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車全說丨為什么長安UNI-T的負面新聞那么多?

長安UNI-T二手車保值率
這周一剛剛拍攝了長安UNI-T,是咱們二手車行剛剛收的準新車。2021年11月上牌,2022款1.5T 運動旗艦型,也就是官方指導價13.89萬的1.5T頂配。其實原車主再晚1個月,就可以買到新上市的2022款 2.0T版本了,就貴1萬塊錢。除了動力從188馬力,300牛米,提升到了233馬力,390牛米。最關(guān)鍵的是變速箱從7速濕式雙離合,變成了愛信的8擋手自一體。但是人家車主無所謂啊,這個車主才開了4個月不到,才7700公里就賣了,人家只是玩玩,過把癮而已。

如果看過我視頻的話,之前我拍攝的坦克300,領(lǐng)克05,還有我沒有拍過的長安UNI-K,都是他買回來,開了沒幾個月就賣給了我們。而且每次賣車,都會在車行里再選一臺二手車開走。他這次賣掉UNI-T,開走了一臺店里的領(lǐng)克01。我真的非常羨慕這孩子,人家這才叫生活,而我們只能叫活著。
其實大家對UNI-T并不是很熟悉,反倒是對他的兄弟車型長安CS75 PLUS很熟悉。但是長安CS系列以前造型非常古板,后來改了設(shè)計之后,銷量一下就火爆了起來,現(xiàn)在銷量排名位居第二,甚至有趕超哈弗H6的勢頭。

其實UNI-T跟長安CS75 PLUS是兄弟車型,但是75P的口碑不錯,而UNI-T上市2年多,口碑卻一直不行。相信很多人如果沒接觸過,只是通過網(wǎng)絡(luò)了解的話,肯定覺得這車很浮夸,而且負面新聞很多。從早期的“麋鹿測試”事件,到后來的“動力虛標”事件,再到后來網(wǎng)友吐槽的車機死機,低速頓挫。反正,只要你在網(wǎng)上看評論,肯定覺得這車根本就不能碰。
可是,這臺車剛上市那會兒我就開過,當時給我的印象還挺好的。至少12-3萬的國產(chǎn)SUV,如果要找一臺樣子酷酷的,有點設(shè)計感,有點戰(zhàn)斗范的車型還真不多,當時我就感覺,單從外形和內(nèi)飾上看,UNI-T算是從里到外都包裝到位了,開起來也沒有網(wǎng)友們說的那么拉跨。
雖然身邊有人要我推薦12-15萬的SUV,我可能想到的前三臺車都不是UNI-T。但是如果這個人首選UNI-T,我肯定不會說這臺車你不能買。UNI-T 就像是一個玩西海岸的鄉(xiāng)村少年,如果他不張嘴說話,如果我懂嘻哈文化,我看一眼肯定知道他還是能把握住Dr.Dre和Snoop Dogg的造型精華。

關(guān)于UNI-T當年的麋鹿測試(包括他的大哥UNI-K),我一直想說兩句,可惜當年的輿論環(huán)境是一邊倒的狂噴UNI-T,我想了想這趟渾水我去攪和干啥呢?所以一直忍著沒說話。
但是大家想想,一臺10來萬塊錢的SUV,7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緊急變線,車其實是救回來了,但就是姿態(tài)不夠完美。視頻回放可以清晰的看見,有一兩個輪都脫離了地面,結(jié)果就被媒體帶節(jié)奏,說這車底盤調(diào)校有問題。我想問,各位知道麋鹿測試的國際標準是什么嗎?對于不同車型,在大小、重量、重心、底盤和車身剛性不同的前提下,得出的結(jié)果有官方權(quán)威的解讀報告嗎?

海外做麋鹿測試的權(quán)威機構(gòu)有兩家,一家是采用滿載方式測試的瑞典Teknikens Vrld。另一家是采用空載狀態(tài)測試的西班牙km77.com。目前國內(nèi)暫時沒有專業(yè)的第三方機構(gòu)做麋鹿測試,只有個別垂類汽車大平臺會零星地做測試,但評判標準不統(tǒng)一,主觀能動性較大。不過,國際公認的是,一般來說麋鹿測試下車輛在70-79km/h時速下進行閃避而不失控的,被評為優(yōu)秀;時速在80km/h或以上進行閃避而不失控的,已是頂尖水平。

在瑞典Teknikens Vrld歷年來麋鹿測試成績最好的車型排行榜里,排名靠前的幾乎全都是跑車。原因很簡單,跑車的重心低,輪胎抓地力好,轉(zhuǎn)向,懸架都經(jīng)過精心調(diào)教,操控性好,在麋鹿測試這一項上有著先天優(yōu)勢。而SUV天生離地間隙高,重心上移,車身穩(wěn)定性本來就有一定劣勢,所以麋鹿測試中極限狀態(tài)下的車速上限不高。
但是,買SUV的客戶原本就是看中它坐姿高,空間大,開起來舒服,通過性好等優(yōu)點?,F(xiàn)在,反而被媒體放大了麋鹿測試這個缺陷,這不是長安UNI-T和UNI-K一款車的缺陷,甚至這都不能說是產(chǎn)品缺陷,只能說產(chǎn)品特性導致的必然結(jié)果。我估計長安UNI-K和UNI-T的產(chǎn)品負責人,真的是睡覺都要把枕頭哭濕了。

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說我在洗白長安UNI-T和UNI-V的麋鹿事件,隨便大家怎么想吧。麋鹿測試中,其實有很多SUV的避險姿態(tài)都不漂亮,但就是這臺車造型太浮夸,再加上有這么個視頻反差,所以缺點就被無限放大。
不僅如此,后來的動力虛標事件也是一樣的道理。廠家對外宣傳132kW,實際車主提車看到銘牌上寫著123kW,怎么少了9kW?廠家解釋這是因為宣傳時候用的額定最大功率,而車身銘牌上的是凈功率,是車輛裝載了排氣系統(tǒng)、空調(diào)壓縮機等部件下測試而來的。

但是客戶不聽這些,網(wǎng)友們?nèi)浩鸲ブ?,認定長安汽車虛標動力。這件事我覺得長安甩鍋肯定是甩不掉的,因為對外宣傳網(wǎng)友都能找到,車身銘牌也是鐵證,這屬于坐實了夸大宣傳這件事。
所以你現(xiàn)在看各大平臺,老款UNI-T的動力,都標注成了123kW,但是新款1.5T官方又把動力調(diào)整回來了,現(xiàn)在最大凈功率變成了133kW。只不過當年宣傳的熱效率40%,官網(wǎng)把這句話刪除了,后來這又被網(wǎng)友拿來調(diào)侃了一番??梢哉f,UNI系列這一路走來,真的是從一個坑接一個坑地爬著前進。

在我們團隊,不僅我開過UNI-T,兔子、傳垚和小謝都開過這車。我們四個人的駕駛體驗竟然分成兩派,我和小謝都覺得還行,變速箱沒有非常明顯的頓挫,動力也對得起1.5T的排量,至少在10多萬的SUV級別,這個駕駛感受不算拉跨。

兔子和傳垚卻覺得,駕駛感受并不是很好。他們感覺低速頓挫還是很明顯的,并且加速過程中,變速箱換擋也不積極,動力銜接得不夠流暢。我就覺得很奇怪了,怎么大家開同一臺車,能開出這么大差別。
后來我們討論了一下,兔子開的是野馬,傳垚開的是AMG,他倆的車都屬于換擋沖擊特明顯的那種,當然,他們覺得自己開的是跑車,是性能車,換擋頓挫這叫樂趣?,F(xiàn)在換到了UNI-T上,那就不行了,稍微感受到一點頓挫,就覺得這是毛病。
而我平時開的是電動車,小謝暫時開家里一臺美系車,我倆對于這臺UNI-T的容錯率比較高,輕微的換擋沖擊感,我們選擇自然屏蔽。對比十幾萬的哈弗H6,吉利博越,我不覺得UNI-T在動力方面是缺點,相反,出了2.0T版本之后,甚至還成了優(yōu)點。

但是提到這款2.0T版本的UNI-T,我覺得形式大于意義。因為長安CS75 PLUS和UNI-T都是主售1.5T車型,但是大家普遍認為1.5T的CS75 PLUS比UNI-T性價比更高。而且,長安CS75 PLUS 1.5T配的是8擋手自一體,但是UNI-T的1.5T配的是7速濕式雙離合,這就讓很多人非常糾結(jié)了。
大家知道,雙離合是很多人的心病,都擔心今后會出問題。大家想不通,為什么75P和UNI-T發(fā)動機動力一模一樣,兩臺車也都是兄弟車型,卻偏偏變速箱不同。因此,網(wǎng)上又有很多人猜測,雙離合成本更低,甚至有鼻子有眼地說,雙離合比8擋手自一體配件價格要便宜1萬多。

我覺得問題不出在這里,長安考慮的應(yīng)該是讓UNI-T和75P差異化,畢竟CS75 PLUS現(xiàn)在銷量緊逼哈弗H6,排名第二(UNI-T前10都排不進去)。長安不敢把UNI-T的動力弄的跟CS75 PLUS一模一樣,一旦消費者發(fā)現(xiàn)UNI-T性價比更高,銷量傾斜到這款車,那就拉扯了75P的銷量數(shù)據(jù)。這要是影響了排名,責任誰承擔?
雖然講起來UNI系列也屬于長安,實際上這是兩套領(lǐng)導班子,而且銷售渠道也是完全獨立。其實UNI-T就應(yīng)該1.5T和2.0T全系都是7速濕式雙離合,讓客戶沒有選擇余地?;蛘撸刀际?擋手自一體,打消客戶的心病。為了讓UNI-T和75P差異化,1.5T選擇雙離合,2.0T選擇8AT,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說實話,現(xiàn)在國產(chǎn)緊湊級SUV非常內(nèi)卷,長城哈弗H6為了保住第一名的地位,長期帶頭拼命地卷??纯碒6車型的配置豐富程度,你就知道這款車為什么受歡迎??蛻粝胍膭恿Γ臻g,配置全部給你搞上去,價格再給你搞下來。
合資車就不要去比了,就算拿國產(chǎn)車型來比,還是看不出比H6能有什么優(yōu)勢,所以比來比去,保守一點的客戶覺得,還不如買保有量更大的哈弗H6。因為,長安UNI-T這款車,實際上配置單都快點滿了,可是客戶依然感覺不出來這車在配置上有多少優(yōu)勢。主要就是因為國產(chǎn)同級的SUV配置都太頂了,大家現(xiàn)在比拼的只能是差異化設(shè)計。可是為了實用性,設(shè)計得太普通也不行,為了個性,設(shè)計的太另類也不行。

因此,現(xiàn)在新車型想要出人頭地非常難,市場上不需要那么多不認識的新車,早些年建立起口碑的車型,今后可以長期吃到紅利。除非他自己把自己作死,否則新人想干掉老三樣,幾乎是沒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