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VS清華,強基計劃哪家強?新高三該如何備考強基計劃?
前言
近日,清華、北大相繼發(fā)布2022新生大數據。
北京大學共錄取4457名本科新生理科類占比22.3%,文史類考生占比15.7%。
清華今年共錄取新生3700余人,其中內地生源占92%左右,約3400+人,90后只有8位學生,年齡最小的新生只有14歲。
北京大學:強基錄取898人
2022年,北京大學共錄取4457名本科新生,其中校本部錄取本科新生3066人(包括內地普通本科生2994人、港澳臺學生72人),他們分別來自全國953所中學;同時招收了來自海外4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67名留學生,以及軟件工程二學位學生100人。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共錄取本科新生878人(包括內地普通本科生861人、港澳臺學生17人);另錄取來自15個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留學生46人。
除普通批和提前批以外,北京大學還有強基計劃、高校專項、保送生、數學英才班等特殊類型招生渠道,以及在今年新增的物理學科卓越人才培養(yǎng)計劃,物理卓越計劃首屆錄取人數為61人,來自于初三至高三各個年級。
具體錄取數據如下:
與去年相比,北大強基計劃破格生減少44人,這與今年開啟的破格生審核環(huán)節(jié)不無關系,建議獲得競賽銀牌以上的同學多參加清北開展的學科營、冬令營等,并爭取在營中獲得優(yōu)秀營員,增加過審幾率。
專項計劃與去年相比也減少29人,但實際上從整體上看,北大特殊類型招生增加接近100人,包括數學英才班增加的60+人,以及物理卓越計劃錄取的61人。
學科競賽錄取方面,參加五大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國家集訓隊并入學北大的共118人,其中以保送生途徑進入北大的有91人。
清華大學:強基錄取922人
2022年,清華大學本科招生共計3700余人,其中年級最小的,僅有14周歲。3700余名新生中,3400余人來自內地,80余人來自港澳臺,190余人來自來自世界其他各地。
此外,約有34%的內地新生,即約1258名考生,通過以強基計劃、數學英才班、數學新領軍為主的各類自主選拔及統(tǒng)招途徑,進入了清華大學各大書院。其中強基計劃錄取922人,占27%。
具體錄取數據如下:
今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第三年。據悉,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吸引了16000余人報名,經過基礎能力測試、綜合素質考核及身體素質測試后,最終共有922人被錄取至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個強基計劃書院。
2022年,清華大學繼續(xù)為來自農村及專項計劃實施區(qū)域的自強學子創(chuàng)造求學機會,錄取國家專項計劃及自強計劃學生共440人,超額42%完成招生計劃。
學科奧賽保送方面,2021-2022年度,全國260名集訓隊選手超過半數選擇清華大學,經過集訓隊選拔后,2022年代表中國出征全球學科競賽的23名隊員中,有13位選手保送至清華大學。
2022年,清華大學成立了首個工科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書院——為先書院。其人才培養(yǎng)理念和人才培養(yǎng)特色吸引了大批學生關注和報考,最終共招收122人。
此外,2022年,清華大學擴大臨床醫(yī)學類的招生規(guī)模,推出了全新升級后的臨床醫(yī)學八年制“卓越醫(yī)師-科學家”項目,旨在培養(yǎng)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chuàng)新潛能的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醫(yī)學人才,最終共招收67名成績優(yōu)異、以成為“具有高度人文情懷的頂尖醫(yī)師-科學家”為目標的優(yōu)秀學生。
低年級該如何準備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近年來熱度攀升,受到越來越多考生家長的關注。但是,為什么同樣報考強基計劃,有的考生通過層層選拔成功登錄名校,而有的考生卻最終與之失之交臂呢?
其實,高三階段的規(guī)劃非常重要,掌握了正確的備考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科為大家總結高三考生強基備考的正確打開方式,建議收藏!
01
明確強基報考意愿
在進行強基備考前,考生家長首先要明確:強基計劃不是進入名校的捷徑,報考需慎重!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大都為基礎學科,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這對于基礎學科感興趣的綜合素質優(yōu)秀或基礎學科拔尖人才來說是一項重大利好政策。但對于對基礎學科不感興趣的考生來說,如果為了進名校進入而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就讀,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在未來工作中都會是非常痛苦的。因此,考生應首先在全面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等方面的基礎上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報考強基計劃,明確報考意愿。
02
提前了解往年招生政策
一般來說,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在3月底4月初發(fā)布,報名時間有限,若不提前做關注和研究,在簡章發(fā)布后再去了解政策,很容易出現臨時抱佛腳,倉促準備的情況。一旦準備不足,會對考生的報考帶來直接影響。而且近兩年,強基計劃招錄政策一直在不斷調整優(yōu)化,只有提前研究政策,才能更看透政策背后邏輯,選擇更優(yōu)報考方案。
因此,建議高三考生在明確強基報考意愿后,提前對往年政策進行熟悉了解。強基計劃的招生對象是什么?招生院校和招生專業(yè)有哪些?報考流程是怎樣的?各校分別采取什么樣的考核模式?綜合成績如何測算?錄取后如何培養(yǎng)?...以便在當年正式簡章發(fā)布后,能夠順利報考。
03
提前定位目標院校和專業(yè)
強基計劃限報一所導致報考難度提升,招生前兩年出現了很多由于報名選擇院校層次偏高或偏低導致白白浪費絕佳的升學機會,盡管隨著往年招錄數據的完善,2022年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但新高三意向強基計劃的考生仍務必提前定位目標院校和專業(yè),盡可能在報名前就作出合理的院校規(guī)劃方案。在定位院校和專業(yè)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量:
(1)個人興趣愛好及職業(yè)發(fā)展前景
強基計劃為“本、碩、博”貫通培養(yǎng),絕大部分高校入校后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yè),考生入校八年內要在同一專業(yè)學習,專業(yè)選擇需慎重。
(2)考生自身成績。
大部分高校的強基計劃以高考成績?yōu)槿雵鷺藴剩忌山Y合自身成績及往年入圍分數線及位次進行精準評估,從而確定目標高校。在把握不準時,可以咨詢院校的招生老師,以免在報考過程中出現定位不準,院校和專業(yè)的選擇上出現誤差。
04
重視高考備考,提升高考成績
從往年各高校的招生簡章來看,有兩類考生比較符合強基計劃的選拔要求:
第一類:高考成績優(yōu)異的考生;
第二類:獲得五大學科競賽銀牌以上且高考成績優(yōu)異的考生。
對于第一類考生而言,高考成績?yōu)榇蟛糠指咝娀媱澋娜雵鷺藴?;對于第二類考生而言,即使能破格入圍,成績仍需達到第一類考生綜合成績的最低分;不論對于第一類還是第二類考生,高考成績在綜合成績中的占比都為85%,高考成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5
競賽生沖刺競賽獎項
新高三開學后,9月即進入競賽月,數學競賽聯賽,物理競賽預賽及復賽、化學競賽初賽等賽事將全面開啟。新高三競賽生在這個階段應全力沖擊競賽獎項,如能獲得銀牌以上獎項,即可免于高考階段的競爭,破格入圍強基計劃。
即使沒能達到破格入圍要求,系統(tǒng)的競賽學習在強基校測階段也會非常占優(yōu)勢。2022年上交大、中科大等高校明確認可競賽省一獎項作為報名材料上傳;中科大更在宣講中指出獎項等級在面試中占有分值,獎項越高優(yōu)勢越大。
06
提前系統(tǒng)備考校測
強基計劃校測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一般難度較大,達到競賽水平,建議高三考生,尤其是目標頂尖高校的考生一定要利用閑暇時間學習競賽知識,多做歷年真題進行備考,或者可以參加相應的培訓。
面試涉及知識面廣,高考后臨時抱佛腳很難達到理想效果,考生需要注重平時積累,提前系統(tǒng)備考,例如注意培養(yǎng)學科思維,多關注相關學科領域前沿研究;關注熱點事件、擴展社會常識;注重綜合素質評價材料,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等。
另外,39所強基計劃高校校測均包含體育測試,體育測試成績影響考生錄取??忌杵綍r多鍛煉身體,以應對體測。
07
獲取及時的強基招考資訊
強基備考除自身準備外,獲取比他人更及時的升學資訊及更專業(yè)的報考指導,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strong>心學科】微信公眾號將持續(xù)提供強基計劃備考、中科大科創(chuàng)班&少年班備考、往年政策分析解讀、多元升學路徑規(guī)劃等信息,請繼續(xù)關注,并將公眾號推薦給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