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陽游 糧食是天下的根本

索易帶你刨根問鼎,聊聊洛陽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數(shù)千年歷史的河洛大地,不經(jīng)意間,一塊磚,一片瓦,一棵樹,一座橋,或者一條街道,都是一段歷史,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個瞬間。深度游洛陽之系列照片、視頻和文字,均為本人原創(chuàng)。歡迎瀏覽、提供線索并提出建議!本篇為免費深度洛陽游的第105篇。
時常想起賈誼的那篇《過秦論》,至今三十余年,久久難以忘卻。《過秦論》詳細分析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哆^秦論》指出秦國變法圖強得到天下,“仁義不施”丟掉天下的過程。而賈誼的另一篇名作《論積貯疏》更是蕩氣回腸,至今難以平靜。現(xiàn)在仍有借鑒價值。
《論積貯疏》這篇奏疏,提出了“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這句話是說生產(chǎn)糧食需要半年多的時間,還需要春夏秋冬季節(jié)的更替,生產(chǎn)衣服也需要時間工具等生產(chǎn)資料,但浪費他們卻是分分秒秒的事情,沒有限度,順手一扔,隨便一丟幾天幾年幾十年的積累就沒有了,浪費了?,F(xiàn)在人們棄農(nóng)經(jīng)商吃糧的人多,認為種地沒有多少收入,不夠一家人的生活費用。這種現(xiàn)象必須改變。假若兵災旱災侵襲,國家糧食等生活資料極其缺乏,膽大力壯的人就橫行搶劫,年老體弱的人就互換子女來吃;誠如是國家就亂了,老百姓就遭殃了。生產(chǎn)少,消費多,淫侈之風滋長,積貯,是國家的命脈。
? ? 最后從正面歸結“夫積貯者, 天下之大命也”。如果糧食多財力充裕,我們憑借它去進攻就能勝利,憑借它去防守就是固若金湯,他可以使敵對的人膽寒而歸降,也可以使百姓富裕而安居樂業(yè)。
? ? ?賈誼(前200—前168),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西漢初期的政論家、文學家。年少即以育詩屬文聞于世人。賈誼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代表作有《過秦論》、《治安策》、《?論積貯疏》等。賈誼三十三歲抑郁而亡。? 賈誼墓具體地點位于洛陽市東北約15公里的孟津縣平樂鎮(zhèn)新莊村,洛孟一號公路(洛常路)大坡口西側。測量賈誼墓底直徑三十七米,高一十二米。墓南八十米有門冢二座,東西間距四十米。
附《論積貯疏》原文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泵癫蛔愣芍握?,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鄙袝r,而用之度,則物力必。古之治天下,至孅(xiān)至悉(xī)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35),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shù)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并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zhàn)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毆民而歸之農(nóng),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梢詾楦话蔡煜?,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