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樣招你惹你了?要這么造我的謠?
一頓只能吃三碗嘿嘿:
其實我感覺up的作品是入門級的作品,在格律上較為工整,在語言上較為流暢,在這類作品在頭條上還是比較多的,但這一類的詩詞也有個通病,就是主題多是大而空泛,作者寫的并不突出,沒有主題思想,境界上不高,說寫什么似乎都可套用。這一類作品,多見無題,閑寫,練筆,疊韻,轱轆體,尤其是詞中見多!
2022-08-04 02:02

UP回復(fù)?:
如果是在其他幾輯下說這樣的話,我可能不會去理會,因為確實有不自行說明的話,他人不太可能明白該作品表達(dá)意思的情況。
但是這一輯并不屬于。
什么都可以套用是吧?
夜樓是單純的景物描寫,但即便如此,它適用的范圍也不怎么大。
夜寒更簡單了,就是在寫夜晚的冷,沒有別的主題可以染指。
三首中,每首都明確地點出了:園中無處可爭;不能承受暑熱;笑詠以柳絮比喻的爾曹。已經(jīng)直說了意思了,難道還能硬套到別的東西?
端午那首單純的端午習(xí)俗匯總,告訴我還能套用到什么上?
春風(fēng)樂是寫春風(fēng)的,這主題確實可以說空泛,但它也說了,是“此去經(jīng)年”而作的,又怎么往別的地方去套呢?
七哀,更是簡單,就是寫了世間的七種哀,除去頭一句一行一種,分別就是寫的具體是“誰”的哪種哀,其他東西套也套不上啊。

巫山?jīng)]有題目,但這是極為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十里長街可不多見,鳳凰古今一共才幾例,扶搖九萬里、夜半鐘聲是典故,這些東西的意思全部都是確定的,夠不夠明確?
望遠(yuǎn)行題目是小恨,上片是春夏秋冬各一句,下片是張愛玲的人生三恨,夠明確了嗎?
清平樂沒有題目,全篇都是景物描寫,具體情感指向也非常明確。
霜天題目是五四,內(nèi)容我甚至不信有人不知道,主題更是單純的懷念。
極相思題目非常明確,它是記《黃樓夢》的,除非無視題目只看內(nèi)容,不然無法得出大而空泛的結(jié)論。
唐多令題目更長,即使沒有題目,也能看出這是次韻詩,主題明確極了。
金浮圖題目也說的極為明確,是見聞,上片是見的內(nèi)容,下片是議論,還怎么沒有主題思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