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戰(zhàn)列/戰(zhàn)巡】美國 南達科他級 印第安納號(Indiana)的一生及歷史照片

2023-08-12 15:42 作者:兩條尾跡的流星  | 我要投稿


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舷號BB-58,是南達科他級的二號艦,也是美國海軍史上第三艘以印第安納州命名的戰(zhàn)艦(第一艘是前無畏艦BB-1,1919年退役;第二艘舷號BB-50,未建成即被報廢拆解)。作為南達科他級戰(zhàn)艦的一脈相承,印第安納號裝備有9門Mark 6型406毫米45倍徑主炮,分布于三座主炮塔內;20門Mark 12型127毫米38倍徑高平兩用炮,分布于十座副炮塔內;防空火力為6座四聯(lián)裝40毫米博福斯防空炮和35門20毫米厄利孔防空炮(這是下水時候的配置,后續(xù)還經過多次加裝),此外還有三架OS2U“翠鳥”水上飛機。

1934年3月27日,根據(jù)文森-特拉梅爾法案(Vinson-Trammell Act,也稱第一次文森法案),印第安納的建造計劃被批準。1938年9月21日,時任總統(tǒng)富蘭克林·D·羅斯福批準了“印第安納”這一命名。

1939年11月20日,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在弗吉尼亞州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鋪設龍骨。1941年11月21日,印第安納號下水。她的下水儀式由印第安納州州長亨利·F·施里克(Henry F. Schricker)的女兒瑪格麗特·羅賓斯(Margaret Robbins)主持。

1942年4月30日,印第安納號服役,由梅里爾(Merrill)上校指揮。在服役典禮中,印第安納號升起了初代印第安納(BB-1)曾使用過的星條旗。

時間1942 年 4 月 30 日,美國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前部 406毫米主炮視圖

1942年5月20日,印第安納號完成了進一步的舾裝工作。5月21日,印第安納號從紐波特起錨開始海試。最初的海試在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進行,海試從5月26日持續(xù)到5月29日。5月31日,她換至弗吉尼亞州的漢普頓錨地(Hampton Roads)進行海試。

1942年6月1日,在驅逐艦希拉里·P·瓊斯(Hilary P. Jones)、查爾斯·F·休斯(Charles F. Hughes)、伍斯利(Woolsey)和英格拉漢(Ingraham)的護航下,印第安納號進行了速度測試,成績?yōu)?7.8節(jié)。在漢普頓錨地各種測試和訓練一直持續(xù)到1942年9月,隨后她又在9月29日前往緬因州的卡斯科灣進行進一步的火炮測試。

時間1942 年 8 月 15 日,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附近的美國戰(zhàn)列艦印第安納號
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烁浇挠〉诎布{號。時間1942 年 9 月
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烁浇挠〉诎布{號戰(zhàn)列艦(1/5),此時1號和3號炮塔轉向右舷。時間1942 年 9 月 8 日
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附近的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2/5),船員懸掛在船尾完成船體的油漆工作。時間1942 年 9 月 8 日
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烁浇挠〉诎布{號戰(zhàn)列艦(3/5)。時間1942 年 9 月 8 日
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烁浇挠〉诎布{號戰(zhàn)列艦(4/5),船員懸掛在船尾完成船體的油漆工作。時間1942 年 9 月 8 日
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烁浇挠〉诎布{號戰(zhàn)列艦(5/5),船員懸掛在船體進行油漆工作。時間1942 年 9 月 8 日

1942年11月9日,印第安納號在美國緬因州卡斯科灣完成試航。印第安納號被認定為已做好參戰(zhàn)準備。這時,美國已經處于和德國與日本的兩線作戰(zhàn)中接近一年之久,而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瓜島戰(zhàn)役也正如火如荼。因此,印第安納接到了前往瓜島的命令,并立即通過巴拿馬運河前往太平洋。

1942年11月14日,尚在航行途中的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被指派為第2.6特混大隊的旗艦,屬下同行的戰(zhàn)艦還有輕型巡洋艦哥倫比亞(Columbia)和驅逐艦薩弗利(Saufley)、德海文(De Haven),四艘戰(zhàn)艦在28日下午到達湯加并接受補給。

兩天后,印第安納轉調入第66.6特混大隊(TG 66.6),并前往努美阿,于12月2日到達。在那里,印第安納號的任務是替代在11月14日夜戰(zhàn)中被日軍艦隊打的半死的南達科他號。之后印第安納號和64特遣隊(TF 64)一同行動,并在為瓜島上的美國軍隊提供了炮火支援。

1942年12月16日,華盛頓號戰(zhàn)列艦、北卡羅來納號戰(zhàn)列艦和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在尼古拉斯號驅逐艦、法拉格特號驅逐艦和克拉克號(Clarke)驅逐艦的護送下離開新喀里多尼亞,前往珊瑚海附近巡邏。

1942年12月23日,華盛頓號戰(zhàn)列艦、北卡羅來納號戰(zhàn)列艦和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在尼古拉斯號驅逐艦、法拉格特號驅逐艦和克拉克號驅逐艦的護送下,隨著范寧號和莫里號驅逐艦加入,返回新喀里多尼亞的努美阿。

停泊在南太平洋港口的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時間1942 年 12 月

1943年1月,印第安納和另外兩艘高速戰(zhàn)列艦北卡羅來納和華盛頓統(tǒng)一歸威利斯·李(Willis Lee)海軍少將指揮。1月底倫內爾島戰(zhàn)役(Battle of Rennell Island)爆發(fā),但因為相距過遠,印第安納號她們并沒能來得及北上支援參戰(zhàn)的美國艦隊。

1943年7月,新幾內亞戰(zhàn)役爆發(fā),這支戰(zhàn)列艦編隊(包括印第安納號、北卡羅來納號和馬薩諸塞號)被派往掩護登陸艦隊,避免日軍對其發(fā)動偷襲。

1943年8月31日至9月1日期間,印第安納號負責掩護攻擊南鳥島的航母艦隊。

1943年10月21日至11月11日,她在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短暫休養(yǎng)。

1943年11月20日至23日,印第安納號抵達吉爾伯特群島,參與了塔拉瓦戰(zhàn)役(Invasion of Tarawa),在美軍進攻期間掩護航空母艦,同時為登陸的海軍陸戰(zhàn)隊提供火力支援。此次戰(zhàn)役中,她的防空炮手們第一次擊落了日軍的飛機。

時間1943 年 11 月12日,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正在前往吉爾伯特群島的途中;注意遠處的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和背景中的另一艘船;拍攝于從蒙特利號航空母艦
阿拉巴馬號、蒙特利號和印第安納號(背景最后面)戰(zhàn)列艦前往吉爾伯特群島,時間1943 年 11 月 12 日,拍攝于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

1943年12月8日,印第安納號和另外4艘戰(zhàn)列艦,以及12艘驅逐艦對瑙魯島上的日軍陣地進行了炮擊,5艘戰(zhàn)列艦一共對目標發(fā)射了810枚炮彈。

1944年1月1日,印第安納號被調入第37.2特混大隊。

1944年1月16日,印第安納號和南達科他號(南達在1943年2月15日就修好了)與驅逐艦施萊特(Charrette)、康納(Conner)和伯恩斯(Burns)進行了射擊演習。

1944年1月18日,印第安納號與另外4艘戰(zhàn)艦組成的小艦隊和北卡羅來納號、華盛頓號以及另外三艘驅逐艦一同起航,準備參加下一場登陸作戰(zhàn):馬紹爾戰(zhàn)役。在航行途中,她們組織了防空火力演習,在海面上與航空母艦邦克山號和輕型航空母艦蒙特利號匯合,并在1月20日到達圖瓦盧的富納富提(Funafuti)。在那之后,她們被重組入第58.1特混艦隊(TG58.1),這支艦隊里還包括航空母艦企業(yè)號、約克城號(埃塞克斯級)、輕型航空母艦貝勞伍德(Belleau Wood),以及多艘巡洋艦和驅逐艦。1月25日至28日期間,艦隊進行了進一步的訓練,印第安納號還作為了航母們進行航空打擊的訓練目標。

在整個馬紹爾戰(zhàn)役中,印第安納號被指派為第8戰(zhàn)列艦分隊(Battleship Division 8,BatDiv 8)的旗艦,由格倫·B·戴維斯(Glenn B. Davis)海軍少將指揮。

時間1944 年 1 月 24 日,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在馬紹爾群島海域航行。
時間1944 年 1 月 24 日,馬紹爾群島戰(zhàn)役期間,依阿華號和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正在航行
時間1944 年 1 月 24 日,馬紹爾群島戰(zhàn)役期間,依阿華號和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正在航行;拍攝于SB2C地獄俯沖者飛機
時間1944 年 1 月 24 日,馬紹爾群島戰(zhàn)役期間,依阿華號戰(zhàn)列艦的前炮和上層建筑。左側后面的戰(zhàn)艦是印第安納號。

1945年1月底,印第安納號參加了為2月1日登陸馬紹爾群島中的夸賈林環(huán)礁而進行的準備行動。1月29日,印第安納號、華盛頓好、企業(yè)號和約克城號襲擊了馬洛埃拉普環(huán)礁(Maloelap Atoll)。

時間1944 年 1 月 27 日,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前往馬紹爾群島馬洛拉普環(huán)礁攻擊塔羅阿島機場(1/2)。她的船體外觀采用32號迷彩方案
時間1944 年 1 月 27 日,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前往馬紹爾群島馬洛拉普環(huán)礁攻擊塔羅阿島機場(2/2).
時間1944 年 1 月下旬左右,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在海上航行。摘自美國海軍海軍歷史中心照片 NH 52662,以強調迷彩方案

1945年1月30日,在四艘驅逐艦的護航下,印第安納號、華盛頓號和馬薩諸塞號開始準備對夸賈林的炮擊行動,以削弱日軍的防御。

1945年1月31日,印第安納號等戰(zhàn)艦到達發(fā)射位,印第安納于9時56分開始炮擊。日軍的岸防炮對她們進行了反擊,但未能擊中。印第安納號繼續(xù)對島上的日軍目標開火,一直持續(xù)到14時48分,并最終在17時15分起航返回艦隊,并一直待在艦隊 里為航母護航。這一天,她們共擊沉了六艘停泊在碼頭上的日軍艦艇,包括一艘反潛艦和五艘警戒船。印第安納共發(fā)射了大約306發(fā)406毫米炮彈和2385發(fā)127毫米炮彈。

在1944年2月1日黎明前的黑暗中,印第安納號在接到給四艘驅逐艦加油的命令后,在瓜賈林附近離開了第58.1特混艦隊的巡航編隊。因為害怕被日軍發(fā)現(xiàn),全艦隊進行了燈火管制。凌晨4時20分,印第安納號發(fā)出了一條無線電信息,指出她正在向左轉并減速到15節(jié),但艦長斯蒂爾(Steele)決定讓她向右轉,并且沒有發(fā)出后續(xù)的無線電信息。在印第安納號向右轉約7分鐘后,她的船員注意到華盛頓號戰(zhàn)列艦突然出現(xiàn)在附近。此時華盛頓號也注意到了前來“貼貼”的印第安納號,華盛頓號把引擎調到“全速后退”,并使勁向左轉舵,但還是無法阻止大約一分鐘后發(fā)生的碰撞。華盛頓號的船頭刮到了印第安納號右舷的后部,印第安納號右舷船體被撕開,16英寸炮塔的測距儀被撞壞,同時損壞的還有幾門高射機槍、右舷飛機彈射器彈射器連同一架水上飛機。華盛頓號的前部船體有60英尺左右的部分受損,導致甲板下墜入水。在這起事故中,華盛頓號上有6人遇難,印第安納號上有4人遇難。

由于這次事件,斯蒂爾被海軍上將切斯特·尼米茲解除了指揮權,從此他再也沒有在海上服役過。與此同時,華盛頓號戰(zhàn)列艦的負責甲板執(zhí)勤的軍官因“迅速和水手般的行動,幾乎避免了相撞,并將損失降到最低(prompt and seamanlike action which almost averted the collision and definitely minimized the consequences.)”而受到表彰。而戴維斯少將只能暫時找一艘別的戰(zhàn)列艦當旗艦了。

1944年2月2日,被華盛頓號狠狠撅了的印第安納號在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進行臨時維修,然后準備駛向美國珍珠港海軍造船廠進行長期修理。

時間1944 年 2 月 3 日,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與華盛頓號戰(zhàn)列艦相撞后,在馬紹爾群島馬朱羅進行維修。背景中為華盛頓號和 AR-4 女灶神號修理船

1944年2月7日,在驅逐艦雷米(Remey)和波登·R·黑斯廷斯(Burden R. Hastings)的護航下,印第安納號出發(fā)前往珍珠港。四天后,又有兩艘驅逐艦加入了護航的隊伍。她們最終在2月13日到達珍珠港。2月14日印第安納號進入干船塢大修,維修一直持續(xù)到4月7日。維修結束后,她重新進行了海上試航和主炮射擊試驗,以確認這次被撅撞擊有沒有給她留什么下機械故障之類的暗病。接下來的兩周內她一直留在珍珠港進行射擊訓練。

停泊在珍珠港海軍造船廠的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1/4)。時間1944 年 2 月 13 日。注意右舷與華盛頓號相撞造成的損壞
停泊在珍珠港海軍造船廠的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2/4)。時間1944 年 2 月 13 日。注意右舷與華盛頓號相撞造成的損壞
停泊在珍珠港海軍造船廠的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3/4)。時間1944 年 2 月 13 日。注意右舷與華盛頓號相撞造成的損壞
停泊在珍珠港海軍造船廠的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4/4)。時間1944 年 2 月 13 日。注意右舷與華盛頓號相撞造成的損壞

1944年4月底,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重返太平洋戰(zhàn)場,回歸艦隊。4月26日,印第安納號到達馬努斯島的西阿德勒港(Seeadler Harbor)。

1944年4月28日,戴維斯少將終于回到了印第安納號上。也是4月28日同一天,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和馬薩諸塞號戰(zhàn)列艦以及四艘驅逐艦一起調入第58特遣隊(TF 58),準備參加冰雹行動(Operation Hailstone,也稱“日版珍珠港事件”)。4月29日和30日,冰雹行動開始。第58特遣隊航母的飛機攻擊特魯克環(huán)礁的日軍陣地,印第安納號等戰(zhàn)艦負責為航母提供進行掩護。

1944年5月1日,印第安納號參加了對謝尼亞溫群島(Senyavin Islands)中波納佩島(Pohnpei)的攻擊。她對著島上的炮擊持續(xù)了一小時,直到炸到沒什么東西可炸的時候才脫離戰(zhàn)斗。

1944年5月4日,印第安納號隨美軍艦隊轉移到馬朱羅,開始準備對馬里亞納群島中的一些島嶼展開攻擊。6月6日,塞班島戰(zhàn)役(Invasion of Saipan)開始。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華盛頓號戰(zhàn)列艦和四艘護航的驅逐艦組成了第58.7.3特混支隊(TU 58.7.3),即西線攻擊支隊(Western Bombardment Unit)。登陸前的火力準備從13日開始,共計持續(xù)兩天。在這期間印第安納號一共發(fā)射了584發(fā)406毫米炮彈。

1944年6月15日,日軍開始從空中反擊登陸艦隊,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不得不進行機動回避。15日晚大約19時10分,一架日軍魚雷機朝印第安納投下魚雷,但魚雷并沒有爆炸。印第安納的防空炮手們擊落了這架魚雷機,并在三分鐘后又擊落了另外一架轟炸機,印第安納在這波攻擊中沒有受到任何損傷并依然留在艦隊里。

1944年6月19至20日,菲律賓海海戰(zhàn)開始,印第安納號為她的航母隊友們提供防空火力支援。6月19日早上,印第安納號和南達科他號發(fā)現(xiàn)了日軍的第一波飛機攻擊。10時48分,她的防空炮開始開火,并迅速擊落一架日機。11時50分,一架魚雷機朝印第安納號投下魚雷。她不得不采取回避機動,幸運的是魚雷并未命中,而是在她的尾流中爆炸,沒有造成任何破壞。12時13分,一架日軍戰(zhàn)斗機試圖用機槍掃射印第安納號甲板,但隨即被印第安納號的高炮手打掉機尾墜入海中。此時不出意外的話就該出意外了。一架正在燃燒的日軍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大概率是神風打法)撞上了她的右舷(等會兒,上次被華盛頓撅的好像也是右舷),在她的甲板上留下了一堆燃燒的殘骸。不過還算幸運的是這次撞擊并未造成什么損失。在這場戰(zhàn)役中,印第安納號一共發(fā)射了416發(fā)127毫米炮彈、4832發(fā)40mm炮彈和大約9000發(fā)20mm炮彈。她的船員一共有5人受傷,但這全部是因為友軍的高炮炮彈破片所致。

印第安納號在馬里亞納群島海域連續(xù)航行了64天,以支援美軍在這段時間的登陸作戰(zhàn)。

1944年7月4日,印第安納號的一架翠鳥水上飛機撈起了兩名屬于列克星敦(CV-16)號航母上的飛行員。

1944年8月初,印第安納號從馬里亞納外海被派往艾尼韋塔克環(huán)礁(Eniwetok)補充彈藥和給養(yǎng)。8月30日,印第安納號和第34特遣隊(TF 34)一起出發(fā),并在9月3日和第38特混大隊(TG 38)匯合,第38特混大隊正準備在9月底進攻帕勞。但是這時印第安納出現(xiàn)了引擎故障,所以她不得不離隊前往西阿德勒港進行維修,她也因此錯過了萊特灣海戰(zhàn)。

1944年9月21日至10月4日,印第安納號一直在西阿德勒港進行維修,在這期間戴維斯少將只能先在馬薩諸塞號上待一陣子了。之后,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和愛達荷(Idaho)號戰(zhàn)列艦、印第安納波利斯重型巡洋艦和克利夫蘭輕型巡洋艦一同前往珍珠港。10月14日,她們到達珍珠港。10月16日,印第安納號和愛達荷號又在兩艘驅逐艦的護航下前往普吉特灣海軍船廠進行徹底檢修。11月30日,印第安納檢修完畢,并在進行了又一輪海試后于12月6日啟程返回珍珠港。一直到1944年結束,她都一直待在珍珠港進行訓練和基本的維修保養(yǎng)。

1945年1月8日,印第安納號再次出征,船上升起了第12.5.2特混支隊(TU 12.5.2)指揮官、第7戰(zhàn)列艦分隊司令奧斯卡·C·巴吉爾二世(Oscar C. Badger II)海軍少將的將旗。

1945年1月10日,在驅逐艦博里(Borie)號和布雷驅逐艦格溫(Gwin)號的護航下,印第安納號從珍珠港出發(fā)駛向埃尼威托克島(Eniwetok),進而在1月20日到達塞班地區(qū)與支隊的其他成員會合。

1945年1月22日,整個特混支隊開始朝硫磺島進軍,并在1月24日抵達。雖然離登陸行動還有一個月之久,但是包括印第安納號、三艘重巡洋艦、七艘驅逐艦和格溫號布雷驅逐艦在內的特混支隊一到達就立即對硫磺島展開了炮擊。24日13時17分,一架日軍天山艦載攻擊機試圖對艦隊展開攻擊,但被艦隊密集的防空炮火趕跑了。印第安納號一直炮擊到15時55分,共計發(fā)射了200發(fā)406毫米炮彈,直到當?shù)啬芤姸认陆档阶屗坏貌煌;馂橹埂?/p>

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和特混支隊轟炸硫磺島(1/2)。時間1945 年 1 月 23 日
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和特混支隊轟炸硫磺島(2/2)。時間1945 年 1 月 23 日

1945年1月25日早上,印第安納號離開了硫磺島,并在26日到達烏利西環(huán)礁(Ulithi)。隨后巴吉爾少將跑到了新澤西號戰(zhàn)列艦上,并將那里作為他的新旗艦。而在1月份剩下的幾天里,不再擔任旗艦的印第安納號就一直忙于防空訓練。

1945年2月10日,印第安納號作為第58.1特混大隊(TG 58.1)的一員再次出發(fā)突襲東京。2月16日,艦隊中的航母對東京地區(qū)進行了一次空中打擊。接下來她們又多次轟炸了包括硫磺島在內的小笠原諸島,2月25日,她們又炸了一遍東京。這期間印第安納號除了為航母們提供防空掩護外,還頻繁地用她的翠鳥水上飛機去在海里打撈跳傘的飛行員。3月1日,她的翠鳥飛機甚至撈起了另外兩架別的船上的翠鳥飛機的機組成員。

時間1945 年 2 月 12 日。跟隨第 58.1 特混艦隊正在前往攻擊日本東京的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

1945年3月3日,艦隊返回烏利西環(huán)礁進行補給。3月14日,印第安納號、南達科他號、馬薩諸塞、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被編為第58.1.3特混支隊(TU 58.1.3),這支艦隊的任務是為三天后另一輪轟炸日本本土的行動提供掩護。

1945年3月19日早上,在美軍航母們轟炸九州島之前,印第安納號擊落了一架日本飛機。19日當天晚些時候,艦隊轉而轟炸吳海軍工廠。在這次行動中,大黃蜂號(Wasp CV-18)航母和富蘭克林號(Franklin CV-13)航母被日軍神風飛機擊中,嚴重受損,不得不撤退(神風板載,恐怖如斯)。

1945年3月23日,印第安納號前往沖繩島,參加登陸之前的火力準備工作。3月24日,她朝沖繩島上的日軍目標發(fā)射了180發(fā)406毫米炮彈,隨后又返回了艦隊。接下來的幾天,美軍航母們又對沖繩島進行了狂轟濫炸,而印第安納號則繼續(xù)負責掩護工作。

1945年4月,印第安納號和第58.1特混大隊(TG 58.1)大部分時間都忙于對登陸沖繩島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提供火力支援。4月7日,日本聯(lián)合艦隊展開了一次主要的反攻,在這次反攻的形式包括大規(guī)模的神風自殺攻擊和出動大和號戰(zhàn)列艦進行“天號作戰(zhàn)”。這次反攻最終以巨大的損失宣告失敗,但是在整個4月,日軍的神風攻擊依然在繼續(xù)。

時間1945 年 4 月 1 日。日本沖繩近海,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上的天主教牧師在該船的后甲板上舉行圣餐禮
時間1945 年 4 月 8 日。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通過高架線從日本沖繩近海接收 406毫米火炮火藥

1945年4月12日,日軍的兩架戰(zhàn)斗機:一架海軍的零式戰(zhàn)機和一架陸軍的一式戰(zhàn)機“隼”,試圖通過神風板載撞擊印第安納號(海陸強強聯(lián)手),但印第安納號用她強悍的防空炮火狠狠地將這兩架飛機打的稀碎。日軍這次喪心病狂的神風攻擊幾乎沒有對印第安納號造成任何傷害,但也不是沒有戰(zhàn)績:其中一架飛機的碎片精確擊中印第安納號甲板上的一個倒霉的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

1945年4月14日,印第安納號又擊落了三架日軍的一式戰(zhàn)機。但是在4月15日,印第安納號意外朝一隊友軍的F6F地獄貓飛機開火,所幸并未造成任何損失。15日晚些時候,她找補給艦補充了給養(yǎng)。

1945年4月底,第8戰(zhàn)列艦分隊離開沖繩島返回烏利西環(huán)礁,并在那里從5月1日一直待到5月9日,隨后印第安納號再次出航。5月12日,印第安納號負責掩護對日本九州地區(qū)進行一系列轟炸任務的航母。5月14日,印第安納號擊落了一架日軍零式戰(zhàn)機,并協(xié)助治療了一位被日軍防空炮火擊落的美軍F6F飛行員。

1945年5月27日,第五艦隊輪換為第三艦隊,艦隊中的所有特混艦隊和下屬單位番號也都更換成了3×號段。印第安納號所屬的特混大隊也更名為TG 38.1。

1945年6月初,一個名為“康妮”的強大氣旋在菲律賓海生成,并朝沖繩方向北上。6月5日,第三艦隊在沖繩島南方和其遭遇。印第安納號記錄下了高達80節(jié)(150km/h,相當于14級臺風)的瞬間風速。強大的風浪將她的一架翠鳥水上飛機從彈射器上扯下來撕碎扔到海里,還導致海水沿她的引擎室通風口倒灌,造成配電柜短路,使她轉向失控了大約四十分鐘之久。整個艦隊有36艘船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印第安納號看起來并沒什么大礙。

時間1945 年 6 月 5 日左右。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在日本沖繩地區(qū)航行遭遇臺風時,船頭被海浪淹沒

1945年6月7日,艦隊恢復了秩序,并重新開始為沖繩島上的戰(zhàn)事提供支援。7月8日,印第安納號再次掩護航母們轟炸日本九州島上的多個日軍機場。7月9日,在5艘驅逐艦護航下,印第安納號、阿拉巴馬號和馬薩諸塞號炮擊了南大東島上的日軍設施。7月10日,她們又炮擊了南大東島第二次。炮擊完畢后,印第安納號隨即離開沖繩,前往菲律賓的圣佩德羅灣(San Pedro Bay)接受補給,并在13日到達。

1945年7月初,印第安納號再次啟程返回艦隊。7月10日,印第安納號支援了轟炸東京的航母艦隊。7月14日,她有幸成為戰(zhàn)爭中第一批炮擊日本本土的主力艦之一,當時她正隸屬于第34.8.1特混支隊(TU 34.8.1),艦隊里還包括馬薩諸塞號戰(zhàn)列艦、南達科他號戰(zhàn)列艦、芝加哥(Chicago)號重型巡洋艦、昆西(Quincy)號重型巡洋艦以及另外9艘驅逐艦。她們的首要目標是轟炸位于巖手縣釜石市的日本釜石鋼鐵廠。在炮擊過程中,印第安納號發(fā)射了271發(fā)406毫米炮彈,但爆炸產生的煙霧讓她的翠鳥水上偵察機無法看清射擊效果。直到第二天,一艘驅逐艦返回釜石近海,才確認炮擊很成功,釜石依然在熊熊燃燒。

時間1945 年 7 月 14 日。印第安納號、馬薩諸塞號、芝加哥號和昆西號戰(zhàn)艦在日本巖手縣釜石附近航行
時間1945 年 7 月 14 日。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馬薩諸塞號戰(zhàn)列艦和昆西號巡洋艦炮擊日本巖手縣釜石市

炮擊釜石后,印第安納號繼續(xù)為航母編隊提供護航。直到1945年7月29日,她和第34.8.1特混支隊(TU 34.8.1)一同被派去執(zhí)行另一次炮擊任務。這次任務是攻擊位于靜岡縣濱松市的工業(yè)設施,友軍是以喬治五世戰(zhàn)列艦為核心的英國皇家海軍TF 37編隊。在此次任務中,印第安納又發(fā)射了270發(fā)406毫米炮彈。

1945年8月1日,第8艦隊(Battleship Division 8,BatDiv 8)被派往組建第38.1.2支援支隊(SU 38.1.2)。這次調動對戰(zhàn)列艦們的任務并沒有什么影響,她們依舊和英國友軍TF 37一起炮擊日本沿海地區(qū)。8月7日,印第安納號的一架翠鳥水上飛機意外墜海,機組成員全部喪生。

1945年8月9日,第8艦隊再次炮擊釜石。從12時46分到14時45分之間,印第安納發(fā)射了270發(fā)406毫米炮彈。但很快,能見度的變化再次讓她的翠鳥偵察機無法提供有效的彈著觀測。至此,印第安納號在二戰(zhàn)中對日本本土的最后一次炮擊也就此結束,這次炮擊徹底摧毀了日本釜石鋼鐵廠。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但這時印第安納號正駛向日本海岸,掩護航母們的另一波“空中打擊”,這次航母飛機上裝載的不是彈藥,而是食品和藥品;目的是投放給日本本土的盟軍戰(zhàn)俘營。

1945年8月30日,印第安納號從自己的船員中勻出一批人,作為占領軍的一部分登陸日本本土。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和美軍代表在密蘇里號戰(zhàn)列艦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5日,印第安納號駛入東京灣。接下來的一周,她都停泊在那里,負責核實盟軍戰(zhàn)俘的身份。她一共確認了54名美國海軍軍人,28個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64名平民和多名美國陸軍軍人以及數(shù)名加拿大的友軍。

1945年9月15日,在驅逐艦曼斯菲爾德(Mansfield)的護航下,印第安納號載了一船人返回加利福尼亞。因為三號推進軸出現(xiàn)了故障必須停用,她不得不將船速限制在18節(jié)(33km/h),同時她在路上進行了一系列射擊訓練,并在9月22日到達珍珠港。9月23日她又出發(fā)前往舊金山,并在9月29日到達。隨后,她卸下了足足1013名乘客。隨著這批乘客下船,印第安納的二戰(zhàn)生涯也隨之宣告結束。她一共獲得了9枚戰(zhàn)斗之星。

到達舊金山后,印第安納號立即前往亨特斯角海軍船廠(Hunters Point Naval Shipyard)進行維修,維修工作一直持續(xù)到1945年9月25日。隨后印第安納號前往普吉特灣海軍船廠,在那里她卸下了所有彈藥和其他易燃物。10月15日,她進入干船塢,開始進行封存前的準備工作。

時間1946 年 3 月 17 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內河碼頭的印第安納號、馬薩諸塞號和阿拉巴馬號

1946年3月29日,海軍宣布了二號戰(zhàn)后計劃(Postwar Plan Number Two),詳細闡述了將艦隊力量削減為和平時期必要水平所需要的裁軍規(guī)模。根據(jù)這份計劃,印第安納號戰(zhàn)列艦將和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一起進入太平洋保存艦隊(Pacific Reserve Fleet)封存。

在封存期間,美軍提出了很多關于包括印第安納號在內的南達科他級戰(zhàn)列艦的改造計劃,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xiàn)。

停泊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92 號碼頭的邦克山號、好人理查德號、埃塞克斯號、提康德羅加號、印第安納號和阿拉巴馬號。時間1947 年 1 月 9 日
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鳥瞰圖。時間大約 1948 年
停泊在美國華盛頓州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的埃塞克斯號、提康德羅加號、約克城號、列克星敦號、邦克山號和好人理查德號,時間1948 年 4 月 23 日。注意左邊背景中的幾艘戰(zhàn)列艦,其中一艘為印第安納號

印第安納號在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一直封存到60年代初。1961年6月27日,海軍作戰(zhàn)部長阿利·伯克(Arleigh Burke)海軍上將宣布四艘南達科他級戰(zhàn)列艦已經不再適合繼續(xù)作為封存艦艇保存。1962年5月1日,海軍部長弗雷德·科斯(Fred Korth)建議,將印第安納號從將于當年6月1日起生效的國家艦艇名冊(Naval Vessel Register)中移除。至此,印第安納號的服役歷程終止,隨后的1963年9月6日,她被出售拆解。

雖然整艘戰(zhàn)艦沒能保存下來,但印第安納號上的一些零件被她的命名州印第安納州保存:她的一個錨公開展示在韋恩堡(Fort Wayne)的阿倫縣戰(zhàn)爭紀念體育館(Allen County War Memorial Coliseum)、艦鐘保存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的海斯拉海軍軍械庫(Heslar Naval Armory)、舵輪保存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的肖特里奇高中(Shortridge High School)、她的主桅、艦艏和一對防空炮也在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的紀念體育館(Memorial Stadium)公開展示,此外還有一些從印第安納號船體上回收的低本底鋼(又稱低背景鋼,是指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前生產的任何鋼)被用于建設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中活體放射分析和研究設施(Vivo Radioassay and Research Facility,IVRRF)所用的低背景計數(shù)室。

在這些保存下來的零件中,主桅和防空炮是美國海軍在1966年捐贈的。艦艏則在加利福尼亞州一直保存到2013年才遷來印第安納大學,當時有20名印第安納曾經的船員參加了落成儀式。

資料參考與照片來源:https://ww2db.com/;艦R百科;美國國家檔案館。UP實在水平有限,文中難免會有很多錯誤,還懇請各位大佬批評指正



【戰(zhàn)列/戰(zhàn)巡】美國 南達科他級 印第安納號(Indiana)的一生及歷史照片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仙居县| 含山县| 宽甸| 海南省| 蒙自县| 东光县| 育儿| 尚义县| 兴海县| 滕州市| 赤城县| 辛集市| 右玉县| 丰县| 上犹县| 鹤山市| 阳泉市| 鄂托克前旗| 徐汇区| 大邑县| 安泽县| 额济纳旗| 扎赉特旗| 旬阳县| 吉隆县| 宾川县| 射洪县| 金沙县| 清丰县| 麻栗坡县| 阿城市| 双牌县| 孟村| 微山县| 普兰县| 于田县| 福建省| 山东省| 扶绥县| 会宁县|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