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都中招!國內(nèi)日料店到底能有多坑?


10月14日,有人發(fā)現(xiàn)在大眾點評的某家日料店上,出現(xiàn)了王思聰?shù)?strong>“一星評價”:

這條評價也很快被熱心網(wǎng)友挖了出來。
王思聰發(fā)現(xiàn)自己暴露后,也很大度地跟網(wǎng)友聊起了天,談到日料店時,他坦誠“這家日料店確實不行”。

王思聰一系列言論概括起來,有兩個要點:
第一,貴就算了,還不好吃
第二,不好吃就算了,食材還是在虛假宣傳
事后,該餐廳反應(yīng)相當迅速,道歉之余,還不忘祝福IG奪得S9冠軍。
有一說一,祝福IG奪冠還行。

講道理,像王思聰這樣的有錢人愿意花時間寫大眾點評,我大概率會相信他的評價的。
他不是那種滿嘴跑火車的人,而且也沒這個必要去說假話。

實際上,我們一直有神化日料的趨勢。
王思聰去的這家日料店,是高檔日料店,人均2K+,很容易讓來過的客人將其神化。
借這個機會,讓我們來談?wù)勅樟系?strong>“被神化”的這些事。

No.1文化輸出:日料店日漸神化的根源
日料地位的提高,與日本的壽司師傅們密不可分。
2011年11月,紀錄片《壽司之神》于美國上映,該片記錄了小野二郎畢生追求創(chuàng)造完美壽司的歷程。

小野二郎捏壽司時,每個壽司需要到的飯粒數(shù),誤差不超過4粒;
為了保護創(chuàng)造壽司的雙手,小野二郎不工作時永遠帶著手套,連睡覺也不會拿下。
入店十年后,你才有煎蛋的資格,即使兒子已經(jīng)50歲了,依然給小野二郎打下手。

這種對待壽司嚴謹?shù)膽B(tài)度,造就了一種日本特有的“匠人精神”。
隨著《壽司之神》在國內(nèi)的熱映,不少人知道了小野二郎,知道了日本壽司師傅的“匠人精神”。
這也無形中為日料店制造“噱頭”提供了方便。

可以說,《壽司之神》這部紀錄片,成功地讓壽司從“一團冷飯加紫菜”,華麗蛻變?yōu)?strong>“獨具匠心的藝術(shù)品”。
你可以看到,日料店們主打的都是“手作”、“地道”等賣點。
另一方面,除了壽司,日本人對待食物的態(tài)度也值得我們學習。
《孤獨的美食家》中五郎對食物的崇拜與贊美,溢于言表。

《深夜食堂》中大叔做出的食物,每每讓食客動容。

千萬不要小看“文化滲透”這個詞匯。
在我看來,日料店之所以價格高昂,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歸功于這些日劇和紀錄片。
至少在目前,我們國內(nèi)對于日本菜的好感度,都是相當高的。
對日料的高好感度,也在無意中創(chuàng)造了高價餐廳存在的土壤。
No.2造假無成本:日料店泛濫的原因
如果你想要開店的話,首先你需要為你的日料店選一個“和風”一點的名字。
不懂沒關(guān)系,我們隨便拿一個日本人的姓來當作招牌就行:
【大雄壽司】
【小夫拉面】
是不是毫無違和感?
你別笑,因為真的有這些店。。

隨便取個名字(帶點和風的),再用國內(nèi)的廚師、材料、做法來做日料,再高價標榜“日本料理”,不就可以賺大錢了?
更勿論那些打擦邊球,拿日本女優(yōu)名字來做招牌的店鋪了,簡直是不知所謂:

以上只是比較低級的玩法,真正會玩的老板,則直接上網(wǎng)搜一下,在日本有哪些【著名的日料店】?
一查,壽司之神的店叫【鮨一】是吧?
那行了,我們也開一家【鮨一】不就得了?

2017年,一家冒牌的日料店【鮨一】于上海開業(yè)。
《壽司之神》看過吧?
人家來上海開分店了,還不快去?
于是開業(yè)之初,鮨一一直大排長龍,無數(shù)人都想嘗嘗傳說中的壽司是什么味道的。

樹大招風,有李鬼的消息傳到了日本,日本的鮨一緊急發(fā)布通知,痛斥上海“分店”為冒牌貨:

原文翻譯如下:
中國國內(nèi),目前有兩家正在以“鮨一”為名字使用的名義假冒店。
一家在上海市,第二家在南京市。
以上兩家店跟“銀座鮨一”沒有任何關(guān)系
“銀座鮨一”壽司直營店只有
新加坡、曼谷、雅加達(2016年5月開店)
希望大家多多關(guān)照。

要知道這家上海的“鮨一”開業(yè)時可是這樣對外宣稱的:

最重要的是:這家冒牌貨人均1685元,1685元!
這個價錢,比去正版的“鮨一”還要貴!人家才1500元/人!

看到這些榮譽了嗎:
2017全國必吃餐廳;王思聰光顧本店…
連高級日料店都能玩假的,我還能相信散布各地的日料店可以“名副其實”嗎?
正是因為國內(nèi)開日料店容易“造假”、“編故事”,才導致了國內(nèi)部分日料店的亂象。
No.3貴即正義?日料店高消費猖獗的原因
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
當有的人花大價錢去吃到一頓日料后,他們會覺得這頓日料“好吃”、“物超所值”。

請看這份評價里面的日料。
你確定有這份評價里說的那么好吃嗎?
來讓我們看看大圖:



這些日料來自于一家名叫“柒本味”的日料店,前段時間,這家網(wǎng)紅日料店被罵上了熱搜。
這家日料店請人拍了一則高調(diào)裝逼的宣傳視頻,沒想到卻成了大型翻車現(xiàn)場。
老板一臉傲嬌懶得接客的樣子,還給來店的客人定下了很多規(guī)矩。

比如,不允許打包、上菜后一分鐘內(nèi)要吃掉、不準客人聊天不吃飯;
沒有菜單、不接生客、用餐人數(shù)不能超過10人......
價位還是398、498一人的高級日料店。

你猜有沒有人來光顧?
不好意思,簡直可以說是生意興隆,一口壽司都難求。
如果說這家店的出品對得上他的價錢,那貴點也沒關(guān)系。
可老板你往壽司上擠蛋黃醬,再倒上滿滿的醬油是怎么回事?

你秋刀魚煎的是啥玩意?

你干嘛要拿膿瘡的手做壽司???

這都有人去舔這家店,還沒東窗事發(fā)前,大把人尬吹這家店有多好吃。
東窗事發(fā)后,也許是惱羞成怒,無數(shù)人向官方舉報了這家店,終于讓這家店關(guān)門大吉。

我明白,吃了這頓日料,也許是花了他們五分之一的工資。
可一事歸一事,總不能因為你花了大價錢,就無腦給好評吧?
這屆中國食客,太容易糊弄過去了。

說到底,中國中高檔日料行業(yè),收智商稅真的收太多了。
在你還沒品嘗過高級日料的前提下,店家拿出一盤賣相還不錯的日料,你真的能分辨出好壞嗎?
普通人根本吃不出來,這個金槍魚是什么鰭的,和牛是A多少的,蜜瓜是哪個都府道縣的,清酒到底是二割三分還是五割。

另一方面是:日餐對食材的要求很苛刻,量少。
《壽司之神》里面幾個攤販不是說了么,“有好材料,就想著二郎”。
日本國內(nèi)的生態(tài)閉環(huán)是好材料給好餐廳,好餐廳給能欣賞的人,能欣賞的人給高價格。

希望大家以后可以好好鑒別日料店:
如果確實好吃,那么貴一點也沒關(guān)系;
如果不好吃又收高價,那么就要考慮一下,是否要幫襯這家店了。

從巔峰造極到跌下神壇,老干媽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如果老干媽繼續(xù)低迷下去,出現(xiàn)破局者入股老干媽,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對不起,這次我站雙黃蛋冰淇淋。
風靡一時的雙黃蛋冰淇淋,為何突然全國下架?
這篇知乎斬獲10W+點贊的文章告訴你答案。

世界三大名菜“熊貓吃屎、火山飄雪、鴨子攛稀”你吃的下去么?
這么多奇葩菜名,你覺得哪個最奇葩?

北方人如何在餐桌上打敗南方人?
爆文漫畫10W+告訴你打敗南方人只需要帶一樣東西就好

中 國 大 媽 統(tǒng) 治 C o s t c o ?!
誰能將剛開張半天的超市整關(guān)門?——大媽可以。

原來我不是南方人,不是北方人,我是西方人…
爆文漫畫10W+,帶你了解不知道的南北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