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史料、前人著作(八)——巴布爾《巴布爾回憶錄》


《巴布爾回憶錄(Baburnama)》,是帖木兒帝國宗王、莫臥兒帝國的建立者咱喜魯丁·穆罕默德·巴布爾(Zahīr ud-Dīn Muhammad Babur,1483-1530)所撰寫的一部個人回憶錄。巴布爾是帖木兒六世孫,父親為帖木兒君主卜撒因四子、費爾干納領主烏馬爾·沙黑二世(Umar Shaikh Ⅱ),母親為東察合臺汗國君主羽奴思汗之女忽都魯·尼格爾·哈努姆,與米爾咱·海答兒與賽德汗均是表兄弟關系。關于巴布爾的事跡想必讀者早已耳熟能詳,這里不再敘述。
巴布爾由于是王室貴胄,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除卻行軍布陣、武藝騎射外,他本人的文學修養(yǎng)也很高,是有名的詩人,他表弟米爾咱·海答兒就曾在《拉失德史》里贊譽他在突厥詩歌方面僅次于呼羅珊帖木兒朝的賢相、大詩人阿利西爾·納瓦依(有名的就他們兩個)。巴布爾在青年開始便堅持進行記錄事件,最終寫成了《巴布爾回憶錄》一書。該書以察合臺突厥語寫成,是一本編年體史書,記載了自其父親死去到自己去世前(約1494-1530)自己所經(jīng)歷、聽聞的歷史事件及中亞、印度北部等地的水文地理、風土人情等,因而史料價值很高。但是巴布爾在一些事件存在主觀意見,因而不免失之偏頗(如對昔班尼的看法),但總體上還是一部語言平實、質(zhì)樸真實的著作。由于是莫臥兒皇帝的著作,因此除在巴布爾去世前便闕失的部分章節(jié)外(可能是戰(zhàn)亂時佚失)保存的較完整,出現(xiàn)了3種察合臺文抄本、3種波斯文譯本、2種英譯本及數(shù)種其他語言譯本。僅簡要介紹英譯本情況。詳情請看巴布爾回憶錄中譯本。
蘇格蘭東方學家來登(John Leyden,1775-1811)根據(jù)某個察合臺本(可能是厄芬斯通本)進行英譯工作,不過由于他僅僅是粗通察合臺語,所以質(zhì)量不算太好,后來他去世后厄斯金(William Erskine,1773 -1852)接手了他的工作,根據(jù)某個波斯本在1813年將其譯為英文,但拖到1826年方才出版。題目為《Memoirs of Zehir-Ed-Din Muhammed Baber: Emperor of Hindustan》,厄斯金精通波斯語,因此這部譯著也沒什么大的問題。但后來英國學者蓓沃麗吉女士(Annette Susannah Beveridge,1842-1929,她還翻譯了《胡馬雍紀(Humayun-nama)》)的丈夫?qū)さ昧瞬旌吓_本中質(zhì)量最高的海德拉巴抄本,于1922年將其譯為英文,兩卷本,書名為《The Babur nama in English(Memoirs of Babur)》。蓓沃麗吉熟稔多部原始著作,在翻譯過程中旁征博引,添加了大量有價值的注釋、考證、專名索引,十分完備,因此厄斯金的譯本被淘汰了。該譯本不斷再版,直到2020年由達爾林普爾(William Dalrymple)作再版序的版本。(我手頭有1922、1970、2014版本)
1958年俄國學者薩里耶(М.Салье,即Mikhail Alexandrovich Salye,1899-1961,他還將阿拉伯文《一千零一夜》譯為俄文)以海德拉巴抄本為底,結合蓓沃麗吉譯本譯出俄文本。俄國人由于兩三百年前搞了個大烏龍,導致在這方面遠遠落后于國外,關于此事亦可參閱巴布爾回憶錄中譯本。
中譯本由王治來先生根據(jù)俄譯本、參考蓓沃麗吉本而譯出,1997年出版。
美國東方學家薩克斯頓(Wheeler M. Thackston,1944-)也出了英譯本,書名為《The Baburnama: Memoirs of Babur, Prince and Emperor, Zahir-ud-din Mohammad Babur》,2002年出版。據(jù)說是因為蓓沃麗吉本的語法由于隨原文而十分糟糕。https://depts.washington.edu/silkroad/texts/babur/babur1.html
世界數(shù)字圖書館收錄有巴布爾回憶錄的一部波斯語本,網(wǎng)址如下:
https://www.wdl.org/zh/item/8906/
原始網(wǎng)址:https://www.thedigitalwalters.org/Data/WaltersManuscripts/html/W596/description.html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ffQm-IWPA7Smef-mPL0bvA?
提取碼:b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