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給油船及海景模型制作手記 [模道場]



這是去年開工做的一個模型,也是工作室裝修前的最后一條船。700比例的小船越來越不敢做了,主要是因為老花眼的厲害。不過這次主要是想體驗一下海景的制作,又不敢把工程搞得太大,所以抱著速戰(zhàn)速決的心態(tài)選了這條PIT-ROAD的知床型給油艦,其實就是加油船。網(wǎng)上的實照不好找,還好有些同船型或類同艦,全當(dāng)一些細節(jié)上色效果的參考,我做模型只求藝術(shù)表現(xiàn),不求考證,考證讓模型廠商去完成。

模型制作日志 | Making Log




大大小小煙囪一堆,這是最大體型的,右手為我重新鉆頭處理過的,是不是好很多了。中小體型的煙囪更過分,居然都沒有開孔,只有自己一個個鉆,看一下比較。

主高臺艦橋還是稍稍為了一些細節(jié)改動,兩側(cè)用金屬蝕刻片加了固定結(jié)構(gòu),第三層增加了窗沿細節(jié)。其實真的要改造三層都要搞,我實在覺得沒必要給PR打工,所以只求部分細節(jié)也就安心了。


整體部件比較空,于是我用流道拉絲增加了很多船艙外圍的管道細節(jié),這些也無所謂考證,但至少不會出現(xiàn)一個大光面的尷尬。同時可以看到每個部件結(jié)合部位都有很多縫隙,所以一邊抱怨一邊都修補掉了。


欄桿我只是在船頭部位做了安裝,同時也增加了蝕刻片艙門。因為考慮到后面的甲板遮蓋上色,容易破壞欄桿和樓梯,這些就等上色好再增加了。

上層木甲板和亞麻仁油布毯分別分批上色,做了大量的遮蓋工作。后面的舊化處理就不細介紹了,反正都是常規(guī)套路。下面我介紹一下海景的制作,有朋友問,如何制作出逼真的水面,其實方法很多,最早我們用石膏加光油,后來玩硅膠,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是AB凝膠,其實無論哪種方法,其實都可以,主要還是看你要表現(xiàn)什么環(huán)境。我這里用了現(xiàn)成的海景膏,其實就是硅膠,只是加了顏色,以及不同的通透度,給大家一個參考。某寶里面不管是國外品牌還是自主品牌其實都有,說實話效果也區(qū)別不大,看大家的經(jīng)濟實力了。

海景的制作介紹
割下一塊高密度泡沫板,我已經(jīng)設(shè)定好了陳列盒,所以尺寸跟著陳列盒底座大小即可。然后用帶有紋理的水彩紙,切割成等大面積,粘貼在泡沫板上。在水彩紙上按船體底座切割出船體水線空間,用來放置船體,考慮到后續(xù)海面的厚度,泡沫板上無需再挖了。




水彩紙粘合干透后,再沿著泡沫板邊緣切割,最后在泡沫板四周我還用改造板整體包裹,形成底座效果。選用了AV的藍,綠,白色,在水彩紙上繪出海面效果,利用水彩紙的潤化盡量的讓顏料多加水,一層層的用筆點戳,在不同顏色的交匯處注意利用水來稀釋過渡。顏色的分布遵循外藍,內(nèi)綠,船體邊緣白色包裹。如果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去多看看一些真實船體行駛的照片做參考。做模型就是立體繪畫,必須要有點美術(shù)基礎(chǔ)才行啊。


等水彩紙干透,用海景膏(本來就是藍色的)添加一點點藍色在海面用抹刀上涂抹,大概厚度在3-4mm左右,同時找一支硬毛平頭筆在膏體上點戳,制作出海面的起伏效果,海景膏干透要12個小時以上,所以這個時候可以結(jié)合照片,慢慢制作出起伏的波浪,特別是要注意船體行駛中產(chǎn)生的波浪效果。

海景膏干透后,在用綠色加白色(干透是透明的)海景膏在船體周圍用筆點戳上一層透明綠,這一層是為了增加藍色到綠色的過渡效果,和在水彩紙上繪畫是一個道理,無非是用不同顏色海景膏。

順便說一下,船體也同步在制作,這個階段已經(jīng)是甲板分色完成,去除遮蓋開始準備舊化和欄桿樓梯蝕刻片安裝了

最后是增加白色的浪花,順便將船體固定在海面。選用白色的海景膏,圍繞船體點戳,但要非常注意力度,可以換一支筆頭稍細的毛筆,慢慢輕點一層層加效果,船體和海面結(jié)合部位,可以利用白色海景膏填充那些結(jié)合的縫隙,有殘渣或多余的可以用筆沾水快速擦涂修改。





最后是張線,比起釣魚線,我還是習(xí)慣流道拉絲,自己可以控制粗細,易于粘合。最后整體曉光黑色一涂就大功告成了。

模型完成作品 | Model Gallery
工作室裝修,懶得搭攝影棚了,所以就簡單在工作臺上拍幾張完成照,看看效果即可,以后找機會好好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