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及飼養(yǎng)記錄●國產(chǎn)姬兜

雖說現(xiàn)在養(yǎng)的東西也挺雜了但我鉆研的最深的還是兜蟲、鍬甲之類的這些金龜總科昆蟲,以前的專欄里說過我養(yǎng)的第一種鍬甲是黃紋鋸鍬,但實際上兜鍬中我在更早的時候養(yǎng)的第一個種類是廣東本土產(chǎn)的姬兜,也就是說姬兜可以算是我甲蟲坑的入坑蟲
不過那都是小學時候的事了...之后也有個幾年沒再碰過姬兜了吧,直到去年7月中旬我去蓮花山玩的時候晚上在路燈底下?lián)斓搅艘恢恍⌒〉哪讣Ф?/p>
算是有一點對當年的情懷吧,順便也好奇如果按照帶獨角仙幼蟲的養(yǎng)法能養(yǎng)出多大的國產(chǎn)姬兜呢?于是就把這只小母姬帶了回家嘗試著下了產(chǎn)房


一個月之后生是確實有生但估計可能在野外是已經(jīng)產(chǎn)過一波的了,下了兩次產(chǎn)房每次收獲都只有個位數(shù)...

最后成功孵化的只有五個




下產(chǎn)兩次后在9月初母蟲壽終了


順便其實之后在8月時家里還飛進來了第二只母姬兜,體長35mm比第一只還大點(在那個螳螂破甲測試視頻里的母姬兜就是這只)

但這只母姬兜產(chǎn)的卵全部都孵不出來...并且它在下過兩次產(chǎn)房(每次一個月左右)后還活了去年的11月底才壽終...看來這只估計在飛進家時就還是一只比較新的母蟲根本就沒配過

由于比較長命因此跗節(jié)老化后的殘缺也比較嚴重...死后就做成了縮腿的展翅標本

不過翅膀也有一點點殘破就是了...


好了再看回那幾條幼蟲
姬兜幼蟲養(yǎng)起來其實跟獨角仙幼蟲也是差不多的,兩者都是入門級別的飼養(yǎng)難度,也都不怎么挑食,從朽木到腐殖土它們都能吃,不過當然最適合的食材還是腐殖土或深度發(fā)酵的木屑,溫度方面由于這種姬兜本就是本土物種適應當?shù)氐臍鉁匾虼司椭苯邮覝胤鹣叼B(yǎng)任由它們按照自身原本的生命周期成長了(這里只是指國產(chǎn)姬兜啊,其它姬兜我沒養(yǎng)過不清楚)


1齡和2齡的時間都還不到一個月,這段時期長得比獨角仙還稍快一點,兩批幼蟲分別在10月初和10月底都長到了3齡

姬兜幼蟲相比起獨角仙幼蟲有更多的體毛
3齡后的初稱重





3齡是化蛹前的最后一齡但時間最長的一齡,3齡后容器就從之前的小布丁盒換成了一升的大布丁碗,并按兩個月一次的頻率換土


另外之前養(yǎng)獨角仙時剩下的土已經(jīng)吃完了,于是就又買了兩包那種十來塊比較便宜一般是用來養(yǎng)獨角仙幼蟲的發(fā)酵木屑
2019年的1月底到2月初這段時間這些幼蟲達到了體重的最巔峰







然后在3月下旬和4月初最后一次換土時又稍微有點掉重了





話說之前養(yǎng)的獨角仙幼蟲在臨近化蛹前的最后一次換土稱重時也是普遍有點掉重的,這樣的輕微體重減輕算不算是臨近化蛹前的正?,F(xiàn)象?

4月開始有做蛹室的了,不過這也是五條里唯一一條貼著容器邊做蛹室的...
順便一提姬兜的蛹室也跟獨角仙一樣是豎向的,跟其它大多數(shù)兜蟲不同

4月24日,第一條幼蟲化蛹了,是只母蟲

應該是在5月21日半夜羽化的,蛹期四周左右,比獨角仙要稍長一點


體長45mm左右,跟親代的母蟲比起來個子大了不少,母國姬這體型我還是挺滿意的


另外四個由于沒貼著邊做蛹室看不到于是就直接按照八個月左右的幼蟲期加上一個月左右的蛹期大概算了算日子直接挖成蟲了

五個里面出了三只母蟲,應該是對應末重15克的那三條幼蟲

第一只公蟲




第二只公蟲



兩只公蟲的體長都是47mm左右,就這個種類來說最大應該也就5cm出頭,因此45mm以上的個體雖然稱不上非常大但也不算小了吧

至于羽化后的蟄伏期長度...起碼那第一只母蟲是三周左右出的蟄伏,其它的那四只由于不清楚準確的羽化時間因此就也不好判斷了

順便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種類,“國產(chǎn)姬兜”這個其實只是個人習慣用的叫法,它們實際上也只是一個亞種而并非獨立種,但這個亞種該歸入哪個種下在分類中又是一個挺混亂的故事了...
在最初的時候該種的拉丁名為Xylotrupes gideon tonkinensis,是Xylotrupes gideon(中文名就叫姬兜或橡膠木犀金龜)下的一個亞種,而Xylotrupes gideon作為姬兜屬的模式種曾經(jīng)是一個包含了超過二十個亞種的龐大家族,但不知是不是因為亞種太多分布過于廣泛了后來這些亞種中的一部分又被重新分化甚至就獨立出去了,其中有一個名為Xylotrupes gideon socrates的亞種就被提升為了獨立種Xylotrupes socrates(中文名是不是可以翻譯成蘇格拉底姬兜?)

而這個種獨立后就又把原來的Xylotrupes gideon tonkinensis順便也拐走了變成了自己的亞種Xylotrupes socrates tonkinensis...于是在現(xiàn)在在不同的資料中就可以查到Xylotrupes gideon tonkinensis和Xylotrupes socrates tonkinensis這兩個拉丁名......不過應該指的都是同一個亞種吧。。
剛才也說了國產(chǎn)姬兜只是我隨口叫的,那么這個亞種有正式的中文名嗎?是有的,而且它不光拉丁名有兩個連中文名也有倆.......因為tonkinensis這個亞種有著兩個地區(qū)分支
第一個:中國翹角姬兜

這個分支產(chǎn)于廣東、廣西、福建等中國南方省份,也就是UP主現(xiàn)在養(yǎng)的這個,該分支的體型較小,最大也不過50mm+,而且角普遍也較短,大個體頭角分叉處的尖端會有輕微的回鉤狀,故名“翹角姬兜”

↑最后放一張在日本的資料上找到的54mm超大個體,產(chǎn)于福建的武夷山,這只的角形我天簡直都不像是翹角姬兜了Σ(っ °Д °;)っ

第二個:紅河哈尼姬兜

這個分支產(chǎn)于中國的云南省以及越南、緬甸等周邊鄰國,相比起前者體型能再稍大一些,最大能達到60mm以上(云南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一只體長達66mm的姬兜,也算是目前國內(nèi)出現(xiàn)體型最大的野生姬兜之一了,應該也是紅河哈尼姬兜吧),大個體的角也比翹角姬兜更發(fā)達一些,并能出現(xiàn)粗角個體

當然分布于中國的姬兜也不止這一種,之后我還會再出一期專欄把整個Xylotrupes屬姬兜的所有種和亞種列一下?(??????)??(挖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