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3 真正的"公知"|亂罵公知的,到頭來小丑是你自己

大部分網(wǎng)民判斷“公知”的邏輯:罵高墻,罵現(xiàn)有體制,稱贊國外的都是公知。
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共知識分子起源于19世紀的法國與俄國,特指那些以獨立的身份,借助知識及其話語權(quán),對社會表達出強烈的公共關(guān)懷的一群文化人。
真正提出公共知識分子概念的學者是社會評論家拉塞爾·雅各比。
中國最早的公知出現(xiàn)在五四運動時期,代表人物有胡適、魯迅、傅斯年等。他們借助報刊雜志廣泛討論民生問題,推動了思想的進步。
如何區(qū)分公知與偽公知:真正的知識分子,在進行批評時,不會迎合任何一方。
“在真相和正義之間選擇真相”
正義因人而異,而真相只有一個。
真正的公知,是溝通高墻與民眾的橋梁,上情下達,下情上達。而上下間傳遞的,就是知識分子尋找的那個客觀的真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