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千秋,人生朝露,再見坂本龍一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著名音樂家坂本龍一于3月28日去世,享年71歲。
平日里喜愛看電影、聽音樂的人一定對他的名字不陌生,作為世界級的音樂家和首屈一指的電影配樂大師,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堪稱經典的音樂作品,一生獲獎無數,還有著“新音樂教父”的美譽。

在2021年1月21日,坂本龍一發(fā)布了自己確診直腸癌的消息已完成手術正在治療,并表示“此后的日子,我將‘與癌共生’”。再次與癌癥抗爭兩年的教授,離開了我們。
偶然與想象
實際上,坂本龍一接觸音樂是一次偶然,甚至有些不情不愿。
小學時期,老師讓大家寫自己的志愿,其他小朋友會寫醫(yī)生、首相,坂本龍一寫的是:沒有志愿。從這一點看,他似乎一直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甚至是很實際的。
五年級的時候,鋼琴老師德山推薦坂本龍一去學作曲,他與母親都認為成為一個作曲家很不現實。終于,坂本龍一和母親拗不過這位老師,決定先嘗試上半年作曲課試試。對童年的坂本龍一來說,成為作曲家的路,就這樣懵懵懂懂開始了。

他延續(xù)了少年參與學生運動的雄心壯志:“一起解放被資本主義操控的音樂,讓我們仿效中國人的精神,用音樂為勞工服務!”
于是,在專輯同名歌曲《Thousand Knives》中采樣了毛澤東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坂本龍一大量使用電子合成器完成了這張專輯,機械、充滿未來感的音律代表了26歲的他的音樂態(tài)度。
抗拒、分裂、成長
走紅之后的坂本龍一,陷入了巨大的困擾中。

他們走在路上,隨時會被認出來,被指來指去,被大聲呼喊名字。煩惱不已的坂本龍一將自己關在房里,避免與人接觸,過上了自閉的生活。樂隊還出了一張名為《公眾壓力》的專輯。

團體解散后,坂本沒有了自己一直以來”對抗“的對象,這時候,他才進入了一種更清醒的內觀階段,也開始有機會在YMO時期向內探索的能量,釋放出來。
電影,機遇與釋放
眾所周知,坂本龍一最鮮明的進入電影行業(yè)的標志是與導演大島渚合作,他參演了電影《戰(zhàn)場上的快樂圣誕》,并為此創(chuàng)作了同名主題曲《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

在后來的訪談中,他說在他看來,當時的(20世紀80年代)中國是黑、白、紅色的,但人們非常有活力。住在故宮邊上,他感受著這座物是人非的華美宮殿,一種悲涼感由心底生發(fā),他能記得當時北京的風聲、自行車聲、熱鬧的市井聲。
從“自我”到“社會”:赤子之心
中后期的創(chuàng)作階段,坂本龍一儼然從一個音樂家化身社會活動家。
也從這一階段開始,他的關注重點轉移到了戰(zhàn)爭、饑荒、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生活。

沒有人可以在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時不為所動,坂本龍一進入了一個脆弱的階段,他再次看向了自我。

每個人都將走向謝幕,但坂本龍一的音樂永不止息。
真實地活下去,不要忘記每天都看月亮。教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