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人:齊桓公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君主是齊國的齊桓公,但是他這個霸主的含金量似乎并不是很高,這是為什么呢?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之后,在管仲協(xié)助齊桓公的治理下,齊國依靠自己臨海的優(yōu)勢地理位置,利用開發(fā)大量的海洋資源獲得了非常大的經(jīng)濟利益。
齊國把海水里面提成的鹽和海里捕獲的魚輸送到內(nèi)陸諸國賺取他們的貨幣,讓齊國的綜合國力越來越高了。
齊國的強大主要是經(jīng)濟強大,在軍事上卻沒有非常大的建樹,齊國就好似一個大胖子一樣,看著很壯實,實際上是別人不敢惹他,而他也并不是很靈活,他也只能欺負一下挨著自己的魯國而已。

齊桓公第一個稱霸是因為公元前681年的時候,周王命令齊桓公召集天下的諸侯國到齊國邊境上的一座小城開會,齊桓公就以周公的名義向天下發(fā)出了前往齊國北杏開會的通知。
齊桓公通知發(fā)出去以后,最后真正給齊國面子的只有宋、蔡、邾、陳這四個諸侯國去了,像魯國、衛(wèi)國、鄭國等國都沒去。
可以看出來當時的諸侯國們并沒有把齊國放在眼里,而去的那幾個諸侯國也都是給周天子的面子才去的。
這幾個諸侯國的國君去到齊國后,都與齊國簽訂了盟約,大家都推舉齊桓公做盟主,齊桓公就這樣成為了春秋第一個稱霸的人。
假如齊桓公不是借助周公的名義召集大家前去開會的話,可能齊桓公不一定能做春秋第一個霸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