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為何焦慮是唯一真實的情感?為何有的人分手是脫離苦海?為何焦慮是一種缺

為何焦慮是唯一真實的情感?
1.弗洛伊德:焦慮是由客體喪失引起的一種對危險的感受。對于嬰兒來說,他們無法理解母親的離開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當(dāng)嬰兒的需要出現(xiàn),嬰兒就會想起母親。因為他知道母親能滿足他的需要,這是它便會在母親身上投注力比多。正因如此,母親客體的喪失才會激發(fā)精神上的痛苦。
?
00:03
?
2.人在今后遇到類似的危險情景,都可能引發(fā)早期的焦慮體驗。人的原初焦慮體驗式永遠存在的。
外部客體的喪失總是聯(lián)系著內(nèi)在客體的喪失,人在分手后,內(nèi)在原始喪失被激活,此時,如果原始客體的喪失沒有被修通,那么也會組織現(xiàn)實客體喪失的哀悼,這時候抑郁就發(fā)生了。
3.焦慮作為創(chuàng)傷性情景是不可符號化的,無法上升到能指的焦慮,會使人陷入一種驅(qū)力的實在,如人在房間中踱步,這都是焦慮地體現(xiàn)。
這也就體現(xiàn)了拉康所說的焦慮是唯一真實的體驗,不可能的就是真實,因為一旦上升到符號就會有所偏移(有時人表面是開心的,而內(nèi)心確實悲傷的)
?
02:25
?4.此外,焦慮還和母親欲望的吞噬有關(guān)。孩子面對母親狂熱的愛,想要滿足母親,但卻無能為力,因為他不知道母親想要什么,而母親本身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這就是拉康所謂缺失的缺失。母親將孩子當(dāng)作可以滿足自身缺失的陽具,這讓孩子感到焦慮。在俄狄浦斯情結(jié)中,只有先閹割掉母親試圖將孩子視為想象陽具的想法,才能讓孩子有機會接受父親的閹割,從而解決焦慮。
?
03:50
?5.只有對象a的位置被占據(jù),焦慮才會出現(xiàn),所以有人在分手后反而會不再焦慮。
?
04:35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