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發(fā)文,疑似被指出十二處語法錯誤,網(wǎng)友:這教授我當也行
本文由明眼人談教育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明眼人了解到,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微博上發(fā)布了一篇116字的短文,本意是闡釋專家對于疫情防控的作用,感謝有關專家對于疫情防控的貢獻,并表達對疫情早日結束的美好期待。

結果被鄧學平批評,諷刺他文字寫作水平低。
首先先來看一下張教授的原文。
“專家作用不能忽視,有葉財?shù)逻@樣一些專業(yè)的有經(jīng)驗的社區(qū)防控的專家的指點幫助,上海防控的水平有了提高,總體感染下降了。這當然上海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F(xiàn)在把救治提高,讓全國的高水平專家多指點,上海的團隊勤能補拙,認真學,大家共同奮斗,也能快速提高。上海加油!”
有點兒像是語音輸入的。
這是鄧律師的修改版本,大家可以看一看。

不過明眼人發(fā)現(xiàn),雖然這位律師改了有十一二處。
但是很多處修改實際上是牽強附會的,屬于可改可不改,全看個人喜好。
真正的語法錯誤實際上只有一處,有待推敲的有三處。
總的來說,感覺就有點像是故意整那么多修改點出來,作為一個噱頭。
網(wǎng)友們的批評居多
網(wǎng)友A說:“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穎武在微博上所寫的這116個字存在諸多語病,其實從客觀的角度上來分析,這不能就可以代表他的知識水平不過關。

當然也可能表明他的基礎寫作功底不扎實。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并非十全十美,我們也希望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日后能夠避免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要學會沉下心來沉淀。
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避免出現(xiàn)低級錯誤才能獲得人們的認可與尊重。”
明眼人有話說,不知道他看沒看過原文,如果看過了,還能說出這話,這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嘛。
網(wǎng)友B說:“首先別的不說,九百多萬粉絲不得注意形象,其次北大出來的沒點修養(yǎng),書都讀到哪里去了,這種事不應該道歉嗎?國人看難道老外不看嗎?全國一流大學出來的就這種水平,我要是老外我都笑了?!?/p>
感覺下面這位網(wǎng)友反駁得挺好的。

網(wǎng)友C說:“靠著中文吃飯的他喵中文還不好,在中文上出了問題肯定是要被罵的。就像男足不會踢足球一樣?!?/p>
不必上綱上線
根據(jù)資料顯示,張頤武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專業(yè)研究領域為中國當代文學批判理論電影和大眾文化。

也就是說他雖然是中文系老師,但是主攻方向并不是語言文字。
其次他這也不是寫的感謝信,研究論文等正式文書,而且他的微博屬于私人微博,也不是單位的公號。
所以明眼人覺得大可不必上綱上線。
尤其是這種有人故意帶節(jié)奏的東西。
看完鄧學平律師的批改,明眼人想到了另外一位法學領域的專家,羅翔老師。
不知道,大家沒聽過他說過,有些人學法學著學著就喪失人性了。

看到這個明眼人有種細思極恐的感覺。
拿著人家非正式的言論,按照自己的喜好添油加醋地改一遍,并配上極吸引人的標題。
嘖嘖。

正所謂無事不生非,大家如果想要了解事情的根本原因,去翻一翻這兩位的微博,看一看他們對于疫情共存還是清零的態(tài)度就知道了。
大家還有什么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qū)里面分享一下。
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贊支持一下,你們的支持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