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wheels】Rival
本期帶來:

Lamborghini Aventador LP700-4?
& Ferrari F12berlinetta.
兩車的比較中,性能數據上的差距遠小于外觀和車體布局。

從LP700到LP780,Aventador能在這個時代延續(xù)十年,除了與時俱進的性能,這套經久不衰的外觀設計自然也成為它應對其它同級車款的利器。

而至少在外部來看,HW并不想為Aventador系列投入更多精力,至今也只有LP700-4和'12 J兩款模具——“新模是不可能新模的,只會借著Miura Homage正好還是LP700-4出個刷色這樣的?!?/p>
的確,盡管HW完成的這款初代目在我來看可謂優(yōu)秀,但考慮到J的尾翼,以及C7 Z06/ZR1等車套件的表現效果,再出后續(xù)版本小車大概率達不到這款模具的高度。

話說回來,這實際上是我目前鴿的最長的一期專欄——從創(chuàng)建草稿到今天發(fā)出,中間兩年有余。
原本期待著HW能給Aventador出一次警車刷色,但迪拜警車涂裝真正上市后,我卻再次陷入了想入手但又沒有多少欲望的糾結中。
如今,各位也看到我最后的選擇了。

審視一輛車,不可缺少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
17年"Lamborghini"普卡級系列中的這款,黑色沉穩(wěn)表現車體,珠光漆面在燈光下吸睛而不炫目,輔以兩條貫穿全車的銀色線條,完美展現出了這款雷文頓后陸上戰(zhàn)斗機的氣場。

Aventador自身的寬度足以讓HW的大小輪在其它視角中不會產生明顯的負面效果,但在側面,的確要說這套大一號的后輪已經影響了小車姿態(tài)乃至形體的表現。

盡管這次沒有側箱邊的黑色印刷,HW還是不愿意為它印上尾燈。
這里不得不說,去年我們終于迎來了它的Premium級,而且是一年兩款。但在入手前后,我的態(tài)度都是"…Okay?"
說對Aventador審美疲勞倒不至于,只是因為Premium級出得太晚了,我的內心對此已經毫無波動。除了終于印上的尾燈與合金底盤增加的重量,銀色和磨砂黑素車都沒有在更多方面超越以前的普卡,甚至還產生了膠胎因輪寬不適配而內陷的問題。(實際普卡也有一點,但膠胎過于明顯)

盡管還沒有在更合適的時間以更好的表現亮相,HW的Aventador至少也實現了Premium配置,就這款車和這個模具而言都是值得的。



對F12berlinetta,在外觀上,我的評價是“恰到好處”。

法拉利和賓尼法利納也為它設計了這樣優(yōu)美的車體,更長的車頭讓兇狠前燈與前者的結合更加自然,兩者毫不沖突。

最精彩且卓有成效的設計無疑是“空氣橋”,將引擎蓋上的氣流引導至側面下凹處,以增加下壓力、減少阻力,這大概是之前在F1上琢磨側排氣流的應用成果之一。

“空氣橋”也為側面帶來了這樣獨特的線條設計,在獲取效益的同時創(chuàng)造美感。

我認為F12berlinetta的外觀直接設計在了臨界點上,或多或少都將讓它不再完美,之后的F12tdf在我眼中已經是用力過猛。

當然,同樣可見的還有它在動力和效率上的提升,但我畢竟只需要為外觀買單。


看過野馬,再讓HW在中網上做出躍馬標的確有點為難,而HW用合金車體而非底盤延伸表現中網的選擇我自然很支持。
格柵還有基本刻畫,如今多款授權小車的中網只靠印刷真是令我失望,有側面涂裝后車頭的暴死更是意料之中。

如我剛剛所說,“空氣橋”的流道不僅產生實際效益,與后輪拱的銜接以及窗沿對它的呼應讓它更好地融入車體,成為美妙整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為我很少能在當時以散車形式保留至今的小車之一,這輛F12多少有些時間的印記。


車尾的線條似乎讓HW在刻畫時格外猶豫,以至于成品表現最好的居然是排氣管口,中下方F1風格的尾燈只是若隱若現。

后窗兩側的刻畫就是F12的“擾流板”,它們可以從后輪抽調氣流以調整車尾和輪胎的壓力。

而作為HW,最令我高興的是它的后鉚釘被隱藏在了內飾件之下,沒有窗下的一抹紅,更沒有座椅中間的鉚釘柱。

說出21世紀后我最喜歡的三款法拉利,F12berlinetta一定名列其中。
不過我也的確認同克拉克森最后的話,如果它的性能可以足夠它擁有優(yōu)雅的實力,而不會展露超出外表的狂躁,它可以做得更好。



那另外兩款呢?
F430 Scuderia和458。
我很幸運,能擁有它們的HW小車(盡管458是Spider)




所以最后,本期并沒有這兩輛車的直接比較,實際主要是借這個題材,分享這兩輛我很欣賞的超跑而已。


尾語:本人主要展示風火輪普卡級,另略有涉及火柴盒及其他品牌的小比例車;小車專欄隨緣后半夜更新,同各位分享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