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寶寶都愛吃的山藥小饅頭,造型可愛,做法簡單~
今天分享一個簡單的小饅頭,不用怎么揉面,很好做,而且很好吃。
公眾號“點媽輔食”上還有很多家常版寶寶輔食,可以查看。
01
食材說明
準備食材
山藥 100克
面粉 100克
酵母 1克
配方奶 50克
適合8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可以根據(jù)寶寶情況適當調(diào)整。
選擇鐵棍山藥比較好,100克的面粉,山藥的量一般選擇50-100克之間,可以自己調(diào)整。
一般用中筋面粉,沒有的話,其他面粉也可以。
1歲以下可以用配方奶,沒有的話可以換成水。
牛奶過敏的寶寶,也可以換成水。
平常做輔食,食譜中的奶和水大多都是可以互換的,因為奶中除了水還有其他干性物質(zhì),水換成奶的話,可以增加10%,就是100克水,大致?lián)Q成110克奶。
02
寶寶輔食做法
山藥去皮,上鍋蒸熟。
山藥容易癢,可以帶手套操作。
蒸熟的山藥壓成泥備用,可以用漏勺、搟面杖、勺子,或者攪拌機,研磨碗,都行,怎么順手怎么來。
酵母倒入牛奶中,攪拌一下,直接和牛奶分開放入面粉中,也可以。
面粉中加入牛奶、酵母、山藥泥。
攪拌到?jīng)]有干粉,用手大致揉成團,靜置10分鐘左右,接下來會比較好揉。
不用很光滑,稍微揉下就可以。
把面團搟開,形狀厚度隨意,一般不用太薄,畢竟是要做饅頭。
找個模具壓一下,壓出想要的形狀。
沒有模具的,可以直接揉成長條,用刀切,可以參考紫薯小饅頭的做法。
饅頭一般8個月以上就可以吃,紫薯饅頭也是,那里寫的確實過于保守了,不過具體還是看寶寶的情況來決定。
夏天室溫發(fā)酵,冬天可以鍋里燒點溫水,饅頭放蒸籠上發(fā)酵。
發(fā)酵到大致2倍大,感覺明顯膨脹,拿在手里變輕了很多,就差不多了。
水開上鍋蒸15分鐘左右,就可以吃了。
這種做法非常簡單,又比較可愛,寶寶會很喜歡,而且山藥+奶的做法,口感確實比單純的白饅頭要好很多。
注: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chuàng),不販賣焦慮,只講實用干貨,分享寶寶營養(yǎng)搭配,餐單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