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圓桌 第24期:舉世無雙,不朽若夢——光影中的金庸江湖

???????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走了,但這十四本著作加上短篇《越女劍》,是他遺留給我們的整片江湖。
金庸先生和他的“十四天書”

?????? 這十五部小說各不相同,分別注入了金庸在寫作不同階段的感情與思想,結合他的生平,也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書中的真意。
?回顧金庸大師的一生!刀劍江湖今封筆,顛沛流離半生緣。

?????? 但即使只是閱讀這些書,或者僅僅是通過改編的影視劇來了解這些故事與人物,從中接收或者自己生發(fā)出的思想,也已經(jīng)成為我們精神里的一部分。
??????? 金庸先生仙去之后,“金古梁溫黃”五位武俠作家之中唯一在世的溫瑞安先生揮毫手書“獨孤不朽,令狐無敵”以及“舉世無雙,不朽若夢,金庸武俠,笑傲巔峰”以示悼念。確實,先生筆下的武俠世界,舉世無雙,受眾至廣,影響至深,直達不朽,浪漫宏奇,誠然若夢。

?????? 書中的情節(jié)雖大多是幻想,但細讀之下,卻也不乏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描摹,很多人都是從金庸先生的故事里,第一次品嘗到人生的百味。
?
俠義
?????? 金庸說,武俠小說的最高原則,是宣揚俠義精神。“俠”是并非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去做義所當為的事,是不顧一切、不接受任何代價而去追求正義。有了代價,便少了俠氣。
?????? 《射雕英雄傳》附錄《成吉思汗家族》中提到,西方歷史家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上,只有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迦太基大將漢尼拔、阿拉伯回教蘇丹薩拉丁、法國拿破侖,這四個人的軍事天才方可和成吉思汗相比較,但四個人都比他不上。有如此光輝璀璨的人物在側,本書的主角,卻是樸實忠厚,說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
?????? 《倚天屠龍記》是“射雕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主角張無忌比起郭靖與楊過,個性相對比較軟弱,一生總是受到別人影響,被環(huán)境支配,但他甘受滅絕師太三掌,在光明頂上奮身而擋六大派,不為名利,不為逞勇,只是覺得“應該做”。

?????? 《飛狐外傳》中的胡斐,拒絕了心上人袁紫衣的軟語央求,拒絕了鳳天南的哀懇求情,只為了素不相識的鐘阿四一家四口。
?????? 金庸又說:在我所寫的這許多男性人物中,胡斐、喬峰、楊過、郭靖、令狐沖、趙半山、文泰來、張無忌這幾個是我比較特別喜歡的。

愛情
??????? 小說中有很多俠客,也有如云美女,自然也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愛情,但這些愛情,卻常常叫人心碎。金庸先生說:“我喜愛每部小說中的正面人物,為了他們的遭遇而快樂或惆悵、悲傷,有時會非常悲傷?!?/span>但即使如此,他也從不避諱描寫現(xiàn)實中愛情會發(fā)生的種種缺憾。
??????? 金庸曾大贊《飛狐外傳》中的程靈素:她是一個可愛、可敬的姑娘,她雖然不太美麗,但我十分喜歡她……她浪漫的、深厚的真情,每次寫到她,我都流眼淚的,像對郭襄、程英、阿碧、小昭一樣,我都愛她們,但愿讀者也愛她們。
??????? 但這樣一個他深愛的姑娘,卻在書中遭遇不幸,不僅陷入了“我愛他,他愛她”的歷史性難題,加上惡人作歹,年紀輕輕便香消玉殞。胡斐說:“袁姑娘,二妹(程靈素),連同我三個兒,我們又沒做壞事,為什么都這樣苦惱?難道都是天生命苦嗎?” 袁紫衣輕念佛偈: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
?????? 《碧血劍》中袁承志在青青與阿九之間左右搖擺,也是人生中另一個永恒的主題:如果你的愛人變了心,你怎么辦?
?????? 《倚天屠龍記》的新修版中,有一個最主要的改動:張無忌最后沒有選定自己的配偶。他永遠容易記得別人的好處,因此人人在他心中都是可愛的,雖然最后暫且與趙敏一道,但未來會發(fā)生什么,誰也不知道。周芷若說:“你只管和她做夫妻、生娃娃,過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會想著我,不舍得我了?!?/span>
??????? 有的時候,愛情中的第三者也許不是另一個人,而是理想與野心?!稌鴦Χ鞒痄洝分械年惣衣澹掏聪蚯~I上國色天香的香香公主,“紅花遇清風,聚散更離別,回首傷情處,正是情太怯?!?/p>
??????? 即使二人長相廝守,也不見得就沒有缺憾?!缎Π两分辛詈鼪_與任盈盈最終結縭,償了平生之愿,喜樂無已,但也發(fā)覺,因有了嬌妻管束,無法真正逍遙自在了。
??????? 金庸先生說:世事遇合變幻,窮通成敗,雖有關機緣氣運,自有幸與不幸之別,但歸根結底,總是由各人本來性格而定。以《神雕俠侶》為例,人物的性格造成了愛情的缺憾,也因為人物的性格成就了愛情的圓滿。若非小龍女天性恬淡,如何能在谷中獨居16年,若非楊過至情至性,哪會不悔等待16年,最后躍入谷中呢?正是這樣的二人,才能達成十六年后重聚的奇跡啊。

欲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爭斗。武俠小說本就以爭斗為中心,或為錢、或為情、或為名,或為權。金庸先生的故事也不例外。
?????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既不想也不愿意做領袖,但他身邊的女人,周芷若和趙敏都有政治才能,《笑傲江湖》中的一干人物,包括任我行、東方不敗、岳不群、左冷禪、林平之、向問天、方證大師、沖慮道人、定閑師太、莫大先生、余滄海、木高峰等人,在最初的設想里更直接就是政治人物。

?????? 金庸先生說:熱衷于政治和權力的人,受到心中權力欲的驅(qū)策,身不由己,去做許許多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實都是很可憐的。
?????? 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要退隱也不容易,劉正風追求藝術上的自由,重視莫逆于心的友誼,想金盆洗手;梅莊四友盼望在孤山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但都沒法做到,因為權欲的斗爭一起,他們都逃不開這漩渦,最終卒以身殉。
?????? 陳世驤先生評《天龍八部》用過八個字:有情皆孽,無人不苦。整本書說的都是佛教中的“求不得”之苦,是人在欲望之中掙扎的百態(tài)。

?????? 令狐沖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隱士,想要達到 “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但在最后也意識到,人生在世,充分圓滿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佛家講求‘涅槃’,首先得做到無欲無求,這才能無拘無束。但人生在世,要吃飯,要穿衣,要顧到別人,豈能當真無欲無求?

?
是非
?????? 《雪山飛狐》的結尾充滿懸疑,胡斐與苗人鳳酣戰(zhàn)的最后一刻,胡斐百轉千回過許多個念頭:苗人鳳曾害死自己父母,叫自己一生孤苦,不殺他,自己也會被殺死;可是對方豪氣干云,是個大大的英雄豪杰,又是自己意中人的生父。他這一刀到底是否劈下去了,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憑著自己對人性和這個世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抉擇。

?????? 《飛狐外傳》的后記中說,武俠小說中,反面人物被正面人物殺死,通常的處理方式是認為“該死”,不再多加理會。但本書中寫商老太這個人物,企圖表示:反面人物被殺,他的親人卻不認為他該死,仍然崇拜他,深深地愛他,至老不減,至死不變,對他的死亡永遠感到悲傷,對害死他的人永遠強烈憎恨。
?????? 《神雕俠侶》中,我們?yōu)閮晌恢鹘堑膼矍槭苁篱g禮法習俗拘束而悲痛與憤懣。但在故事發(fā)生的年代,師生不能結婚的觀念是天經(jīng)地義的。
?????? 《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討人喜歡,但絕不能算是通常意義上的“好人”。

??????? 金庸先生的江湖里,人物的是非善惡,常常是多元的,換一個角度看,就會有不一樣的觀點。他說,小說并不是道德教科書,小說反映社會,現(xiàn)實社會中并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小說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創(chuàng)造人物:好人、壞人、有缺點的好人、有優(yōu)點的壞人等等。
?????? “我最高興的是讀者喜愛或憎恨我小說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種感情,表示我小說中的人物已和讀者的心靈發(fā)生聯(lián)系了?!?/span>
?????? 武俠小說發(fā)生的時代,社會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和現(xiàn)代社會已大不相同,但金庸先生相信,父母子女兄弟間的親情、純真的友誼、愛情、正義感、仁善、勇于助人、為社會獻身等等感情與品德,今后還是長期地為人們所贊美。也希望讀者在幻想之時,想像自己是個好人,要努力做各種各樣的好事,想像自己要愛國家、愛社會、幫助別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作出積極貢獻,得到所愛之人的欣賞和傾心。

?
生死
?????? 《天龍八部》中蘊含著很多佛理,首先書名就是佛教用語,其中“天”是指天神。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即使是天神,也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壽命終了之后,也是要死的。
??????? 新修版的《天龍八部》中段譽勸解想要永葆青春的王語嫣:“道家說生死,曰‘齊天地’、‘坐忘’,只是叫人看開一點。佛家視生為苦,老死為必不可免。釋迦牟尼教訓眾弟子:‘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五陰熾盛,乃有憂悲大苦惱聚,此苦之聚。須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非我。’嫣妹,人的色身是無常的,今天美妙無比,明天就衰敗了,這大苦人人都免不了!”
??????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歸來兮,哀我何悲。
?????? 在先生仙逝之后,現(xiàn)在再回頭看《天龍八部》中這段關于生死的佛理,似乎冥冥中得到了先生的寬慰。 雖然他已經(jīng)離開人世,但是他留下的這片江湖與其中的思想與情感,將永遠陪伴著我們。
?????? 《神雕俠侶》的最后,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span>
??????? 此世能與金庸先生的故事相逢,確是良晤,確有豪興,書中的人生百味,我已嘗過,此生難忘。他日若心起思念,學生自當去書中再見那片江湖,在精神的片隅,與群俠、與先生,杯酒言歡。

????? 金庸先生千古,他日江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