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詩英雄100之1(補)の治水救世——姒文命

世界史詩英雄1(補)
治水救世——姒文命
地域出處:??
半史實半傳說人物,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石紐山,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石坳鄉(xiāng)
動畫《大禹治水》,《如果歷史是一群喵》等
電影《神州精魂》,《大禹治水》等
史書《史記》,《竹書紀年》,《帝王世紀》等
具體年代:??
神話傳說時代
可能100歲左右辭世
無法精確具體月日
夏朝代之前,可能是大約公元3000年前
生活軌跡:? ? 承接父業(yè)? ?受命治理大水? 拯救華夏? ?行遍全國? 威加海內(nèi)? 被人民推舉為帝王? ?建立國家
??
影響成就:? 治水救世? 劃定九州? 夏王朝第一帝? ? 逆天抗神? ?將人世從上古神明的控制中解放
開啟王朝制

世界史詩英雄1(補)
治水救世——姒文命
姒文命是本名? 就是建立夏王朝的 大禹帝
禹是黃帝的后代
接受 舜帝的禪讓 成為了部落首領(lǐng)? 他的兒子啟成為了下1任王? 從此正式開啟了 王朝制度? 禪讓制在這個時代被取代了
作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后人稱為夏禹,成為上古時代傳說時代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賢圣帝王。
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九州、奠定夏朝,后人尊稱為大禹。
禹死后,安葬于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現(xiàn)在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
涂山大會之后,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涂山大會,就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后九鼎(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鑄成,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征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tǒng)。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quán)至高無上、國家統(tǒng)一昌盛的象征。
傳說禹與涂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之路。后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chǎn),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但想到開山導(dǎo)流刻不容緩,便顧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線。第三次經(jīng)過家鄉(xiāng)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里,他已經(jīng)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

現(xiàn)代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仍有1處名勝古跡——晴川閣
在這古跡之中就建有大禹的宮殿
晴川閣最早為明代 嘉靖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 當(dāng)朝年間?漢陽知府?范之箴?在修葺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的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唐代詩人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
禹稷行宮(禹王宮),南宋紹興(1131—1162)年間,司農(nóng)少卿張體仁督修大別山禹王廟。位于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是武漢歷代祭祀大禹之地,也是武漢市著名的歷史文化建筑
大禹治水救世似乎與西方傳說中的建造方舟傳承人理的諾亞存續(xù)萬物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