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shù)據(jù)讀牌》第17節(jié) 讀山不等于讀自摸
第17節(jié) 讀山不等于讀自摸 信賴度3星
學習讀山到了某種程度的時候,對即使場況略微好一點的牌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也會想留在手里??紤]【這張牌一定在山里……!】時留下來的牌都成對做成了七對子時,打出牌宣告立直時,此時的心情在打麻將感覺很開心的瞬間這樣的排行榜中是很靠上的,這樣想的人大概不止我一個吧。
但實際上對遇到的大多數(shù)舍牌,會為了是場況優(yōu)先還是平面的情報(例如進張數(shù))優(yōu)先而煩惱。
總之有不管是從場況上還是從平面上選擇都有利的打牌方式的話,因為沒有學習場況也能作出選擇,所以場況雖好但是能夠看清手牌在平面上的損失,對于讀場況而言才是真正體現(xiàn)實力差距的地方,這樣說可能比較好。

例如請看上圖。餅子側(cè)的上段場況很好,相反坎3m是下家和對家手切出的周邊故而其場況較微妙。這里切出2m的話,之后無論摸到5p-9p的哪一張都是比3m場況更好的待牌。但是,這里是要立直的。像親家7700點這樣的牌足夠作為勝負手,在巡目上也是勉強取得先制的。
因為餅子側(cè)的上段在山里還有很多所以可以很快恢復(fù)聽牌!會有這樣的想法的人在呢。但這一點對對手來說更加一致,這里在恢復(fù)聽牌之前對手摸切7p或6p的可能性也是很高的。是親家的7700點先制應(yīng)該穩(wěn)健地確保眼前利益的狀況。
雖說要讀山,但一種麻將牌只有4枚。無論有多完美的讀牌,做到有10枚20枚這樣的差距在物理意義上是不可能的。作【場況都這樣好了摸上來也是理所當然的吧】這樣的考慮的話就只是傲慢了。
那么學習讀山就沒意義了嗎?當然不是這樣的。之前提到過對手說不定會摸切6p7p,雖這么寫過,但讀山起作用的手牌也是存在的。

例如上圖。他家的舍牌和先前雖然一樣,但自家的舍牌變成了1向聽。雖然從平面上來說當然要切8p,但有這種程度的讀山差距的話我想切4m會比較好。
首先有一點和先前不同,這里不管是切4m還是切8p都不會改變向聽數(shù)。因為平面上的差距較小,依據(jù)讀場況的話是有逆轉(zhuǎn)其差距的可能性的。
之前雖寫道場況即使很好和當然能摸上來區(qū)別不太大,但對手摸到那張牌時用不上是其重要的情報。對手摸到那張牌時便只有是棄和還是放銃的選項了。
再者,對手摸切6p或7p的情形下,雖然對之前的形狀是【這樣的話選擇坎3m立直真是太好了】,但這次并不是這樣。
倒不如說【這樣的話8p的價值就下降了,所以接下來摸到其他花色的浮牌的話就換掉它吧】可以作為判斷材料。
相反4m的周邊是對手好像也能用上的牌故而屬于【不知道山里還有沒有】的區(qū)域。之后要是摸到2m選擇立直,3m在山里已經(jīng)沒有了的話,相反就會受到對手的反擊。
即讀場況的優(yōu)點并不是【變得更容易摸上來了】,而是【對之后的選擇變得更容易作出正確的判斷了】。
雖然誰都會想【對立直之后被追立然后放銃這樣的事情實在是無能為力啊】,而成為了中級者以上的時候,從比較零散的手牌中放銃這種事是不太會有的。自己是因為聽牌了才會放銃。這樣思考的話,聽牌時會不會【這是比較容易和了的待牌】對于成績的的影響不那么小呢?
在此基礎(chǔ)上,讓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是什么樣的手牌要優(yōu)先考慮場況呢?
手牌的價值雖由打點,向聽數(shù),進張數(shù)(聽牌的話就是待牌數(shù))來評價,但其中受讀山影響的只有進張數(shù)。
故而以場況為理由,對像圖1的在不論打點還是向聽數(shù)上都毫無疑問的手牌要考慮退向聽的話是不自然的。

但是例如上圖這樣的手牌,既猶豫要不要即立也沒有打點的話,會有拆聽的選項。但明確來說比上述更好的選項是棄和。

再者對上圖的手牌不論是切12m還是切24p,打點,向聽數(shù),進張數(shù)都沒有變化。雖然因為平面上有摸來5p的【變化】切掉12m是有利的,但這樣的【變化】和場況比較的話,場況這一方要更優(yōu)先。
麻將是最多不過18巡的游戲。對在這18巡內(nèi)只能形成1次1向聽或是聽牌的手牌,選擇退向聽的話恢復(fù)聽牌的時間是不會很少的。序盤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留下場況好的牌,接近聽牌時重視向聽數(shù)效率,我想這樣的平衡感不是很好嗎?
對上述的總結(jié)如下:
(1)以場況為理由在1向聽的階段選擇退向聽是很危險的;
(2)是不改變向聽數(shù)或是較零散(選擇退向聽的損失較少)的手牌的話場況優(yōu)先;
(3)因為場況好所以能摸上來,這樣的思考方式是錯誤的。留下場況較好的牌的話之后的選擇很難出錯。
重點:
序盤和手牌較零散的階段等情形下就重視場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