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測序助力揭示衍生細胞的異質性以及缺失SRSF2后肌源性改變
前言
近日,歐易生物合作客戶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所馮英研究組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IF 16.806)發(fā)表通過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揭示Myf5衍生細胞的異質性以及其缺失SRSF2后肌源性命運改變的相關結果,郭若晨博士為文章第一作者,上海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所馮英研究員,濟寧醫(yī)學院出生缺陷研究與轉化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陳瑞蛟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歐易生物提供了該項目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分析,文章特別致謝了歐易生物巴永兵和李煉在單細胞分析中提供的幫助。
下面我們一起學習這篇文章的具體內容。
材料:對照和SRSF2敲除小鼠胚胎分選Myf5+細胞
期刊:Advanced Science
發(fā)表時間:2022年4月23日
方法:歐易生物10× Genomics單細胞轉錄組測序
研究背景
肌肉祖細胞是通過形成表達一種或幾種肌源調節(jié)因子 (MRF) 的成肌細胞來決定其肌源命運。肌生成過程包括成肌細胞分化為單核肌細胞,然后融合形成多核肌纖維。MRFs由 Myf5、MyoD、Myog和Myf6 組成,它們在Pax3和Pax7的下游起作用,基因靶向研究表明,MyoD 和 Myf5 均是肌源性決定基因。前期研究表明剪接因子 SRSF2 是細胞存活的關鍵調節(jié)因子,然而SRSF2 是否參與成肌細胞增殖和肌生成仍不清楚。因此作者結合條件性敲除和譜系追蹤方法表明,缺乏SRSF2的Myf5-cre小鼠在出生時立即死亡,并且造成成肌細胞高水平凋亡,完全沒有成熟的肌纖維生成。突變的Myf5衍生細胞(tdtomato 陽性細胞)隨機分散在肌源性和非肌源性區(qū)域,表明骨骼肌分化所需的群落效應喪失。
單細胞 RNA 測序進一步表明 myf5 衍生細胞的高度異質性以及非肌原性細胞在沒有 SRSF2 的情況下以骨骼肌細胞為代價顯著增加,反映了細胞命運的改變,此外,差異基因表達分析表明,分化標志物 Myog 和 p21上調,并且 Pax7和Myf5在突變體與對照的分化擬時間期間的異常表達。
最后,SRSF2的敲低導致成肌細胞的早熟分化并導致祖細胞的耗盡??傊@些結果表明SRSF2 是 Myf5 衍生細胞正確響應位置線索并決定其肌源性命運的重要調節(jié)因子。在成肌細胞中敲降SRSF2造成高水平的凋亡和分化缺陷。
研究內容解析
SRSF2對成肌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功能分析
為了探討SRSF2在成肌分化中的作用,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體內外實驗驗證:
(1)首先從E16.5野生型小鼠中分離出原代成肌細胞并對Pax7、Myf5、MyoD和SRSF2進行免疫熒光染色,發(fā)現(xiàn)SRSF2在大多數(shù)Pax7陽性和Myf5陽性成肌細胞以及約80% MyoD陽性細胞中表達。體外誘導成肌細胞分化后進行RT-qPCR分析表SRSF2在分化后mRNA水平急劇下降,與Myf5和MyoD的表達模式高度相似。分化后的C2C12細胞中SRSF2的蛋白質水平同樣降低,表達分化標志物Myog的細胞也顯示出SRSF2的微弱信號。轉染C2C12細胞和成肌細胞SRSF2特異的siRNAs后誘導分化,對Myog和肌球蛋白重鏈 (MHC) 進行免疫染色顯示,SRSF2的敲低顯著損害了C2C12細胞和成肌細胞的成肌分化。與對照 siRNA 相比,siSRSF2 顯著降低了增殖標志物 Ki67 的強度并增加了 p21 信號,蛋白質印跡 (WB) 分析進一步證明SRSF2敲低導致MyoD依賴性基因的激活,E2F1本身和E2F1依賴的細胞周期基因如Ccnb1被關閉,磷酸化pRb (p-pRb)水平下降。這些結果表明SRSF2在體外調節(jié)成肌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關鍵作用。
(2)為了進一步探究SRSF2在成肌中的作用,作者構建了Srsf2基因表達缺陷SRSF2f/f/Myf5-Cre小鼠(MKO)。MKO新出生小鼠很快死亡,在胚胎第19天骨骼肌的組織學檢查發(fā)現(xiàn)存在嚴重的分化缺陷,后肢肌肉質量顯著減少,完全沒有成熟纖維,后肢和肋間有高水平的細胞凋亡。E15前肢切片免疫染色顯示, Pax7和Myf5表達的成肌前體細胞/成肌細胞在MKO胚胎中顯著減少,并且存在大量凋亡細胞。這些結果表明Srsf2基因突變的肌肉細胞在胚胎肌發(fā)生過程中經(jīng)歷了異常的細胞凋亡。
(3)為了追蹤Myf5衍生細胞的肌源性命運,作者構建了雜交鼠(Het:SRSF2f/W/Myf5-cre),其可以通過tdTomato (tdT)專門標記 Myf5 表達的細胞。分別在E12.5、E13.5和E14.5制備對照和MKO/tdT小鼠的四肢橫切面,tdT染色顯示大部分tdT+細胞(Myf5衍生細胞)位于預期的肌肉區(qū)域,排列成同質的連貫組,與相鄰的非肌肉細胞有明顯的界限,這被稱為肌肉發(fā)育過程中的群落效應,會激活細胞群中的肌肉基因表達,然而,這種效應在E13.5和E14.5突變小鼠中完全被破壞。對照小鼠中的Myf5衍生細胞顯示出正常的肌原性,分化為功能性肌纖維,相反,MKO小鼠中的大多數(shù)tdT+細胞無法通過正常的發(fā)育程序獲得肌源性命運。
(4)接下來,作者通過對Ki67進行免疫熒光染色來分析tdT+細胞的增殖率。在E14.5小鼠中,發(fā)現(xiàn)到對照組中Ki67/tdT雙陽性細胞的數(shù)量與突變體相比減少了5倍,同時在突變小鼠中檢測到大量tdT+凋亡細胞,但在對照小鼠中僅存在少數(shù)凋亡細胞。更重要的是,在E13.5和E14.5突變小鼠中觀察到Pax7+細胞大量減少,這與MHC陽性纖維顯著減少同時發(fā)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在 E14.5肢體中檢測到的雙陽性細胞逐漸減少。顯然這些結果表明MPC經(jīng)歷了加速耗盡,可能是由于tdT+細胞的分散分布和凋亡增加導致。
圖1 | SRSF2對體外成肌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至關重要
scRNA-seq揭示tdT+細胞的不同亞群并確定了突變小鼠中耗竭的骨骼肌細胞群
為了表征SRSF2突變前后的Myf5衍生細胞在骨骼肌發(fā)育中的細胞命運和動力學,作者從E14 Het/tdT和MKO/tdT胚胎中分離出單核細胞,并通過流式細胞儀分選tdT+細胞進行scRNA-seq(圖 2A),流式的結果也表明突變組tdT+細胞比例的顯著降低(7.43% vs28.6%)。測序結果質控后,總共9439個對照組細胞和18226個MKO組細胞進行下游分析。
降維聚類后t-SNE顯示共不同轉錄模式的19個細胞分群,基于細胞已知的細胞類型特異marker和細胞群相關性分析,作者將19個分群鑒定為共10種不同的細胞類型(圖 2B)。Cluster 4 (C4) 和 C8 表達骨骼肌細胞marker,例如 Pax7、Myf5、Myod1、Myog和Myh3,其余9種細胞類型為非肌源細胞,分別為由C1、C3、C5 和C11組成的間充質細胞(Mesen)高表達Pdgfra和Dcn;軟骨細胞(Chon:C2)高表達Chad5和Sox5;成骨細胞(Osteo: C10)達Sp7;神經(jīng)細胞(Neu:C6、C15和C18)表達Dcx和Tubb3;施旺細胞(Sch: C10)表達Cdh19,內皮細胞(Endo:C7和C9)高表達Pecam1和Kdr;免疫細胞(Immu:C14、C17和C19)表達Srgn;上皮細胞(Epi:C16)表達Krt5。Mki67主要在骨骼肌和間充質細胞表達(圖2C)。這些結果表明發(fā)育過程中Myf5衍生細胞的高度異質性。
不同細胞類型的占比分析發(fā)現(xiàn),在對照組中,大約21.44%的tdT+細胞為肌原性細胞,但在突變小鼠中只有一小部分細胞 (≈1.43%) 屬于骨骼肌細胞,此外,間充質細胞在對照或突變小鼠中占據(jù)了大約49%的Myf5衍生細胞,但它們在兩個樣本之間并不完全重疊(圖 2D)。這些結果表明SRSF2的缺失顯著改變了Myf5衍生細胞的細胞比例。
圖2 | ?scRNA-seq表明Myf5衍生細胞的不同細胞譜系
骨骼肌細胞群體的軌跡分析揭示了在SRSF2缺失的情況下成肌細胞的異常增殖和分化
對骨骼肌細胞的再聚類分析共鑒定出6個不同的骨骼肌亞群,標記為sC1到sC6(圖 3A)。sC1細胞表達高水平的Pax7、Myf5和Myod1以及Mki67,定義為活化的成肌細胞;sC2細胞的活化程度低于sC1細胞,因為它們表達的這些標志物水平相對較低;基于分化和成熟纖維標記如p21、Myog和Myh3的表達,將sC3、sC4和sC6鑒定為已分化群體,sC5 細胞,同時表達激活和分化marker,可能代表中間狀態(tài)(圖 3B和C)。同時也發(fā)現(xiàn)與對照相比,突變體中已分化細胞的比例增加,活化細胞的比例降低(圖 3D)。使用Monocle2分析成肌過程中的細胞轉變,發(fā)現(xiàn)sC1和sC2在時間起點(pre-b),一小部分在時序分支b2。已分化細胞定位朝向或在主分支(b1)末端和小分支b3,sC5 細胞沒有表現(xiàn)出空間偏差。盡管突變細胞數(shù)量很少,但它們比對照細胞更傾向于向b1分布(圖 3E和F)。在時間開始時觀察到Pax7、Myf5和Myod1的高表達,而p21僅限于b1結束,靜止marker Gpx3在b2結束時富集,同時Myod1完全丟失,這些結果表明活化的成肌細胞可以進入分化和靜止期兩種狀態(tài)。
圖3 | 擬時序分析γδ T細胞發(fā)育軌跡
作者隨后排除了部分靜止細胞,主要分析分化過程中基因表達的動態(tài)變化(圖 4A)。高變基因分析發(fā)現(xiàn)下調基因富集MPC marker、核小體組裝、細胞周期和DNA復制等,如Pax7、Myf5、E2f1、Kif11、Tfam、Mki6、Esco2,上調基因主要與骨骼肌收縮和纖維發(fā)育有關,例如Myog、Ckm和Myh3(圖 4B)。兩組的表達分析發(fā)現(xiàn),時間順序上與對照相比,突變組Myf5的表達在早期上調,伴隨著中Myog和Cdkn1a水平的增加,然而Pax7首先下調然后快速上調(圖 4C),此外,增殖相關基因Tfam、Rad21、Ncapd2和E2F1 均失調,而糖酵解相關基因Eno3、Pgam2、Aldoa和Ldha在突變體中均上調(圖 4D和E)。一致地,與對照組相比,突變組細胞骨架相關基因Col1a1、Col3a1、Postn和Dag1下調,壓力基因ATF3、Fos,、Hspa1a和Hspa1b顯著上調(圖 4F和G)。這些結果表明SRSF2缺失的情況下,成肌細胞表現(xiàn)出異常的增殖和分化。
圖4 | MKO/tdT和Het/tdT組擬時序高變基因分析
突變小鼠和成肌細胞中觀察到祖細胞的早熟分化和缺失
為了驗證scRNA-seq的數(shù)據(jù),作者首先Pax7和DNA損傷標記物??H2AX進行免疫熒光染色,發(fā)現(xiàn)突變組肌肉Pax7+細胞的數(shù)量大大下降,但Pax7+/??H2A+細胞數(shù)量是對照組的10倍以上,表明與對照細胞相比,突變的Pax7+細胞更容易死亡(圖 5A)。另外,突變組p21的水平顯著增加,Myf5+細胞在KO小鼠中廣泛地擴增(圖 5B和C)。在原代成肌細胞轉染siSRSF后染色結果發(fā)現(xiàn),在SRSF2敲低的細胞中觀察到大量Myog+成肌細胞和MHC+肌管,表明SRSF2敲低導致早熟成肌分化,并且分化能力下降,分化的肌管以及未分化的成肌細胞呈現(xiàn)高凋亡率(圖 5 D和E),WB結果同樣也證實了上述結果(圖 5F)。總之,這些結果表明SRSF2敲低會導致原代成肌細胞的早熟分化和細胞凋亡。
圖5?| SRSF2的缺失導致成肌細胞異常增殖、耗竭和早熟分化
由于scRNA-seq數(shù)據(jù)表明p21在突變組肌肉中顯著表達上調,作者后續(xù)對p21基因進行siRNA干擾。結果發(fā)現(xiàn)與siSRSF2轉染的細胞相比,p21的下調導致雙siRNA(siSRSF2和sip21)轉染的細胞中Ki67陽性增加,但對僅用sip21轉染的細胞的增殖沒有顯著影響(圖 6A和B)。此外,在雙重敲低細胞中觀察到Myog和MHC染色減少,表明與SRSF2敲低細胞相比,p21敲低顯著挽救了由SRSF2下調誘導的早熟分化(圖 6C和D)。這些結果表明在敲除SRSF2會激活原代成肌細胞中p21依賴性途徑。
圖6?| 敲低p21可以抵消由SRSF2缺失引起的增殖和分化缺陷
研究結論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Myf5衍生的細胞在肌肉組織細胞譜系的占比比先前描述的要高,并且SRSF2是胚胎肌生成的關鍵調節(jié)因子。SRSF2調節(jié)Myf5細胞進入生肌程序,并通過防止早熟分化和細胞凋亡來確保其存活。
歡迎百度搜索歐易生物——訪問歐易生物官網(wǎng)——了解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
猜你想看
1、項目文章 | Plant J:孫旭武課題組利用單細胞轉錄組解析擬南芥早期細胞轉錄圖譜
2、項目文章 歐易單細胞轉錄組+V(D)J測序助力解析Kdm6b調節(jié)腸道上皮內TCRαβ+CD8αα+淋巴細胞成熟和細胞毒性的機制
3、項目文章 | 歐易生物單細胞轉錄組助力揭示心肌梗死后心臟免疫的動態(tài)變化
4、項目文章 | NC來了!歐易單細胞轉錄組助力解析不同卒中類型介導的突觸吞噬差異性
END本文系歐易生物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