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意思 | 元宇宙×BIM大潮來襲,對智慧城市有什么影響?
盆友們好,我是蹭熱點的建模助手。
本期來聊聊最近再一次火出圈的元宇宙。這個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早在2021年元宇宙已經開始盛行,當時甚至充斥著電子游戲和科技世界,可以說是無可爭議的主角。

直至今天,建筑行業(yè)里大佬們也開始意識到這一概念在領導虛擬環(huán)境的構建中所承擔的責任。
其實從此前虛擬住宅Mars House以五十多萬美元完成交易就能看出,數字建筑的市場已經打開,隨之而來的,將會是無法準確預判的未知市場。
廢話不多港,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吧!
元宇宙,你真的知道它是啥?
Explain
“元宇宙”英文叫做“MetaVerse”,即超越現實的虛擬宇宙。這幾年熱炒得概念VR、AR、區(qū)塊、人工智能、虛擬貨幣……都涵蓋在內。
這樣列舉大家可能會覺得懂了但沒全懂,或者你們也看過電影《頭號玩家》?
其中“綠洲”游戲就好似元宇宙——人們通過頭盔設備,將意識與平行虛擬世界連接,在這個體驗的過程中,包括了視覺、聽覺、觸覺,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有虛擬版“劇本”內味了。

關于“元宇宙”這個概念,目前還沒有特別明確的定義,通過網上的資料,小編是這么理解的: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起來即為“超越宇宙”,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運行的人造空間。
所以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一個由AR、VR、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絡世界,人們在“Metaverse”里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而這個虛擬的世界可以被稱為“元宇宙”。

拋完書包后,接下來看看當元宇宙碰到BIM,會擦出什么火花~
元宇宙×BIM有什么化學反應?
Combine
元宇宙與BIM的結合,可以說是讓建筑突破現有的界限,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包括設計風格、自然條件是否需要符合規(guī)律等等。
除此之外,對空間概念也會有全新的定義。直白點說,就是通過裝置,把光影與空間融為一體,營造一個虛擬空間,在這個基礎上再同時植入花草樹木、水流、自然觸感等元素,為建筑師帶來更流動的、有變幻的空間體驗。

在現實世界中,建筑師既需要協(xié)調甲方、承包商、顧問、政府等多方意愿和利益,又要考慮到建筑的呈現形式對于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態(tài)等帶來的影響。
以上這些,都是一些繁雜瑣碎的問題。
而在元宇宙中或許能打開一個新的口子:可以做更加具有針對性、標志性、人性化的私人定制,甚至可以擴展到全球的范圍從而獲得與自己有共鳴的新客群。
再利用BIM技術等信息建模工具,讓元宇宙在模型中不斷建立新的、更合理的維度——如建筑內長寬高等物理信息、耗費時間、成本模擬、人文氛圍等等,這些都可以先在虛擬模型世界中進行決策判斷模擬,作為真實世界決策的參考。

舉個栗子——
回看近兩年的建設項目,大部分都應用了BIM技術,BIM實施起來相當復雜且規(guī)模龐大,單靠手工操作,在施工管理過程中不僅十分耗費時間、還特別容易出錯,影響效率。
如果通過VR/AR“云宇宙黑科技”,就算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特殊管道的工人也能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些什么:
維修工只要戴上VR眼鏡,調整合適的比例尺,就能看到地下每一個角落,等比例放大和縮小,也能檢查到每一顆螺絲和每一個機械設備的狀態(tài),這樣做不僅可以節(jié)約成本,還能達到高效率交付品質的建筑效果。
其中較多應用到的是大型工業(yè)建筑模型,想要在VR情境中展示交互,一般都需要進行輕量化和二次開發(fā),不過這個過程最好有底層技術支持,才能保障數據安全和系統(tǒng)穩(wěn)定。
總而言之,元宇宙與BIM的結合,讓我們有機會把虛幻變得更加“真實”,在將來為我們打造一個更加逼真的世界,呈現出1+1>3的效果。

而當元宇宙應用到大型工業(yè)建模模型時,便有了經常被提及的數字孿生和智慧城市。
元宇宙×智慧城市竟能如此抓馬?
Meaning
在某種意義上,元宇宙、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城市三者在概念上是相通的:
數字孿生是對唯一現實世界的物理元素的復制,它的最終產物是作為現實世界鏡像的“克隆宇宙”;
元宇宙則是以真實或假象的邏輯(如超現實、科幻等)對現實世界進行復制和修改,呈現的是腦洞大開的“多元宇宙”;
智慧城市是元宇宙建設的有力數據支撐。
智慧城市在技術層面上也是包羅萬象,它的核心就是通過物聯網技術、5G、視頻分析、AI、區(qū)塊鏈、云服務、三維可視化等技術進行賦能城市治理。

近幾年新型智慧城市、數字實景正在蓬勃發(fā)展,不僅帶動了數字孿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還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yè)規(guī)模。
據統(tǒng)計,2021年全球數字孿生市場規(guī)模在74.7億美元,換算人民幣不到500億元,還是一片藍海市場。
到了2025年,預計全球數字孿生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64.6億美元(1684億元人民幣)。
目前,數字孿生技術已經在城市、交通、能源、國土、應急管理、工業(yè)制造等領域應用。
在這些領域中,數字孿生技術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底座支撐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其運用遙感、無人機、激光點云、傾斜攝影、BIM等技術,構建地下、地表、地上、高空、低空全空間多維可視化場景,達成數字城市與真實城市的“虛實互動”,實現“數”與“實”的融合。
而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tài),就目前的技術發(fā)展來說,顯然還需要更多的完善。

小編覺得,BIM技術作為建筑信息化的新型技術,在我國建筑領域推進BIM應用已成為很多政府和企業(yè)的共識,而元宇宙的火熱是否會成為建筑領域的一大助力還有待商榷。
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進入數字時代后,BIM、VR等虛擬現實技術確實為建筑領域帶來了全新的表達方式。
未來,相信“元宇宙”中的建筑必將會為我們提供更多的世界感官體驗,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