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刑偵劇,拍成了藝術片?
“如果我是案件目擊者,但描述不出來嫌疑犯的長相特征,會不會影響沈翊畫像啊?”最近,真情實感追劇的網(wǎng)友,已經(jīng)開始代入自己作為群眾的使命感了。
?

?
金世佳與檀健次主演的《獵罪圖鑒》無疑是今年3月最火的電視劇之一,豆瓣評分7.0,不算高,但也排在了2022年熱播高分國產(chǎn)劇的第四位,排于《開端》之后。
?
檀健次飾演的角色沈翊是一位畫家,也是一名畫像師。
他以“三歲畫老”“遮面畫臉”“依女畫父”等絕技,配合金世佳飾演的刑警隊長杜誠,偵破了一個個模糊不清但又匪夷所思的案件。
?
在以往的探案劇里,我們見過邏輯嚴密、層層推理的刑警;見過能讓死者身體“說話”的法醫(yī);也見過搜集、化驗物證,用知識與科技為案情找到突破口的鑒定民警,卻鮮少見到用畫筆破案的“畫像師”。
?
因此,在畫像師這一特殊的警察工種走入大眾視野時,不免讓人感覺這是編劇為主角開了“金手指”。畢竟對著一團馬賽克也能復原人臉,簡直像在開玩笑。
?
“天才化”主角、讓懸疑劇講藝術……《獵罪圖鑒》究竟是脫離實際的編故事,還是依照現(xiàn)實展現(xiàn)了一種罕見職業(yè)?
??
??
藝術與刑偵不違和
?
“這和我想象中的警局相去甚遠,原來在與犯罪相鄰的世界里,竟然有藝術的存在。”
?
編劇賈東巖在公安系統(tǒng)采風時,在畫像師的辦公室里看到了滿屋的素描畫像和一幅“開得熱烈”的復制版凡·高《向日葵》。
?
這一發(fā)現(xiàn)為《獵罪圖鑒》的方向提供了思路,也奠定了整部戲的審美風格和調性。
?

“美術史記載著犯罪史,無論是神話、傳說還是新聞里的犯罪,都曾經(jīng)被畫家記錄在畫中。”電視劇一開始,編劇就通過“畫像師”沈翊傳達了這一想法。
?
劇中的諸多案件推理都與美術知識或畫作意義相關聯(lián),這種“懸疑界的文藝復興”讓不少觀眾眼前一亮。
?
在“殺死家暴男”的案件里,一幅《朱迪斯斬殺赫羅弗尼斯》的畫作就帶來了劇情反轉:
?
作為單元劇探案,每個案子出現(xiàn)的關聯(lián)人物都很簡單。在這個案件中,死者是個“家暴男”,嫌疑人就是曾被他施暴的前妻,還有一位現(xiàn)任女友作為死者家屬出現(xiàn)。
?
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個案子以前妻的報復性殺害為終結時,《朱迪斯斬殺赫羅弗尼斯》這幅畫讓沈翊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

?
畫作主人公朱迪斯是著名的以色列女英雄,在亞述大軍圍堵她的家鄉(xiāng)伯圖里亞時,她帶著女仆潛入亞述軍營,用美色誘惑了敵軍主帥赫羅弗尼斯,并在他醉酒時砍下了他的頭顱。
?
美術史上以朱迪斯為題的作品不在少數(shù),有人發(fā)現(xiàn)畫面中女仆這個人物總是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然而在女畫家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的作品中,女仆成為了刺殺的參與者。
?
“兩個女人的聯(lián)合刺殺”讓沈翊反應過來,家暴男的案件或許也是兩位家暴受害者——前妻與現(xiàn)女友的聯(lián)合反抗,她們共同謀劃了這起刺殺!
?
不論是新鮮的反轉方式,還是“girls?help?girls”的理念傳達,都直戳觀眾的爽點。
?
除此之外,劇中還穿插《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作為案件隱喻,《小路上的謀殺者》作為面臨危險時傳遞情況的暗號……
?

?
而這部劇運用大量的畫作作為鋪墊,其實都是為了塑造出主角“畫像師”的專業(yè)性。
?
對于懸疑劇愛好者來說,專屬的主題技能點是推動劇情發(fā)展的關鍵,這個專業(yè)性技能挖掘得好,往往能讓觀眾嘆為觀止。
?
比如港劇《千謊百計》里的“微表情”、美劇《犯罪現(xiàn)場調查》里的“現(xiàn)場物證”、或者美劇《犯罪心理》的“心理學”。
?
而《獵罪圖鑒》最出彩的一點,就是挖掘到以往刑偵劇中的空白技能點——模擬畫像。
?
?
畫像師,
的確“神乎其神”
?
古人云,畫虎畫皮難畫骨,但劇中的畫像師卻能憑借頭骨復原人本身的樣子,這是不是太玄幻了?
?
在還沒有監(jiān)控的年代,畫像師大多是靠目擊者的描述來繪圖?!?strong>口述繪圖”是模擬畫像中最常見的、最古老的一種方式,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時期。
?

?
口述繪圖容易出現(xiàn)誤差。
?
比如劇中,一個外賣小哥在電梯里瞥到了罪犯的樣貌。在外賣小哥的一番描述下,沈翊畫出了嫌犯的模樣,但外賣小哥卻覺得畫出來的人跟自己看到的不太像。
?
后來才知道,外賣小哥瞥到嫌犯時正蹲在地上整理東西。他以仰視的角度看嫌犯,而嫌犯又戴著帽子,幾乎整張臉都在暗區(qū)里……這樣的角度和光影就給外賣小哥造成了視覺偏差。
?

?
這一橋段與我國公安干警畫像師張欣的一段經(jīng)歷非常相似。
??

?
當然,劇中的口述繪圖只是小case。剛開播時,沈翊的“三歲畫老”登上熱搜驚呆了一眾網(wǎng)友:這是真的還是編的?
?
三歲畫老,顧名思義就是看一個孩童三歲時的樣子,“預測”他長大成人后,甚至變老后的模樣。
?
這個看似“玄幻”的神技也是真實存在的。
?
2018年4月,山東省公安廳首席模擬畫像師林宇輝僅憑一張女孩三歲時的照片,就為她畫出一幅跨越20年的成年肖像圖,成功幫助孩子的父母找到了失蹤24年的女兒。
?

?
同理,劇中沈翊通過高糊監(jiān)控畫出人臉,也是畫像師的基本功。
?
2014年5月,山西省臨汾市發(fā)生了一起爆炸案,可供偵查的物證和線索幾乎全都在爆炸中消失,只剩案發(fā)現(xiàn)場監(jiān)控攝像頭記錄下的一個黑影將爆炸物放在被害人家門口的畫面。
??

?
張欣根據(jù)視頻中嫌疑人的顴骨,推斷出此人體型偏瘦,是瓜子臉。他將視頻中出現(xiàn)的轎車作為參照物,推斷出了嫌疑人的身高……
?
綜合多項信息,張欣終于拿起畫筆,幾個小時之后一幅完整的模擬畫像出現(xiàn)了。
?

?
很多人會問,遍地監(jiān)控的今天,模擬畫像師是不是過時了?正如秦海璐扮演的張局所言:“你是犯罪分子,會跑到監(jiān)控頭底下犯案嗎?”
?
劇里另一個案件中的“依女畫父”,也讓人大開眼界。
?
“遺傳是有規(guī)律的,我可以先精確畫出小安(女兒)成年后的樣子,從成年小安的臉上找出她母親的遺傳特征,再分離出并非她母親的遺傳特征,最后再把頭骨、下頜骨、鼻骨等這些男女骨骼有差異的地方進行調整,應該就能得出小安生父的臉。”
?
沈翊這一串分析并非毫無根據(jù)的想當然,而是參考了林宇輝的真實經(jīng)歷。
?
幾年前,一位叫做李翠蘭的老人找到了林宇輝。原來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上了戰(zhàn)場,現(xiàn)在她想讓林宇輝幫忙畫出父親的樣子。
?
在沒有任何關于這位父親模樣信息的情況下,林宇輝就是靠分析比對李翠蘭家族的面貌特征,模擬出了她父親的畫像。
??

?
眾質疑聲最大的,是劇中沈翊僅靠一個頭骨就還原出這個人的樣子:“骷髏頭難道不是都長得一樣嗎?”
?
電視劇播出后,林宇輝在與劇組人員進行互動時表示:“用36個骨點復原人像,可能是電視劇需要搞得復雜一點,是我的話,6個骨點就夠了。”
?
這讓人想到電影《烈火英雄》中,消防員為了關閉閥門轉了8000圈被觀眾吐槽“不可能”,但現(xiàn)實中的消防員原型實際轉了8萬圈。
?
?
畫像有余,探案不足
?
開分6.9,后來升至7.0,《獵罪圖鑒》雙平臺播放引起了火熱的追劇潮,但豆瓣評分并不算高。因為回歸刑偵類探案劇本身來看,它依舊存在許多問題。
?
畫像師的技能的確讓人意想不到,但案子的撲朔迷離才是刑偵劇的重要爽感來源,而這部劇對案情的鋪設,實在有點老套:
?
多年前發(fā)生旅游意外造成一個孩子墜崖而亡,過了多年,死者的家屬開始一一報復那年一起旅游的其他孩子……這樣的橋段,恐怕十年前的刑偵劇都拍過很多次了。
?
況且,劇中也沒說明這位家屬為什么要等這么多年才開始實行報復,好像就是為了塑造嫌犯“臉盲”這一個特點而存在,為的就是展現(xiàn)沈翊精妙的畫技。
?

?
“主角遭遇陷害而停職”的橋段,實在出現(xiàn)過太多,這部劇也沒能突破原有的玩法——
?
杜誠被鎖定為嫌疑人后,全隊無能為力,就連沈翊也沒能找到證明他清白的方法。最后還是杜誠自己告訴沈翊事情的真實經(jīng)過,沈翊再尋找蛛絲馬跡為他證明清白。
?
劇中對杜誠的塑造是一個“生氣就捶墻”“開心就咧嘴”的形象,不會給人類似于《白夜追兇》中關宏峰那種“亦正亦邪”的感覺。
?
所以當鏡頭“造假”他是兇手時,大部分觀眾心里并沒有出現(xiàn)“他會不會是壞人”的問號,也不會為他捏一把汗,因為大家非常確定他就是被陷害的男主。
?

?
電視劇的結尾,也未迎來懸疑愛好者所期許的“高潮”。
?
在社交平臺上,有人猜測幕后大boss是路警官、也有人猜測是杜誠的姐姐,但沒想到就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
?
由于為這家科技公司鋪設的線索都比較明顯,所以觀眾大多猜到其中有問題,當結果出現(xiàn)時,也就沒人感到驚訝。
?

?
另一方面,劇集中的十件大案都有真實案件打底,如“董珊珊家暴案”“勞榮枝案”“操場埋尸案”等等,但劇中的演繹并未傳遞多少人文影響,有點像為了扣題而設計的過場。
?
比如家暴案中,兩位受暴女性的“復仇聯(lián)盟”結合得分外草率。
?
僅僅通過網(wǎng)絡聯(lián)系,見了一面之后就決定要一起殺人,其中一位還要為另一位背鍋。為了引出一句“女孩幫助女孩”的臺詞迎合觀眾,實在取巧。
?

?
許多案件中都挖出了一個懸疑的坑,但最后都沒有用合適、精彩的情節(jié)填上,這是這部劇最大的遺憾。
?
畫像師的技能與藝術作品背后的故事是“花”,而精巧的案情才是“錦”,這部劇之所以奪人眼球、新鮮無比,卻無法讓人回味,就是缺少了刑偵探案劇的精髓。
?
不過比起某些靠談戀愛“擺爛”的電視劇來說,《獵罪圖鑒》的確用心了。
?
??
參考文章:
[1]《獵罪圖鑒》:三歲畫老、以骨畫人,這些絕技真的存在嗎? | 一起來看電視
[2]藝術愛好者必追的懸疑劇,沒有之一!| 收藏拍賣雜志
[3]《獵罪圖鑒》開分6.9,低了?嗯,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小學生作文 | 上觀
[4]《獵罪圖鑒》大結局,檀健次人設成全劇最大缺點,6.9分不低了 | 八卦先生
?

作者 |?余音
新周刊版權所有,未經(jīng)允許不可轉載
商務合作微信:xzkapp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