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通鑒隨記(其一)

2021-06-21 14:53 作者:材駒駑麟  | 我要投稿

三家分晉,沒什么好說的。


一、田氏伐齊。淺談姓氏問題。


田氏伐齊是另一個春秋到戰(zhàn)國的標志性事件。雖然周只有一個齊國,但齊國的歸屬先后不同,一般稱姜齊和田齊。

作為姜齊的一把手子牙老先生,他到底叫個啥?

呂尚、姜尚、姜太公、齊太公、太公望、姜望、呂望、尚父……

答:姓姜氏呂名尚字子牙。

先秦時期正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有姓氏并存的情況,且姓先于氏。先秦八大姓都是女字旁,可見一斑。


其中“太公望”一說是主謂結(jié)構(gòu),有如下傳說:

相傳周文王找到姜子牙之后很是開心,對他說:“我國先君太公說過,一定會有圣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這圣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家太公盼望您已經(jīng)很久了。”周文王認為老姜是“他祖先周太公盼望的人”,簡稱“太公望”。

不過也有說法是老姜本人名望。因此又稱呂望、姜望。本人更喜歡前面帶點傳說意味的故事,見仁見智吧。


二、戰(zhàn)國第一將,吳起。


第一非NO.1,而是按照通鑒記載順序1st.

有個故事諸位應(yīng)該都不陌生,大概內(nèi)容為一個大將給一個士兵吸膿,消息傳到士兵母親耳朵里,老婦不但沒感到榮幸,反而大哭。人異之,問何故。老婦說,當(dāng)年孩子他爸也被這個將軍如此優(yōu)待,之后感恩戴德,沙場上“戰(zhàn)不旋踵”,我兒隨他爹,肯定也要效命沙場了。


這將軍就是吳起,常作為孫子所謂將之五才之仁的典范。

吳起這人帶兵打仗很牛,“司馬穰苴不如也。”大伙都沒意見。就是這私德飽受爭議。

以兩件事為代表:母死不奔,殺妻取信。


先說前者。這其實很讓人疑惑,對士兵那么好的人,為什么自己高堂去世不奔喪呢?這單看通鑒是無法得到解釋的,《孫吳列傳》對此有所交代。

吳起本人是個富二代,年輕時頗紈绔,耗盡了千金家財,被同鄉(xiāng)笑話。他一怒之下殺了不少人。雖然家里不是沒有勢力,但出了人命始終是大事,于是他逃離了自己的出生地(這在以前還真不少見)并對母發(fā)狠誓:不做卿相誓不歸。

據(jù)此交代,吳起母死不奔有兩種解釋。一是他彼時還沒有做大官實現(xiàn)諾言,因此不回去奔喪;二是他畢竟殺了不少人,回去后免不了被尋仇,他不想冒險自毀前程。

無論哪種解釋,這都是世人眼里吳起的一大污點。


然后就是殺妻取信。

吳起在魯國學(xué)習(xí)兵法后,就留在當(dāng)?shù)禺?dāng)官。在他30歲左右的時候,“齊師伐我”。魯國國君覺得吳起能堪重任,就想讓他來領(lǐng)兵。但是,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廷作為一個小國政府,無論吳起如何解釋也不能不對強大的齊國有所提防:齊國本來就強大,萬一還把軍隊交給一個齊國內(nèi)應(yīng),那還怎么玩???


然后通鑒記載,“起殺妻以求將,大破齊師?!?/p>


太狠。糟糠之妻尚且不下堂,這簡直不是人了。

古之成大事者,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不堪的私德。劉邦不消說,就是千古名君也玩過玄武門之變。

不過從這兩件事不難看出,吳子是個有遠大抱負的人,能隱忍,有明確的價值觀和目的性。為了達成目的不在乎世俗評價,用一個舶來詞形容,挺馬基雅維利的。但確實也不會做人。


后來,吳起到楚國。楚悼王久聞大名,就任命他為楚相。吳起在位期間干了不少實事,“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yǎng)戰(zhàn)斗之士,要在強兵,破游說之言從橫者?!焙唵蝸碚f,主要是提升經(jīng)濟財政,改善軍事力量。

作為名將,又作為改革家。吳起的結(jié)局已經(jīng)可以預(yù)見了,插滿了死亡flag。

悼王一死,吳起沒了保護傘,權(quán)貴們就找上門來了。

后楚肅王即位,他搞清算,移族七十多家。這小子政治智慧很高,玩了一手一石三鳥。

一是功高蓋主的吳起,二是對有利改革唱反調(diào)的權(quán)貴,三就是殺雞儆猴了。


最后借用太史公平的評價:

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三、士為知己者死

豫讓,刺客。先后事范氏和中行氏,后又投智伯門下。

智伯被滅族后,豫讓逃到了山里。但又覺得這樣不算個事,智伯對他很好,應(yīng)該出山給智伯報仇,決定暗殺趙襄子。

古時刺客普遍都比較有智謀。豫讓先更名換姓,偽裝成受過刑罰的人去趙宮中涂廁。想趁趙襄子防備薄弱的時候下手。

結(jié)果趙襄子運氣不錯,發(fā)現(xiàn)了持兇的豫讓。

趙襄子得知豫讓是為了給主公智伯報仇,說豫讓是真義士,智族都被滅族了,還想著給老東家報仇。于是放了他。


可是豫讓不甘心啊,他繼續(xù)他的下一次刺殺計劃。

因為趙襄子及其手下已經(jīng)認得他了,為了改變?nèi)菝玻哑嵬吭谧约旱纳砩?,把皮膚搞得跟癩子一樣;然后生吞炭火,使自己的聲音嘶啞;他還去市井要飯,把自己變成乞丐。這么折騰下來,與他朝夕相處的妻子也認不出他了。

豫讓之前是智伯的寵臣,本身也算是晉國有頭有臉的貴族。有個朋友看他這樣也不忍心,流淚勸說,“以子之才,委質(zhì)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邪?何乃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襄子,不亦難乎!”

答:“既已委質(zhì)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p>

一天,豫讓埋伏在趙襄子必經(jīng)之橋下。過橋之際,趙襄子的馬突然受驚,趙襄子又派人搜捕,這次,趙襄子沒有放過豫讓,而是把他殺了。


故事有些許疑點。

其一,為什么豫讓先后事范氏、中行氏、智氏,唯獨對智氏忠心?

這又得看看史記了。史記記載了第二次暗殺失敗,趙襄子與豫讓之間一段很長的對話。

趙襄子問:“子不嘗事范、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仇,而反委質(zhì)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仇之深也?”

豫讓(發(fā)揚了迅哥兒“胡亂給錢”的精神)說,范氏和中行氏是“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智伯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其二,三家分晉,作為叛徒的韓魏不是更可惡嗎,豫讓為什么不找他們復(fù)仇?

這就體現(xiàn)出豫讓的高度了,還記得他跟朋友說的話嗎?

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

豫讓通過自己的忠貞,羞辱了韓氏和魏氏,讓后世恥笑之。某種程度來看已經(jīng)是完成了對韓魏的復(fù)仇。

其三,趙襄子先后心緊馬驚免于被刺,怎么說也太玄乎了。

除了單純的巧合以外,還有諸多解釋。


我個人愿意相信是這樣的:


第一次涂廁刺殺被發(fā)現(xiàn),可能確實是巧合,也可能是因為豫讓經(jīng)驗不足。但趙襄子居然沒殺他,還夸他為“義士”,把他放了。

豫讓確實是義士,而且不傻。刺客被抓,本該處死。趙襄子卻放了他。

在他的認識中,他可能原以為趙襄子是個暴虐不仁的君主,但事實并非如此。而且這番經(jīng)歷后,趙襄子也算對豫讓有恩了。

于是在第二次刺殺活動中,豫讓故意失手。

史記中記載,豫讓第二次被抓的時候,要求趙襄子把外衣給他,他“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后說,“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


不過猜測終究是猜測。



下期咱說說商鞅。

通鑒隨記(其一)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永定县| 泰顺县| 曲麻莱县| 庄河市| 措美县| 含山县| 秦皇岛市| 东方市| 黔江区| 福建省| 温泉县| 德庆县| 和政县| 无锡市| 罗甸县| 西贡区| 诏安县| 孟连| 新余市| 灵武市| 阜新市| 苏尼特右旗| 新疆| 砀山县| 大埔区| 含山县| 凤翔县| 新营市| 襄汾县| 镇宁| 岢岚县| 从江县| 云龙县| 博乐市| 塔河县| 瑞金市| 百色市| 罗江县| 嘉禾县| 崇左市|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