄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而角色本身也確實是在背后搜集了很多情報、善于明哲保身騎墻走的人,詮釋得到位,還是很顛覆以往的喜劇人形象的
? 關(guān)于王一博
那么終于要說到王一博,作為整部影片中爭議和討論度都最多最高的演員,我對他鏡頭的關(guān)注以及對于他表演的看法當(dāng)然會是最多的。。我盡量客觀地說出我的看法
首先是如果你很看臉的話那么這部片里你對他印象大概會不太好:他的面部棱角較平,五官也不是深邃濃顏型,不適合大熒幕,看著確實是腫了點,再加上大背頭比較貼頭皮,也沒有劉??梢孕揎椕娌浚?,嗯。。。但影片里一部分不梳大背頭的造型看著就俊多了,好看得一陣一陣的。。。
然后是王一博臺詞,感覺他的臺詞大部分都是上海話和日語,很遺憾這倆我都不太懂所以我不敢很篤定地說他的發(fā)音怎么怎么樣,但我這個門外漢聽他上海話感覺還蠻有那個調(diào)調(diào)的(順便提一句全體演員的上海話都挺有那個調(diào)調(diào)的);日語我個人聽著覺得發(fā)音偶爾會有點生硬,但也算流暢了,還挺有語言天賦
最后就是王一博的演技。
說真的還蠻驚喜的,他的角色是真的挺難猜透立場,感覺好像不管哪方的人他都?xì)⑦^,而他演得也確實挺瘋批的,給人感覺很陰晴不定心狠手辣,后期總怕他聊著聊著就臉色一變把對方殺了。。。
我有思考過我個人采用什么標(biāo)準(zhǔn)來評判演技才能達(dá)到我心中對于“客觀”的要求呢?后來覺得能讓我看到這個角色心就提起來大概就算演技過關(guān)了吧。。。?
很喜歡王一博演的兩場挑釁別的角色的戲:
第一場前情是王一博的角色逮捕了梁朝偉的角色,且王一博的角色向日軍匯報的是他將梁朝偉角色的妻子就地正法了,于是明面上王一博梁朝偉兩人角色之間是有殺妻之仇的;之后王一博當(dāng)著日軍上級的面再次見到梁朝偉,王一博就比出手槍指頭的動作挑釁梁朝偉(大概是指“你的妻子就是這樣被我殺掉的”)王一博演挑釁的時候是真的啊啊啊反正我被挑釁到了,戴著手銬站在送押監(jiān)獄的車上略帶得意地向梁朝偉展示手銬,然后眼神一冷直勾勾盯著梁朝偉,用已經(jīng)被手銬鎖住的手比出槍指太陽穴的動作,嘴型還是笑著說了聲“bang”,就是這點讓我直接開始懷疑之前我對王一博角色立場的猜測是否正確。。。那個畫面真的太欠揍了
第二個挑釁片段是結(jié)尾揭示真相的時候,他點了根煙思考了一會,把脖子轉(zhuǎn)得咔咔響,轉(zhuǎn)身帶著冷笑對想回家安穩(wěn)過日子的日軍長官說“不,你不能回去,你得穿著這身軍裝,我才能從人群中認(rèn)出你(手上沾了這么多中國百姓的血還想告老還鄉(xiāng)?想屁呢你)”“但我忍不住要告訴你這件事”,隨后把自己是臥底還利用了日軍長官的信任送出了關(guān)鍵情報導(dǎo)致日軍大敗的事告訴了日軍長官,說完這些之后又殺了日軍長官,讓日軍長官帶著不甘與惱怒死不瞑目,夠冷酷,在正派角色中演出了惡人感覺呢。。。
哭戲也還行吧,眼淚下來得挺自然,有一場是已經(jīng)勝利了,他回想起這些年的經(jīng)歷,從殺完人會手抖得點不著煙、閑著沒事和年長自己幾歲的同事比誰吐煙圈吐得多的毛頭小子,到經(jīng)歷愛人慘死、國家深深淪陷后不得不成長起來的成熟的情報工作人員,他無聲地落下淚來……王一博在這一段確實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面部表情,演出了一場平靜但又能讓我感受到角色情緒的哭戲,沒有不合時宜的五官亂飛,他學(xué)會了什么叫“含蓄地表達(dá)情緒”
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王一博演戲向來都是需要時間來讓自己漸入佳境的,他的其他很多劇也是最開始的演技不如后半段的,個人覺得在《無名》里也是這樣,前半段王一博的戲份也不算特別多,而他也沒后半段時靈動,前期真的看不出他的演技是啥水平,感覺很平淡,在我腦中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最喜歡的他的幾個片段都是已經(jīng)到影片中后期了。。。但這次總體演技都要比之前好了一個層次
以及我真的覺得王一博在這里的表現(xiàn)真的算不得“木”,影片開始沒多久就在比賽吐煙圈,被同事開玩笑時裝作嚴(yán)肅但忍俊不禁,被愛人誤解惡語相向后氣得踱步甚至被氣笑了,看到愛人被害的新聞后拿著報紙的手都在抖、眼眶通紅哭得咳嗽,以及上面兩場挑釁的戲時帶著的冷笑……有一些橋段的表演也許還不夠自然,但說他“木”實在是有些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