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黃鸝、杜鵑: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么寓意?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在古詩詞中
經(jīng)常能讀到與鳥兒有關(guān)的詩句
然而,不同的鳥兒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
有的鳥兒代表喜悅,
有的鳥兒透著悲傷。
那么詩詞里的那些鳥兒,
它們有什么寓意,
寄托了什么情感呢?

黃鸝
【含義】
黃鸝又名黃鶯、倉庚,羽色鮮黃可愛,鳴聲清亮婉轉(zhuǎn),常常出現(xiàn)在歌詠春天的詩里!一般代表著輕快、喜悅的感情。
【例句】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晏殊《破陣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鴻雁
【含義】
“鴻”的本義是大雁,古人相傳,鴻雁可以替人傳遞書信,“雁信”“雁書”,往往代指書信。因其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例句】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杜甫《月夜憶舍弟》

鷹
【含義】
鷹是一種猛禽,嘴鉤曲,趾有鉤爪,十分銳利,捕食小獸和其他鳥類,獵人可馴養(yǎng)幫助打獵。
在文學(xué)作品中,鷹象征剛勁、自由、理想和抱負(fù),或者失去自由的苦悶。
【例句】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
——李商隱《重有感》

杜鵑
【含義】
杜鵑,又稱布谷,子規(guī),它發(fā)出的聲音極其哀切,猶如盼子回歸,所以叫杜鵑啼歸、這種鳥也叫子規(guī)。多用來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思?xì)w的心情。
【例句】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
——辛棄疾《定風(fēng)波·杜鵑花》

鷓鴣
【含義】
鷓鴣是鳥類的一種,體形似雞而比雞小,鷓鴣的叫聲嘶啞,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所以,鷓鴣也就成了一種哀怨的象征。
【例句】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
——李珣《南鄉(xiāng)子·煙漠漠》

鴛鴦
【含義】
鴛鴦,水鳥,棲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間傳說和文學(xué)上用來喻夫妻;又用來稱成偶的東西。
【例句】
室邇?nèi)隋讵毼夷c,何緣交頸為鴛鴦。
——司馬相如《琴歌》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盧照鄰《長安古意》

烏鴉
【含義】
在唐代以前,烏鴉在中國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預(yù)言作用的神鳥,唐代以后,方有烏鴉主兇兆的學(xué)說出現(xiàn)。
在文學(xué)中,烏鴉有惡、小人;荒涼、頹廢;日暮思?xì)w、懷人;高貴、力量;太陽;喜鳥等寓意。
【例句】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嚴(yán)維《丹陽送韋參軍》
秋風(fēng)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
——李白《秋風(fēng)詞》

燕子
【含義】燕子作為一種小巧的鳥,很受詩人喜愛。在文學(xué)作品中,燕子有離別、落魄、懷古的寓意。
【例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宋·晏殊《蝶戀花》

鷗鳥
【含義】
此類鳥善飛,能游水,常隨潮而翔,有海鷗、銀鷗、燕鷗等種類。
在詩文中,鷗鳥有豪邁、壯志、淡泊、歸隱、飄零、傷感等寓意。
【例句】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