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史圖館】代魏立晉 第十六節(jié) 伐蜀

2019-06-19 20:03 作者:史圖館  | 我要投稿

本期作者:錦帆游俠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并非嚴謹?shù)臍v史學術研究,僅供參考;未經授權,禁止二傳,違者必究



公元262年的冬季,這一年是曹魏的景元三年,也是蜀漢后主劉禪的景耀五年。

此時,蜀漢的大將軍姜維站在沓中城上眺望。城外的蜀軍正在丈量土地,為來年開春的屯田播種做著準備。

土地萌發(fā)著新的希望,但對于這位大將軍來說,希望逐漸渺茫。

在剛剛過去的秋季,姜維發(fā)動了他的第十一次北伐。盡管連多年隨他征戰(zhàn)的右車騎將軍廖化都認為北伐只是白費力氣,但這位大將軍仍然沒有放棄。

跟隨著老丞相諸葛亮多年,興復漢室作為姜維這一生的執(zhí)念,已經打在他心上成為了烙印。所不同的是,老丞相作為軍政的一把手,北伐前能給國內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環(huán)境,而歷次的北伐,也算達成了所能達成的最低目標,還給了魏國極大的震撼。

但姜維沒有老丞相的條件:他只能在軍事上展示自己的才能,至于國內是怎樣的局勢,并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他的才能也不足以掌控。而且老丞相當年面對的魏國,疲于奔命于東線的吳國與西線的蜀國之間,關中的軍力并沒有那么強盛。在局部作戰(zhàn)上,老丞相還能處于強勢。盡管如此,姜維依然相信:他這一生,一定能達到他想要的目標。

這一次的北伐目標指向了洮陽,在侯和,姜維和老對手鄧艾打成了一場消耗戰(zhàn)。最終,拖不起的姜維只能將軍隊撤退到沓中。

?姜維從一個魏國的降將做到大將軍的位置,憑借的是對自己功業(yè)的執(zhí)著,和朝中主政的尚書令陳祗的支持,這讓他有了傲人的軍功。然而同樣是由于對功業(yè)的執(zhí)著,讓他的雙眼被蒙蔽,看不到國內逐漸疲敝凋零的實力,執(zhí)意北伐,一直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果,反而讓國家進一步衰敗。陳祗的死亡,加上這次失敗,更是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朝中以黃皓為代表,逐漸有了起用右大將軍閻宇來頂替姜維的念頭。

對姜維來說,這無異于是在阻撓他進行自己一生的事業(yè)。回到成都之后,他上書面見劉禪,希望劉禪能殺死在朝中左右逢源的黃皓。

“這等小臣,董允在的時候就經常說他的問題,我也因此很不高興,就別和他過不去了吧?”劉禪沒有回應。

費祎死后,劉禪將政事分權給董厥、樊建及諸葛瞻,悄然讓朝中的權力達到了一種制衡。不僅如此,劉禪也并未將兵權完全托付給姜維,張翼、廖化、宗預等人在軍中仍然有著足夠的話語權。就這樣蜀漢在某種微妙的權力平衡中進行著運作,劉禪也在這個環(huán)境中樂此不疲。

盤根錯節(jié)的勢力勢必會導致制衡,姜維也不例外。針對姜維要解決黃皓的上書,以董厥、諸葛瞻為首的公卿們表示了強烈的反對,并反過來要求解除姜維的兵權,讓這位大將軍不要再執(zhí)念于徒耗國力的北伐,這也得到了劉禪的默許。

“漢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是蜀漢在正統(tǒng)上必須北伐的道義理由?!安环ベ\,王業(yè)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也是蜀漢政權前期以攻代守,以求自保的戰(zhàn)略方向。在這點上,老丞相諸葛亮在蜀漢政權前期以弱小的國力已經取得了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成績,劉禪也同樣明白這一點,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姜維的北伐,劉禪一直默默地在背后給予著支持。但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此時此刻,蜀漢的財政,已經難以持續(xù)無意義的北伐了。段谷一戰(zhàn)的慘敗,已經讓蜀漢蔣琬、費祎以來積攢多年的戰(zhàn)略物資付之東流,一次次的北伐,只是飲鴆止渴。侯和的失敗,讓這一切不滿的情緒達到了頂峰。劉禪也同樣明白這一點。

“臣告辭?!苯S準備告退,朝中的反對勢力讓他感到了害怕,同時軍中以張翼廖化為首的將領們也有了離心離德的跡象。

“大將軍且稍待?!眲⒍U攔住了姜維,轉頭對身邊的大臣說:“傳旨,讓黃皓面見大將軍謝罪。”對于姜維,劉禪還保持著贊許與欣賞。

“不敢,不敢。”

“沒想到朝中的反對我的勢力如此強大?,F(xiàn)在看來,成都是不能待了?!苯S希望能前往沓中屯田,保存自己。

但自己的目標還要實現(xiàn)嗎?對面的魏國雖然權力已經到了司馬昭手里,但魏國的實力仍然不斷膨脹。洮西數(shù)萬人的死傷并沒有達到讓魏國傷筋動骨的地步。

必須對魏國的有生力量進行大量的殺傷,才能達到戰(zhàn)略目的。也只有這樣,自己才能立下赫赫之功。由此,姜維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自劉備以來,蜀漢對漢中的防御態(tài)勢一向是在入漢中的褒斜道和儻駱道的出谷口進行阻截。這樣一來,即使入谷的敵軍再多,在狹窄的谷口也無法集中兵力,只能被漢中的守軍痛擊。即使出現(xiàn)意外情況,在漢中盆地的漢城和樂城,以及其他的各個要道,也有及時支援各個谷口的軍隊。駱谷之戰(zhàn)中的王平,貫徹的就是這樣的思想。

但這樣的思想也有一個弱點:只能達到防御的意圖,無法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更何況,在姜維上任后,蜀軍的作戰(zhàn)重點放到了隴西,漢中的軍力已經有些捉襟見肘。有鑒于此,姜維設想,將漢中作為誘餌,引誘魏軍進入漢中盆地,把之前北伐時蜀軍缺糧的局面交給魏軍來承擔,然后對魏軍的糧道進行襲擾,盡可能對魏軍有生力量進行打擊。

但姜維似乎忽略了一點,他的理想并不能單純依靠軍事手段實現(xiàn)。更何況,他對魏作戰(zhàn)的方針已經將兵力的重點放到了隴西,前往救援漢中有一個時間差,一旦關鍵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任何問題,這個國家就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對于姜維,魏國當然也始終保持著提防。為了對沓中的姜維實行有效的遏制,雍州的西部被單獨劃分成為一個新戰(zhàn)區(qū),交給隴右都督鄧艾負責。同時在洛陽的司馬昭,起了用刺客對付姜維的想法。多年前,蜀漢重臣費祎同樣死于刺客之手,相對而言,刺客是比較省力的辦法。

司馬昭的謀臣,鐘會的遠房外甥荀勖(xù)有著不同的意見:“您作為一國的宰執(zhí),應當用正義的手段來對付敵人,用暗殺的手段實在是不能讓人信服。”

司馬昭很明白弒君之后的輿論環(huán)境,他放棄了這個手段。

但走上那至尊之位的道路不能因為曹髦的拼死一搏就此停止,雖然由于司馬家之前鋪墊的根基深厚,弒殺曹髦沒有帶來大的震動。但輿論的視線需要轉移,司馬昭也必須要通過獲得一場不世之功,來讓禪代重新取得道義上的合法性。

這天,司馬昭召集群臣開會。

司馬昭首先發(fā)言:“從解決諸葛誕以來,我國已經六年沒有大的戰(zhàn)事了,一直在休養(yǎng)生息以便解決吳國和蜀國。我考慮如果要攻打地盤相對較大的吳國的話,就要修戰(zhàn)船,通水道。這是十萬人需要百余日才能做好的準備。而且南方濕氣重,容易生疫病。我看現(xiàn)在應該先攻打蜀國,拿下蜀地三年后順流而下,水陸并進,一定能解決掉吳國。”

司馬昭頓了頓繼續(xù)說:“我算過了,蜀國的人口應該能支撐九萬人的軍隊,守備成都和其他地方的軍隊最少也要四萬,剩下的軍隊就不過五萬多點,受姜維的漢中戰(zhàn)略調整影響,這其中的大部分都在沓中,如果把姜維牽制在沓中,讓他不能東顧,我大軍從駱谷直指空虛的漢中,就會讓蜀國陷入兩難?!?/p>

“如果他們打算固守各個戰(zhàn)略要點,那么就是將僅存的少數(shù)軍隊分散在各個要點,則我軍就將他們分割包圍,使其不能互相呼應,那么就算是劍閣這樣的險要,也阻擋不了蜀國的滅亡了。”

大臣們感到驚訝:在蜀魏之間的戰(zhàn)略態(tài)勢中,蜀國大部分時間都在采取攻勢,蜀軍的戰(zhàn)力也不容小視,現(xiàn)在要踏上艱險的蜀道去滅蜀,難道忘記了當初曹爽的教訓嗎?

“蜀不可伐,望大將軍深思?!贝蟪紓兗娂姳硎玖朔磳?。

只有擔任司隸校尉的鐘會就蜀地的地形進行了分析,認為伐蜀確實可行。

士季,還是你能解我心。

得知司馬昭準備伐蜀的想法,隴右都督鄧艾也進行了上書,力陳蜀不可伐。然而鄧艾只從軍事角度進行了考慮,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司馬昭需要用伐蜀來轉移國內的視線。

鄧艾的政治水平決定了他無法在司馬昭的角度看待問題,也決定了他的政治眼光的上限。

伐蜀的決定就此拍板,青州、徐州、兗州、豫州、荊州、揚州都開動了起來,大舉造船。之前投降的唐咨受命開始監(jiān)造海船,營造出準備大舉伐吳的跡象,讓吳國不敢輕舉妄動。同時任命鐘會為鎮(zhèn)西將軍、關中都督,總領伐蜀事宜。

當然,出兵需要此時曹魏最杰出將領,同時久在關隴、熟悉蜀漢的名將鄧艾的輔助。但一個反對伐蜀的鄧艾不利于戰(zhàn)略的實行,尤其是鄧艾并不屬于士族,出身低微的他,靠著自身的才能得到了司馬懿的欣賞,征辟他為掾屬。在淮南的屯田、在隴西抗衡姜維的戰(zhàn)功,鄧艾都表現(xiàn)出了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干,但他一不是曹魏功臣的后裔;二不是出身名聲顯赫的世家大族,和司馬氏兄弟在家世、文化背景和個人情誼上并沒有產生交集,因而他并沒有真正進入過司馬集團的決策層。對司馬昭來說,他上位以來一直致力于削弱地方實力,將各個大都督區(qū)切分為幾個較小的都督區(qū),之前指揮西線戰(zhàn)事的雍涼都督就出于這樣的考慮被切分為關中都督和隴右都督兩個部分。在他看來,鄧艾的才能與功績非但不能夠讓他完全信任,并且尤其不能給予他方面大員的重任以防他功高震主。為此,他派出了師纂去傳遞自己堅決伐蜀的意志,同時就地擔任監(jiān)軍,督促鄧艾貫徹自己的意圖。

而對于鐘會,司馬昭涌上了一股復雜的心緒。和鄧艾不同,鐘會出身士族,和兄長鐘毓一起,是司馬兄弟的通家之好。鐘會靠著自己超人一等的謀略,加上虞松和傅嘏的推薦,在虞松和傅嘏相繼去世后,取代了他們成為司馬家的智囊,為司馬兄弟作出了許多關鍵決策。鐘會在三十多歲的年齡就步入高層,以他的能力,只要不作死,在晉的頭等功臣之列必然會有他的名字。在伐蜀這件事上,鐘會能理解到司馬昭的想法,堅決站在了司馬昭這一邊,從這方面看,鐘會是伐蜀主帥最適合的人選。但鐘會的也因此自視甚高,驕橫跋扈,讓很多人對這位公子哥產生了厭惡感。這其中包括了司馬昭的夫人王元姬、辛憲英等人。辛憲英為此甚至專門叮囑自己的兒子羊琇:“既然推脫不掉擔任鐘會參軍的職務,你就時刻牢記你的責任和立場!”

司馬昭的僚屬邵悌就指出了最大的問題:按規(guī)矩,出任地方的都督需要留家屬子弟在京城作為人質,可鐘會沒有成家,朝中缺乏拘束他的手段。

司馬昭當然考慮過這個問題。對于鐘會,司馬昭自然沒有給予完全的信任,但他有著足夠的信心:就算鐘會真的滅蜀成功之后打算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先不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亡國大夫不可圖存,蜀地的官員懷著滅國的恐懼,如何幫助鐘會?再說滅蜀之后,功臣將士們都想回到故鄉(xiāng),誰愿意跟鐘會一起造反?有點頭腦的人都不會走謀反這條路,司馬昭相信,以鐘會的智慧,不會選擇自尋死路。

當然,鐘會也需要監(jiān)督,司馬昭派去擔任鎮(zhèn)西將軍長史的,是他的妹夫杜預。夏侯淵的兒子夏侯和以及辛憲英的兒子同時也是羊祜的堂弟羊琇都擔任了鐘會的參軍。在鐘會的外甥荀勖的推薦下,廷尉衛(wèi)瓘作為監(jiān)軍,成為鄧艾、鐘會之外不可小視的第三股力量。

多提一下衛(wèi)瓘,在書法史上他的父親衛(wèi)覬和鐘會的父親鐘繇是三國時期并駕齊驅的書法家,兩人的書法流派分別作為“衛(wèi)派”和“鐘派”流行后世。而衛(wèi)瓘和鐘會同樣在書法上成就很高,衛(wèi)瓘的草書甚至被后人評價為“神品”。在衛(wèi)瓘手下發(fā)揚光大的“衛(wèi)派”書法在東晉時傳給了后人衛(wèi)夫人,衛(wèi)夫人又師承鐘繇的“鐘派”書法。將之結合后,衛(wèi)夫人將其畢生所學傳給了自己的侄子——王羲之。

公元263年的秋天,伐蜀的一切準備就緒,在鐘會的謀劃下,各支大軍都開始了行動。

隴西軍團按照計劃先行進兵,鄧艾所統(tǒng)屬的天水太守王頎(qí)從東面進攻沓中,隴西太守牽弘對姜維部隊從北面進攻,鄧艾及金城太守楊欣進兵甘松,從西面發(fā)起進攻,對姜維實施包圍。這三萬人的作戰(zhàn)目標是將姜維所部在沓中消滅。為了保證足夠的兵員,鄧艾還招納了羌人輔助作戰(zhàn)。

與此同時,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領三萬人從祁山出發(fā),出建威,向陰平橋頭進發(fā),目的是截斷姜維向蜀中的退路。

從鐘會就任關中都督以來,姜維就嗅到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魏國應該要動手了。

為了保證側翼的安全,他上書劉禪:“聽聞鐘會在關中調兵,有進軍的意向,請派遣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和廖化分別前往陽安關口和陰平橋頭以防患未然。”

這封信到了劉禪那兒,如同石沉大海:之前姜維借著警告出兵北伐的例子已經有不少了,在劉禪看來,這又是這位好戰(zhàn)的大將軍準備下一次北伐的借口罷了。

姜維的戰(zhàn)略出現(xiàn)了一條極大的裂縫。

?八月,作為主力的鐘會率領著十余萬人的大軍開始進發(fā)。這支軍隊以中央軍和關中軍為主,分成兩部分,從駱谷、斜谷進兵,直取漢城和樂城。魏興的劉欽也同時進發(fā),從子午谷斜趨漢中,攻擊子午谷口的黃金圍和鐘會會師。鐘會的想法也很簡單:之前的伐蜀都只選了一條道路進軍,一旦被堵死就只得撤軍。這次以大軍伐蜀,漢中空虛,正應當多路出擊,保證進軍的順利。

出發(fā)前,為了表示對此次伐蜀的重視,司馬昭親自在洛陽郊外給大軍送行。將軍鄧敦仍然發(fā)表了反對伐蜀的言論,為了展示自己的決心,司馬昭立即斬了鄧敦。

與此同時,臨行前的鐘會也去拜訪了王戎,向他請教。王戎給予了他最大善意的勸告:“此行滅蜀全功不難,難的是你能全身而還啊?!?/p>

王戎很明白鐘會的自負同樣也是他的弱點所在,只是鐘會能不能聽進去,就是另一碼事了。

看到大軍逐漸遠去,有人悄悄問在送行隊列里的劉寔(shí):“此行如何?”

劉寔回答:“滅蜀一定能成功,只是立功最高的兩個人都回不來了?!?/p>

“為什么?”

“沒有為什么。”劉寔微微一笑:以鄧艾和鐘會的性格,太好預測了。

?魏軍大舉進發(fā)的消息傳到成都,劉禪才明白:狼真的來了。

劉禪也很快作出了應對:右車騎大將軍廖化前往沓中援助姜維,左車騎將軍張翼與輔國將軍董厥前往陽安關口呼應漢中。同時向吳國求救,吳國的君主孫休很快也作出了回應:派大將軍丁奉進軍壽春,留平支援江陵的施績準備伺機而動。將軍丁封和孫異入沔中,準備救援蜀國。

但漢中的布防有著很大的問題:按照姜維的計劃,全部退守到了漢中盆地內的漢城與樂城,已經根本談不上騷擾魏軍糧道。守漢城和樂城的軍隊都分別只有五千人,哪還有多余的軍隊可用?

此時廖化、張翼和董厥到了陰平郡,得到了一個消息:諸葛緒的三萬人已經南下武都。如果按照原定計劃前往沓中和漢中,那么面前的諸葛緒前往成都的道路就暢通無阻。

于是三位蜀將決定,張翼和董厥按原定計劃救援漢中,廖化留在陰平防備諸葛緒。

至于姜維,自求多福吧。

?此時鄧艾已經逼近了沓中。姜維得知鐘會的大軍逼近漢中,率軍準備從強川口渡河救援漢中,在渡河途中遭到了楊欣和王頎等人的突襲。一場血戰(zhàn)下來,姜維損失不小,趙云的兒子趙廣也在這場戰(zhàn)斗中犧牲。

等好不容易收攏了敗軍,姜維得知了一個消息:諸葛緒的大軍已經擊敗了廖化,占據(jù)了陰平橋頭,不管是回漢中還是回成都,姜維的去路都被諸葛緒占據(jù)的死死的。

眼看就要困死在這里,姜維冒出了一個想法,下令全軍從孔函谷入北道,假裝直接去襲擊雍州,這樣一來,等于諸葛緒的后方就被姜維占據(jù),諸葛緒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得知消息的諸葛緒立即回軍撤退三十里,而從孔函谷前進了三十里的姜維得知諸葛緒已經北退,立即再次返回,趁諸葛緒還沒反應過來,沖過了陰平橋頭。

等諸葛緒醒過神來返回陰平橋頭,此時姜維的軍隊已經過橋一天了。

姜維到了陰平,召集士兵準備救援漢中,卻得到了一個消息:漢中丟了。

丟了也正常,姜維拿漢中當誘餌來釣魚,只是沒想到釣來的是一只這么大的鯊魚。

此時鐘會的大軍已經通過了斜谷、駱谷和子午谷。在進軍過橋的途中,鐘會馬失前蹄。為了震懾全軍,鐘會下令斬殺了作為先鋒開道的功臣許褚之子許儀。

被震懾的全軍很快順利通過了谷口,沒有受到任何阻攔。如果按原先的漢中防御部署,魏軍不會進展這么順利,姜維的冒險給了魏軍這樣一個機會。

此時漢中盆地內只有漢城的蔣琬之子護軍蔣斌以及樂城的監(jiān)軍王含各率五千人防守。鐘會派護軍荀愷、前將軍李輔分別率領一萬人,包圍漢城和樂城。不求立即攻下兩座城,只要這兩座城不騷擾鐘會進軍的糧道,就算完成任務。

得知漢城的守將是蔣琬的兒子蔣斌,鐘會親自寫了一封信,告知了對蔣斌的敬仰之情,并希望能灑掃蔣琬和諸葛亮的墳墓。蔣斌對鐘會的態(tài)度自然也給予了友好的回應,據(jù)實以告墳墓的位置。

作為士族的代表,鐘會自然也明白平蜀的過程中需要團結蜀中大多數(shù)士族的支持,一個友善的態(tài)度利于團結大多數(shù),對自己的事業(yè)很有助益。在進軍的途中,鐘會祭掃了諸葛亮的墳墓,以收攏人心。

現(xiàn)在,鐘會面前只剩下陽安關,只要拿下陽安關,整個漢中就掌握在手中。而守關的,是蜀漢忠臣傅肜(róng)的兒子傅僉(qiān)以及蔣舒。

鐘會派遣胡烈前去攻打陽安關,自己留在樂城繼續(xù)攻城。蔣舒原本是漢中其中一個重要隘口的守將,由于姜維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他的守將之職被撤掉,只能擔任傅僉的副手。心懷不滿的他起了投降魏軍的心,借口要迎戰(zhàn)魏軍,強行出關投降了魏軍,傅僉也在守關之中戰(zhàn)死。

獲知消息的姜維與廖化會師,撤退到了白水,在那里遇上了張翼與董厥。此時前往救援漢中已毫無意義,姜維決定合兵退守劍閣。

?拿下漢中的功績讓司馬昭的聲望如日中天,討平西蜀指日可待,這可是曹魏三祖以來對外征伐都沒有的功業(yè)。以司徒鄭沖為首的群臣再一次上表請求拜司馬昭為丞相,加九錫,封晉公,甚至拉來了阮籍來寫《勸進表》。這次,司馬昭假作推辭后,接受了封賞。

距離那最高的位置,只剩最后一步。

伐蜀的政治目的已經達到,只是司馬昭沒有想到,還有一個更大的驚喜在等著他。

對應而言,對劉禪來說,他的政權,還能繼續(xù)延續(xù)下去嗎?

?

參考資料:

1.《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2.《晉書》,(唐)房玄齡等

3.《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4.《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南朝梁)劉校標注,(清)余嘉錫箋疏

5.《魏晉南北朝史》,王仲犖

6.《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仇鹿鳴

7.題圖得到了馬克吐曹的授權,在此表示感謝

?




【史圖館】代魏立晉 第十六節(jié) 伐蜀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宁乡县| 博乐市| 景洪市| 钟山县| 南安市| 东海县| 汝南县| 郁南县| 城固县| 霍林郭勒市| 南陵县| 富平县| 高邮市| 襄樊市| 海安县| 长沙县| 南投市| 盖州市| 阳城县| 莫力| 朝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清原| 青川县| 鹤壁市| 九台市| 北京市| 景泰县| 霸州市| 九龙城区| 九龙坡区| 易门县| 承德县| 彭州市| 木里| 新乡县| 吉林市| 波密县| 温泉县| 天祝|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