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晚夏(2022.05.15)
4 畫與詩與歌
“一旦打算就業(yè),就做不了喜歡的事情……對吧。雖然我記不清自己是不是對你說過這話,但我覺得有這種可能?!?/p>
“是什么意思呢?”
“不過,我平時就有想過這種事呢?!?/p>
“啊,是這樣嗎?!?/p>
“是的呢。我還沒有就業(yè)呢。在大學時代,我和朋友組織了歌獨立小組拍過電影。那樣真的很快樂。總感覺那樣的事會一直持續(xù)下來。
“那是青春。”
“差不多吧。但是我呢,天真地以為大家都和我一樣,會想要永遠以這種方式繼續(xù)下去?!?/p>
“啊,就是那個事情!”
“啊,這樣?”
“抱歉,請您繼續(xù)說下去?!?/p>
“你已經(jīng)聽過了不是?這個事情?!?/p>
“我當時也有點醉了,所以記不太清楚了?!?/p>
“欸,也就是說,大家拍攝視頻這個事,不管是在學生時代,還是進入社會,是什么都不會改變的,像這樣,學生時代還是憑興趣去做,一旦成為職業(yè),因為各種事情自然而然要存錢,要娶妻生子,這種情況下還得去做同樣的事情等等。比如說商業(yè)廣告、劇本、電影,當然不會和學生時代一樣,不能自己隨心去做。如此發(fā)展下去的話,就是對我們的未來的基本印象了。不過雖然大家的情況各有不同,但都以為沒什么,總覺得都差不多。不只是影視,也有做一樣紐約的朋友,做戲劇的朋友,但是大家都在追逐著夢想。還有著說出夢想的心情。但是大家好好想想,也并非誰都能夠說出將來還要繼續(xù)在這條路上前進這樣的話來,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大家不過都是普通的參加工作罷了,只是普通的社會人 。認真去做的也只有我?好像是。欸?是這樣嗎。就是這樣的感覺。說實話,回避也是有好處的。不只是這一點,當我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大家慢慢從我身邊離開了。我如游離一般的存在著。有一個好像有一天會去南極的人,他非常受女性歡迎。而我的夢想是制作一部電影,想要做一部我自己的電影。然而,這卻是我不受女性歡迎的原因。一說到這些,那些女性就會離開。我就在想為什么會這樣?喂,你在笑什么呢,我可是在認真說的呢,你也是明白的吧,因為是女人,就會離開的吧。一般條件下,就是這樣的吧,就是不能認真追逐自己的夢想的吧。這是真理。女人最討厭的,就是風險。所以,不如非常極端的,說一些想要去南極那樣吹牛的話,反過來正好受女性歡迎,不愧是不能當真的話。不過,那個人真的以南極點為目標,并作準備的話,女人們還是會離開他的。我們剛才說什么來著?”
“就業(yè)?!?/p>
“對對,就業(yè),就業(yè)。這有什么好笑的呢,對吧?這是真理啊。你笑過頭了?!?/p>
“只是因為森川先生的說話方式太有意思了?!?/p>
“什么呀。算了。就業(yè)是吧,就業(yè)。不,說的是不能就業(yè)吧?無論是選擇大學,選擇小團體,選擇工作地點,都不過是各自的人生罷了。這個我明白。只是相反的,我走了這條路。我眼下也快五十了,再想起那個叫“就業(yè)”的家伙是什么樣的。如果是當年的話,那會不會是像征兵一樣呢?我也不知道?因為我并沒有參加工作。但是在迎來了畢業(yè)季的時候,像輝夜姬不得不回月亮上一樣,以一種看開的想法去做的話,那選擇那條路的是不是很多呢。所謂的就業(yè),就像征兵,決不是認同自由。即使是說著自由和民主主義的地方,大家在進入社會的時候,也要暫時將自由和民主主義完全拋棄的吧?所謂的叫做公司的組織,會不會完全是被國家所吸收的呢?不過我也就是那樣想想,因為公司啊,是決不會讓被錄用的士兵隨心所欲地行動對不對?那已經(jīng)是以公司為中心,按照各自的部署安排員工的。也就是說沒有什么自由,也沒有什么民主主義。即使不在公司就業(yè),到了該領取工資的時候也得去就業(yè),這就意味著即使做自由職業(yè)也沒有自由。無論是誰都被改造成機器人,為了公司或者社會而不得不拼命工作。已經(jīng)說不出是喜歡還是討厭了。是不是經(jīng)常聽到這種話?這不是品評個人好惡的地方,這就是工作。連喜歡還是討厭都不能說的,哪里算得上是民主主義?站在如公司的奴隸一般的位置哪一邊才是民主主義?那一邊我是真的不明白。即使有選擇職業(yè)的自由,選擇的職場里究竟還剩下多少自由?那里放任自由自在的話整個公司的秩序就會混亂。能夠自由自在的地方,也就只有家里了。只要有家里的自由主義,只有家里的民主主義。怎么這樣呢,那不就和前東德沒什么兩樣么?這就是柏林墻被推倒的前夕啊。這話雖然說的有點長,但我的意思是,就業(yè)和做喜歡的事是完全相反的關系?!?/p>
“原來如此,所以那個時候您說了那樣的話。然后,您的理由是?”
“不……理由也包括在內(nèi),你就當是現(xiàn)在都說過了?!?/p>
“欸?是這樣嗎?感覺全都是像那個時候說的事情一樣?!?/p>
“我沒有再要補充的話了。不過,如果再加上一條的話,所謂就業(yè),總之就像福袋一樣。不知道內(nèi)容就買下了它。能夠知道的就只有賣福袋的商店是什么樣的構造?!?/p>
“原來如此。福袋的比喻我能理解。”
“對吧?話說回來,你想要什么樣的福袋呢?”
“福袋嗎?比起廣告,我更想要貼近美術的福袋?!?/p>
“美術?”
“我原來喜歡繪畫,從高中到大學一直在畫?!?/p>
“是這樣啊。那么,做代理商一定很費勁了?!?/p>
“我感覺不是很擅長?!?/p>
“這樣。美術……美術……我的一個熟人在做美術雜志的編輯,可以的話我介紹給你?”
“欸?真的嗎?”
“就算在我這聽了一堆意義不明的就業(yè)觀點,也沒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東西吧?!?/p>
“謝謝您!”
“這算是福袋吧?!?/p>
“啊……嗯……不過,還是非常感謝您!”
ps:喜歡本書的請購買支持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